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绘本) 购买→ ←查看
有1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17016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绘本)
Where's Our Mama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美)黛安娜·古德
(美)黛安娜·古德
余治莹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8年11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29.8 会员价:26.2
会员折扣:88%

开本: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这是一个幽默睿智的故事,作者巧妙地告诉了孩子们如何认识他们生活中最完美的人——妈妈。 
  火车站里,妈妈去找被风吹跑的帽子,留下姐弟两个。久久等不回妈妈,他们哭了起来,哭声引来了警察,他带领孩子去找他们全世界最美丽的妈妈。高贵的夫人、歌剧演员、印刷厂女工、图书管理员……形形色色的女人逐一登场,但是妈妈究竟在哪里呢? 
 
【作者/画家简介】 
    黛安娜·古德(Diane Goode),1949年出生于纽约,父亲是意大利后裔,母亲是法国人。童年时每年夏天都会随父母回欧洲旅行,探亲之余参观著名的博物馆和大教堂,小小年纪她就迷上了艺术,刚能记事时就开始了绘画。1972年她获得了纽约州立大学皇后学院艺术专业的学位,并到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又研修了一年美术创作。之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图画书,同时在加州大学教授儿童图书插图创作。至今她创作了大约49本颇受欢迎的图画书,并曾多次获奖,其中1982年为作家Cynthia Rylant的故事插画的When I Was Young in the Mountains曾荣获凯迪克银奖。 
 
