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小树林(启发精选华语原创绘本) 购买→ ←查看
有4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31973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再见小树林(启发精选华语原创绘本)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严淑女
张又然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年06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32.8 会员价:32.8
会员折扣:100%

开本:12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9~12岁

综合推荐级别: 4.5

 

红泥巴书评
【编辑推荐】 
    忠实传达人类与大自然共生、歌颂植物旺盛生命力的环保绘本,传递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也让我们反思现代文明带来的污染和灾害。 
 
【内容简介】 
    《再见小树林》描述一个住在台北老旧社区的小男孩,童年生活因为紧邻住家的一片小树林而充满各种神奇想象,他曾在家里不断巧遇树林中的小精灵,也曾独自翻墙进去探险,直到有一天睡觉醒来被怪手吵醒,发现整片树林被夷为平地,小男孩趋前抗议,却被大人架走,回家后便生病了。 
 
   小男孩的房间虽因树林被砍伐而显得更明亮,但他的内心却被巨大的阴影所包围,久久无法平复。直到有一天他从阁楼上往下眺望,发现被夷为平地的林地长出小树苗,心中的希望种子才跟着萌芽。 
 
【画家的话】 
                   一个永远在我心里的故事 
                               ——张又然 
 
    曾经,有片小树林陪伴我度过充满幻想的孩童岁月,那里一直是我的秘密基地。 
    树林里有许多美丽的树。在台湾,栾树秋天时开满金黄色的小花,点亮了整片小树林,我发现树在对我微笑。等到黄色小花转成串串红色果荚时,那是栾树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白天,阳光从树冠洒下一道道的光线,那斑斓的光影加深树林的神秘感。夜晚时,猫头鹰、青蛙……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地从树林里传来,更引发我对小树林无限的想象。 
    然而,在某个清晨,一阵阵刺耳的电锯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也毁坏了陪伴我成长的小树林。原来是巷底的幼儿园以“整理环境”为由,想要砍伐掉这片茂密的树林。任凭我一个人拼命抗议、抢救,仍无法阻挡他们摧毁小树林。我的内心有着无限的伤痛与不舍,最后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长久以来我一直想为这片小树林做些事情,也为伤痛的心找个情绪的出口。一次偶然的机缘,与友人谈起小树林的事,他跟我讲了一段有关这片树林和我为什么会生病的话……一刹那间,我全都懂了。于是我决定创作这本书,记录我与小树林的情感经历,一个永远在我心里的故事。 
    我在以往的创作中,较常关注大环境被破坏的问题。而这本书,我想将议题回归到每个人所处的社区环境。希望借由自己与社区互动的生命故事,引发大家的共鸣。让我们重新来关注社区环境,发现社区美丽的角落,一起来说说属于自己社区的生命故事。 
 
【作者/画家简介】 
    严淑女,1969年出生在台湾台南县。目前,任职于台东大学儿童读物研究中心,教授幼儿文学、故事脚本创作等课程。并担任专业图画书杂志《绘本棒棒堂》的副总编辑、童书作家和台湾儿童文学学会理事。 
    喜爱孩子的她创作了许多童书,作品文字细致而温婉,创造丰富的视觉意象,贴近孩子纯真的心和缤纷的想象世界。她觉得能为孩子创作是很幸福的事情,让书去旅行和孩子结缘更是莫大的荣耀。作品被翻译成不同国家的语言并获得入选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入选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等多种荣誉。出版作品包含:《春神跳舞的森林》《再见小树林》《编织的幸福》《勇12——战鸽的故事》《拉拉的自然笔记》《蔓蔓,真好!》《阿尼,加油!》《小建,好酷!》《摇滚森林》《黑手小乌龟》和《会说故事的石头》等。  
 
    张又然,1968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市。他热爱绘画、热爱自然,工作室面对美丽的山色,并且迎向日出,四季景色变换不息。擅长以细致的线条和渲染的技巧,勾勒出画面情景,并将田野调查与精准资料融于创作之中,因此画面层次丰富,意涵深刻,其作品版权输出过日本、韩国、希腊、美国等。 
    目前,张又然作为专业儿童绘本创作与童书插画美术创作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荣誉,包括入选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再见小树林》)和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春神跳舞的森林》)等。此外,出版的作品还有《少年西拉雅》《基隆河翠湖步道》等。
 
