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泥巴书评 |
【特别说明】 该书为出版社积压品,品相略有几分旧模样,但不影响阅读,故作特价处理。特价书售出后,一律不再退换,请下单前仔细斟酌。 【图书简介】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曾经获得1986年凯迪克金奖。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个中文引进版很不理想,很显然编辑并不了解这本书的价值。 有人说,艾尔斯伯格是自《野兽国》的作者莫里斯·桑达克以来,美国最才华横溢的图画书大师。 美国评论界曾以这样的语言评价这本书(美国原版): “大师级的粉彩杰作!耀眼、散发光芒的笔触,传达了前所未有的奇幻意境”、“这可能是他最好的作品了,在这些画面中没有什么故作可爱的感觉,相反倒是存在着一些我要称之为‘庄严’的东西”、“整幅的画面充满戏剧化的亮点,奥斯博格的特快列车是许多我们愿意去相信的神奇事物之一”…… 国内的儿童文学作家兼绘本研究者彭懿先生,也曾给予它诗一般的赞美: “奥斯伯格这次把这个辉煌的故事画成了一种动人心魄的彩色,他说他使用了一种他唤作‘凯兰德艾克’(Caran d'Ache)的油性粉笔,它的柔软和滑腻使得上色就像是抹唇膏一样。‘凯兰德艾克’确实营造出了一种非凡的效果——它让窗外那飘着雪花的冬夜、包裹在蒸气中的长长的列车、野狼出没的森林、月光下的群山、北极的点点灯火……都笼罩在了冬夜那犹如传说一般迷离、神秘的氛围之中。奥斯伯格正是用这支美丽得让人窒息的粉彩之笔,把我们许许地带入了一次幻想之旅。而这次幻想之旅,在尾声的那幅俯瞰的画面——圣诞老人驶着驯鹿拉的雪橇腾空而起的画面,达到了让人心潮澎湃的高潮!”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读到这个中文版本,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感觉。 这个版本在颜色上处理得相当糟糕。或许因为电影正在放映的缘故,编者刻意将它改造成电影(动画片)的效果,增亮了颜色,使它更像是动画片的截取版而不是粉彩的图画书。另外,书的开本也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它也被刻意地改小了,很难体会原作那种开阔、壮观的效果,封面和封底尤其处理得小家子气。最为糟糕的是,书中的文字部分被特意加大了范围,还特意加上了一些版式变化和颜色处理,还特意加上了拼音,可能编者认为既然是给孩子读的书就应该如此“可爱”、如此“花哨”吧,根本没能理解原作者的良苦用心。 假如不考虑这本书的原貌的话,这个中文版勉强算一本可读的有图画的故事书。但如果作为一本经典图画书来看待的话,算是一本非常失败的引进本,编者在处理上犯下的一系列错误,可以作为将来的图画书引进者的失败范例,以供警醒。 毕竟引进一本如此经典的图画书在现在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如此随便的处理,真是让人感到心疼!(阿甲) 【内容简介——作者彭懿】 好多年以前,我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不出声地呼吸着,我在等着听一个声音——圣诞老人的雪橇的铃声。那天晚上,我真地听到了。不过,那不是铃声,而是从外面传来的蒸气的嘶嘶声和金属的嘎嘎声。我朝窗口望去,看到一列火车正停在我家门口。 列车长站在车厢门口,抬头望着我的窗户。我朝他跑去。他问我:“你也要去吗?”“去哪儿?”我问。“当然是去北极了。”他回答,“这是北极特快列车。”他把我拉到了车上,车上全是穿着睡衣的孩子。 我们的火车穿过又黑又冷的森林,穿过有狼徘徊的荒野,又翻过许多高山……远远的地方现出了亮光。列车长说:“那儿,就是北极了。” 北极是建立在世界顶上的一个大城市,城里到处都是制造圣诞玩具的工厂。 我们下了车。 市中心挤满了小矮人,一个圣诞老人向着我们走了过来,他指着我说:“让这个小家伙上来吧。”然后,他跳上了雪橇。列车长把我抱了上去。圣诞老人问我:“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圣诞礼物?”我知道我想要什么都可以,但我最想要的,不在他的大袋子里。我告诉圣诞老人,我只想要他雪橇上的一个银铃。他笑了,让小矮人从驯鹿上摘下一个银铃,他把银铃高高地举过头顶,喊道:“圣诞节的第一件礼物!” 午夜的钟声响了。圣诞老人把银铃递给我,我把它放进睡衣的口袋里。列车长把我抱下了雪橇。圣诞老人叫着驯鹿的名字,然后一挥鞭子,只见他的雪橇队伍爬升到空中,消失在又黑又冷的北极天空。 回到北极快车上,我把伸进口袋却什么也没摸到,只摸到一个破洞。我把圣诞老人雪橇上的银铃弄丢了!火车开到我家,我伤心地下了车,列车长用双手拢在嘴边冲我喊:“圣诞快乐!” 圣诞节一早,我和妹妹莎拉一起拆礼物。我发现圣诞树后面还有一个小盒子,里面就装着那个银铃!还有一张纸条:“我在雪橇座位上发现了这个银铃。记得把你口袋的破洞补好。”署名是“圣诞老人”。我摇摇银铃,它发出了我和妹妹从来没有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但爸爸妈妈却什么也听不见。 有一段时间,我的朋友都能听到银铃声。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银铃就不再为他们而响了,就连莎拉,也在某一个圣诞节,说她听不见那甜美的银铃声了。虽然我老了,但银铃仍会为我而响,就像它为所有真正相信它的人而响一样。 