【导读】 
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妈妈(余治莹⊙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你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可能会先呆愣一下,然后再慎重地想了又想,最后的答案有可能是:“妈妈就是妈妈呀!”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代表一切,很难三言两语就说清楚讲明白,要明确地形容,只能借由一件事情来说明了,正如同本书中的孩子一样。 
  作者古德借着警察叔叔带领小姐弟俩找妈妈的过程,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对妈妈的印象:“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她很强壮”“她读很多书”“她的声音很好听”“她会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她很勇敢”“她很聪明”虽然每次对话只有简单的一句,相互之间也并没有关联,却逐渐清晰地勾勒出妈妈的完整形象。 
  在外人看来,小姐弟俩的妈妈只是一个长相平凡、行色匆匆的普通人,可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她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原因无他,是妈妈的“爱”让小孩认定了妈妈的“美”。妈妈的美不在于相貌穿着,而是融汇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古德试图通过这个故事来展现妈妈的形象丰富多样,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辛劳。作为妈妈必须强壮、勇敢、聪明、会读书、会做好吃的饭等等,这样才能照顾好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 
  除去文字的撰写,古德同时也是这本书的画者。从记事起,古德就很喜欢画画。长大后,她对旅行和领略不同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夏天的时候,古德喜欢到欧洲参观教堂及博物馆,这些参观的经历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她的图画书中经常出现欧洲城市的场景风貌,本书的场景设定就是法国巴黎。在书中,我们跟着小姐弟俩和好心的警察游览了一趟巴黎的火车站、小报摊、书店、歌剧院、餐厅厨房、商店、马戏团及教室等,走马观花地领略了一番巴黎的不同风土人情,而这也是古德想跟读者分享的。 
  古德的创作非常严谨,在一部作品开始创作的初期,她会花很多时间去构思、排列、组合和修改,一本书往往要画过上百张草图,才能定稿着色。就是因为这份用心,她的画风细腻隽永,构图完整和谐,再加上人物刻画生动有形,让整部作品都充满活力与趣味,令读者百看不厌。 
  本书的故事节奏如同绘画的过程一样不疾不徐,作者笔法的耐心细致有如抽丝剥茧,精心地营造让读者随着故事的发展,将心慢慢地融入其中,体会主角的心情,并延伸出更宽广的联想。 
  就像我们会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了解小姐弟俩的妈妈,进而联想起自己的妈妈——我们的妈妈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和妈妈的相处又是怎样的呢?古德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每个孩子都能更了解自己的妈妈,感受到妈妈的爱。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相关链接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会员书评
  • 一触即发的图画表现力 (张影妹 ·2010年05月 )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和《妈妈的礼物》两本图画书,是黛安娜·古德自写自画的代表作。 
      古德的图画中能够显示出她丰富的游历经验及多元的知识含量。同时,她创作的画面又总是流露着强烈的现代感,清新利落的笔触令她的作品具有一种鲜活雅致的气息,无处不在的细节刻画也是古德作品中值得玩味的一大特点。 
      在这两部作品里,对于景物的描画,大到建筑的风格样式、墙窗砖瓦的造型安装,小到雕梁刻柱的装饰、陈设物品的肌理,甚至于书架上陈列的每一本书籍的书脊版式以及蛋糕店里豪华蛋糕上面的细小花纹,古德都细细地描画出来。这样,读者在欣赏古德的图画时,总是觉得画面层次特别丰富,内容特别多样,每次翻看,都有新的发现。 
      画面里对于情节的表现和推进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在古德机敏细腻的笔端也被刻画得让人拍案叫绝。 
      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一书中,姐弟两个在每一个页面里都变化着身形体态,眼神表情也随着环境人物的更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配合着文字,将孩子们对于成人的真实感受传神地表达了出来。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并不理解大人之间因身份、地位、职业、贫富所造成的区别,可是孩子却能最直接地表达出人与人之间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直感。 
      每位出场的女性,在古德的笔下都显得活灵活现。无论你对她们欣赏与否,你都不得不承认,古德笔下的这些女性都个性十足,有她们各自吸引人的独特魅力。看看面对不同女性时孩子们的表现吧:或茫然、或紧张、或畏惧,甚至还有出于孩子的理解角度而产生的不屑与无奈。这些逐一出场的女性在孩子们简单的话语中都反映出她们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不足。孩子们心中妈妈的完美形象也因此被折射得越来越丰满,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故事的结尾处,筋疲力尽的警察最终帮助孩子们找到了妈妈。可当他看到这位妈妈仅仅是一位衣着朴素、行色匆忙的普通女性时,露出了诧异的神情。此时此刻的读者呢,肯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没错,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绝对的完美优秀,只因为,她是妈妈。 
      古德对于画面的巧思独蕴还不仅限于此,她将故事的推进过程在图画中处理得自然流畅,不着痕迹。我们注意到妈妈离开前的那一页,她让孩子坐在行李堆的旁边不要动。就在她转身离去的时候,古德精心安排的戏剧性变化开始了:搬运工尽职尽责地开始工作,而“奉命”与行李待在一起的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直到身边的景象发生了明显改变的时候,才意识到走失的危机。情急之下的孩子们忘记了妈妈的叮嘱,接下来,警察根据孩子高度抽象的形容,带领孩子环游巴黎寻找妈妈的故事进程,就显得是十分符合情理了。 
      另外,《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仅仅是简单概括故事梗概的一个问句式的题目吗?当然不是,翻开歌剧院的页面,除了躲在幕后观察的姐弟俩和警察,另一位主角也在这里出现,看到二楼的观众席吗?看到那个俯身寻找的身影吗?身着灰色套装、头戴装饰紫色花朵的帽子、怀中抱着的白色毯子里露出我们熟悉的蓝色小帽子!哈哈,接下来,在商店的窗外、马戏团演出的观众人群中、教室的窗外,妈妈的身影如影随形,一闪而过。 
      这不禁让读者联想到画面中没有表现出的另外一个场景:追回帽子的妈妈在车站不见了孩子们,于是沿着相同的路线寻找,只是因为作者戏剧化的安排而没有让他们碰面。其实,妈妈一直都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古德的图画构思在平面空间里制造出了电影蒙太奇一般的戏剧效果,实在令人叹服她的机智。 
      这一机智的设计也将这部作品转化成一本可以和孩子进行互动的图画书。想象一下,当你和孩子共享这个有趣故事的时候,一个现成的游戏就藏在书里面:和孩子一起找一找,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再翻回头来看看古德为这个故事设计的场景——巴黎火车站,全书共有三个跨页来表现火车站内的全景。众多的“群众”角色在这一场景里出现:南来北往的乘客,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都围绕着故事的发展被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是人群中出现的孩子们,无一不灵动活泼,在画面中起到了与姐弟俩相互呼应的点睛作用。 
      车站里交谈的男女,街边喝咖啡的人们,努力工作的劳动者和购物看戏的贵妇轮番登场,让我们似乎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真实生活气息。优雅闲情的消遣与奢华矫饰的社交,擦身而过的邂逅与甜蜜相随的情感、纷繁辛勤的劳作与视若无睹的冷漠,诸多世态人情在古德定格的画面上一触即发。跟随古德丝丝渗透的精心描绘,我们领略到了巴黎大都会永不褪色的风情画卷。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