红泥巴推荐级别: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获奖情况:入选2009年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相关链接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体味细节之美 (张迅(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
        上学的时候,学校有一套波隆那插画年鉴,正是它帮助我打开了一片新鲜幻境。后来知道波隆那是世界上最最厉害的儿童图书展会,每年得以入选的插画都需从成千上万的作品中精挑细选,而这其中华人的作品却少之又少。不过张又然先生是幸运的人,他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就以绿色的、本土化的题材和细腻写实的表现技巧征服了评委,顺利获得了波隆那的认可。张又然先生原先学习商业美术设计,毕业后做过编辑,接手过商业插图,画过漫画,甚至待过代画工厂。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可以锻炼出游刃有余的绘画技能,可以带来物质的“幸福生活”,但艺术家的秉性却指引他排空这些,去经历痛苦,寻求新的觉醒,挖掘个体内向自省的深沉情感。他潜入自小深爱的土地和绿色,体验、探访、考证、关怀、回忆……于是,“小树林”又回来了,伴随着“幸运”背后深藏的艰辛。 
        《再见小树林》延续了画家一贯细腻华丽的表现手法,真实与幻象交错,空间、视角都极具冲击力,画面布局井井有条,充满灵性的细节更彰显了一位画家的成熟。故事开始有一个壮阔的俯视场景,这个画面的主体仍然是一大片绿色,这是他作品的长项,我们可以在里面找到各有考究丰富多样的植物,各种形态的叶子错落有致,笔法则虚实相间变化多端,有的精细勾勒,有的轻松点缀,有的舒缓渲染,各有章法,展现出繁茂的生命力。画面四周辅助一片城市景象,既是辅助就不能如主体的树木咄咄逼人,但同样妙趣横生,画家有意识地设置了诸多细节:结构各异的棚屋小楼、不同款式的阳窗、斑驳的板墙、爬上植物的人行天桥、墙头跳跃的野猫,层次分明,虽然我们没有去过当年的台北,却依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城市生态。故事后面描绘的杂货店同样如此,整个构图被塞得满满当当,但画家用空间分割把细节组合得井然有序,我们可以安心地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墙角高垒的纸盒、拥挤的玻璃货柜、堆叠的啤酒和鸭蛋、檐下垂吊的植物,甚至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童年巷口的小店,看到邻居大妈亲热的笑脸。也许是看腻了图画书中那些遥远的欧洲小镇、美洲森林,面对画家精心安排的如此场景很容易有种别样的感动,它可以打开我们的记忆大门,散发出同样文化浸润下亲切悠长的气息。于是单纯的造型和细节有了特别的意韵,也许是一种历史的文化意韵,这或许是华人原创作品于我们最大的宝贵之一。 
        除了文化符号,《再见小树林》的细节设计还充满了活力,画家用超现实的象征手法使得细腻写实的画面如梦如幻。比如书中许多画面都精巧地藏着各种小动物,第一遍读的时候往往容易被粗粗略过,但到第二遍第三遍,它们纷纷像魔术一般从枝头、从叶间、从墙角、从床前、从身后蜂拥而出,动物、植物和人亲密地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神秘的整体。其实我们本就是一个整体,只是我们日常的眼睛总是只盯着自己的生活,把我们和世界隔离开来,画家在这里用若隐若现的细节引导我们去发现身边时刻存在着的美好与生动,就好像故事最后那棵冒出新枝的树桩,乍看不过是个盘根错节的老桩,但仔细一看似乎里面还藏着老鼠、狐狸、娃娃、树仙——你可以找出无穷无尽的玩意儿,仿佛里面藏着整个宇宙,也许宇宙真的可以无穷大,也可以无穷小。工人砍倒大树的画面也颇有意味,近景处立了一块牌子:“树义幼稚园即将落成”,海报上三个孩子一个捂着嘴、一个闭着眼、一个塞起耳朵,不说不看不听,与远处小主人公斥责老板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竟然是建造幼稚园,好一个反讽,以至于挖土机都被画家做了设计,在机器臂上画了一只眼睛,旁边还有油漆印记,仿佛在哭泣。 
        和许多优秀的图画书一样,张又然的细节安排为故事世界的想象延伸、质感打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展现了画家敏感丰富、幽默机智的内心。故事中除了小主人公的主线,我们还可以追寻细节中野猫的线索,似乎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两只花斑猫的爱情与生命延续,与后面小树的重生相得益彰。主人公的房间也是永远都热热闹闹,玩具们似乎都有生命和情感,动物们怡然自乐,在故事的各个情节点上形成了有效的关联,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挖土机上则被画家别有用心地做上了一些符号,代表曾经推倒的房屋和树木,而后来的建筑工地,索性被巧妙设计成了钢铁怪兽,性格鲜明又很直观,闪现出画家别致的匠心。张又然通过《再见小树林》将我们的目光重新从田野带回到身边的社区,也许树林并不需要我们驱车几十公里去寻觅观瞻,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可以发现可以保护,它还会一直在我们身边,生命树并不遥远。 
     