【作者简介】 克里斯·范·艾尔斯伯(Chris Van Allsburg) 1949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他曾在密歇根大学及罗得岛设计学院学习雕塑,并获得了学位。毕业后,还在惠特尼美术馆、近代美术馆展示过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成为了一位图画书的作家。他1979年发表的处女作《阿卜杜勒·盖萨兹的花园》(《The Garden of Abdul Gasazi》),一鸣惊人,获得了1980年的凯迪克银奖。另一部作品《勇敢者的游戏》(《Jumanji》),不仅摘取了1982年凯迪克金奖的桂冠,还被被改编成了一部广受欢迎的电影。如果再加上这部《北极快车》,他一共获得过三次凯迪克奖。他为孩子们绘制了数不清的图画书,并因此在1982年获得了女王终身成就奖(The Regina Medal)。他现今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居住在罗得岛。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
●全美销量超过200万册 ●美国1986年度凯迪克金奖(The Caldecott Medal Winner 1986)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最佳图书(Boston Globe-Horn Book Award) ●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推荐童书(ALA,Notable Children's Books) ●《纽约时报》最佳图画书(New York Times Best Illustrated Book)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本最佳童书(100 Best Books for Children NEA)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Teachers' Top 100 Books NEA)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本书”(Kids' Top 100 Books NEA)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00 Picture Books Everyone Should Know) ●2004年由美国华纳电影公司拍摄成同名电影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相关分类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会员书评 |
- 美国经典为啥在中国不耀眼
(mycosmoscn
·2007年12月
)
我在日本的大学读儿童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关于凯迪克绘本奖。读了《极地特快》的英文原版后觉得还不错,尤其是最后一页的那个铃铛令人感觉荡气回肠。可是从38年到07年整70本金奖绘本中不乏优秀的绘本存在,为什么这本书在美国和日本这么火,享有这么高的地位,甚至还被拍成电影,这曾令我很不解。觉得它虽然不错但却不至于这么夸张。刚才读了阿甲的书评后,发现原来这本书在国内也不是很畅销,突然间想这会不会是跟异文化的理解有关呢?这本书的主题是圣诞节,我们中国人大多不信基督教,所以我们没法了解圣诞节对孩子们的重大意义以及西洋宗教圈里圣诞节的文化内涵。我没看过我们的中文版本,所以不敢妄加评论,但所谓绘本,绘和文是相辅相成的,更何况凯迪克奖的宗旨是偏重绘画的,如果不重视原版绘画效果的话恐怕就会失掉凯迪克的传统意义。顺便说一句:1939的金奖绘本是写我们中国陕北一个小女孩过新年的故事,书名叫《MeiLi》(美丽的新年),凯迪克第一届金奖是讲圣经的故事的,算是他们的自己的传统文化。第二届就是中国的故事获了金奖,多令咱们中国人自豪的事儿啊,为此我还向我的指导教授炫耀呢。可是咱们怎么不引进这本书呢?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以前的小朋友都是怎样过年的,这本书将会令孩子们深刻的了解咱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这本书的英文版本把咱们的陕北民谣翻译的极其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完全可以中英文并用。孩子小的时候读中文部分的民谣,长大了读英文部分学句子,一本书可以从4岁用到初中,对家长来说也是即经济又实惠,呵呵。
书评人打分:
★★★★
- 名实不符
(蓝衣仙女
·2006年04月
)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非常失望.这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但在制作上,实在话讲还不如不出的好.请原谅我们的刻薄.希望阿甲能给我们带来具有美的感受的东西.建议也可以给童话出版界辟出个耻辱柱以资借鉴.
书评人打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