     
  • 自然·本性·成长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
        严淑女撰文、张又然作画的《再见小树林》是一本既把握时代的走向,又抓住了儿童心灵的脉搏和成长需求的图画书。 
        很长时期以来,人与自然的疏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里人的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根源。由于与自然的疏离,不仅人的生存的生态性遭受严重的破坏,而且还出现了心灵方向的迷失。美国独特而伟大的思想家、诗人爱默生就认为,“大自然”与(人类的)“本性”是一致的。他在《自然沉思录》中说:“这浩浩苍穹下的小小学童(指学者——本文作者注),明白了他与这博大的自然竟还是同根而生的。一个是叶,一个是花,他的每一条血脉里都涌动着他与自然的亲谊和感通。他与自然所同之根是什么呢?那不就是他灵魂的灵魂吗?……属于自然的美就是属于他自己心灵的美。自然的规律就是他自己心灵的规律。” 
        《再见小树林》这个故事生动地呈现了小树林与小绿的精神联系,确立了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以“小树林”为代表的自然所具有的精神价值。 
        这个取材于画家张又然童年经历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心灵故事。我们读张又然的题记,“献给我的爸爸、妈妈以及树林里的青蛙、松鼠、猫头鹰……”恐怕要对“青蛙、松鼠、猫头鹰”以及由省略号代表的那些小动物(当然还有“小树林”)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些小动物是与自己的父母并列提出的,作者对它们怀着怎样的情感不言而喻。这是长大后的画家的话,但里面表达的依然是孩子的心思。成长没有给画家的心灵造成异化,这正是张又然给孩子创作图画书的最珍贵的资质,这也是生态文学的最坚实的思想和情感的原点。 
        我还注意到,严淑女在叙述这个故事时,十分有效地将“我”、“动物们”、“小树林”三者进行了情感上的一体化。她写青蛙来到“我”家的洗碗池里,“舒服地泡澡”,写松鼠与“我”的对望,写“我”由把小树林视为“我的秘密基地”变成“‘我和动物们’共同的秘密基地”。在这样的故事脉络里,“我”与“动物们”和“小树林”成为了生活的共同体。 
        儿童与自然进行交感的生活,对于儿童的成长重要得不可或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然界中包容着对儿童来说通俗易懂却又纷繁的事件、物体、现象和因果关系、规律性。这些信息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它们易于为儿童接受,它们正是儿童所能进入的世界,它们也正是儿童观念、概念、思想、概括和判断的直接来源。换句话说,大自然乃是‘儿童思想’的发源地。”《再见小树林》表现出了自然的这种重要性。当小树林被砍伐以后,“我默默地把窗帘拉上”,其实是关闭了心灵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窗口,而从前被树林映衬得充满绿意的房间也随之陷入了黑暗。作家深谙小树林的消逝对于小绿意味着什么,所以,她写道:“挖土机的声音天天在耳边响起,钢筋水泥架起了一只超大的怪兽。”“望着窗外巨大的黑影,我的心,也慢慢地被那阴影包围起来。” 
        所幸的是,儿童的成长力是顽强的,他们不轻言放弃。在图画书的最后一个画面里,我们看到,小绿把稚嫩的小苗栽进了被砍伐的土地里,在他身旁的树桩上,站着一只小鸟,它衔着一颗种子,仿佛也像小绿一样,在期待着再见小树林。 
        我们这个大人社会,能为小绿和小鸟的这一愿望,能为他们的未来做些什么?我想,合上《再见小树林》这本图画书后,这是我们大人最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会员书评
  •   历史记录 (a1270110899 ·2011年05月 )
    1968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市。他热爱绘画、热爱自然,工作室面对美丽的山色,并且迎向日出,四季景色变换不息。擅长以细致的线条和渲染的技巧,勾勒出画面情景,并将田野调查与精准资料融于创作之中,因此画面层次丰富,意涵深刻,其作品版权输出过日本、韩国、希腊、美国等。  

    书评人打分: ★★★
  • 呵呵 (a1270110899 ·2011年05月 )
    树林里有许多美丽的树。在台湾,栾树秋天时开满金黄色的小花,点亮了整片小树林,我发现树在对我微笑。等到黄色小花转成串串红色果荚时,那是栾树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白天,阳光从树冠洒下一道道的光线,那斑斓的光影加深树林的神秘感。夜晚时,猫头鹰、青蛙……各种小动物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地从树林里传来,更引发我对小树林无限的想象。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