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泥巴书评 |
【内容提要】 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它却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人情冷漠的纽约,幸运的柴斯特遇到了聪明又略带市侩的塔克老鼠和忠诚、憨厚的亨利猫,还遇到了爱它的主人一一男孩玛利欧。蟋蟀柴斯特用它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的真挚友情,帮助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自己也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然而功成名就后的柴斯特却满心失落,思念起乡下自由自在的安静生活来。在朋友们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这个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童话故事感动了全世界,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成为充满友爱与温情的经典之作。本书荣获1961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作者简介】 乔治·塞尔登(George Selden)1929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原名乔治·塞尔登·汤普森。自耶鲁大学毕业后,他本有意朝剧本写作的方向发展,但却在朋友的鼓励下走上了儿童小说的创作道路。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于1956年,不过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真正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他1961年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的《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描写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不寻常友谊的故事书,出版后即佳评如潮,一直到今天仍风行在美国市场,奠定了塞尔登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 【插图画家】 盖斯·威廉姆斯(Garth Williams,1912-1996),中文名译作:贾士·威廉斯 或 伽斯·威廉姆斯 或 哥斯·威廉士 或 盖斯·威廉姆斯。 他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童书插画大师。191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22年随父母移居英国,并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他原本想朝建筑、室内设计、雕刻发展,但在回到美国后,却开始对儿童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1945年,E.B.怀特坚持要威廉斯为他的作品《精灵鼠小弟》绘图,而这本书,也使得他从此成为儿童绘本画家中的一颗闪亮之星。他曾经为多部著名作品插图,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怀特的《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罗兰的“小木屋”系列,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纳塔莉的《桥下一家人》等。 威廉斯除了替无数的绘本文字作家绘画,也创作了不少属于自己的作品。其中,《黑兔和白兔》还登上了1958年《纽约时报》的排行榜,是一本笔触写实、内容温暖的“爱的故事”。(此绘本有望在2005年在大陆出版。) 他在1996年5月8日逝世,享年84岁。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相关分类 |
|
|
相关链接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经典书评 |
- 聆听时代广场上蟋蟀的歌声
(吴静
)
记得儿时,每当夏季来临的时候,总会在街边看到有人在卖蟋蟀,它们在麦秸编的小笼子里发出咕咕的叫鸣。这记忆中的蟋蟀充满了乡土气息。现在,有一只洋蟋蟀来到中国,那就是乔治·塞尔登的蟋蟀,生活在《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里。这是一个有关蟋蟀、老鼠、猫之间友谊的故事,一个有关各种生命之间爱和关怀的故事,一个发自大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之声的故事。四十余年过去了,这只蟋蟀依然在嘹亮地鸣叫着。 蟋蟀叫柴斯特,他的名字足以证明他是一只具有较高音乐天赋的蟋蟀。因为这名字是柴可夫斯基与李斯特两位音乐家名字的组合。他生活在康涅狄克州乡下,因为贪吃而不小心被挤入野餐盒中,意外地被人带到纽约时代广场的地铁车站。他很快结识了两个“纽约佬”——住在地铁站下水道的塔克老鼠和哈里猫。后来,一个名叫马里奥的小男孩发现了蟋蟀,决心给他一个家。于是,马里奥把柴斯特当作宝贝收留在了自家报亭里。 柴斯特、塔克和哈里经常在夜里聚会,他们甚至在报亭里举行小小的宴会。哈里是个音乐迷,常偷偷打开收音机听音乐,受到感染,柴斯特也跟着收音机学习演奏人类的音乐。柴斯特真是一个音乐天才,不管是什么乐曲,只要听一遍就能非常准确地演奏,技巧十分高超。一天,三个好朋友在音乐中得意忘形,终于惹出大祸——引起了一场小小的火灾,令马里奥一家损失惨重! 火灾的第二天,正当怒气冲冲的妈妈准备将蟋蟀赶走时,柴斯特无意中奏响了一曲意大利民歌,这正是妈妈最爱听的那首《重归苏莲托》。柴斯特演奏了一曲又一曲,爸爸、妈妈和马里奥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觉得在美妙的音乐中,生活显得那么美好,充满希望! 一只蟋蟀居然是一个音乐天才——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整个纽约市都为这个小音乐家倾倒。各大报刊、杂志竞相报道,每天上午和傍晚,大家涌到这个小报亭来听蟋蟀的个人音乐会。柴斯特为了帮助马里奥一家,倾尽全力,征服了所有的观众。报亭的生意也因此而日益兴隆。 可是,成名之后的柴斯特变得越来越忧郁了。他深深地怀念故乡,怀念在大自然里发自内心快乐地歌唱。他决心告别眼前这一切,回到宁静的故乡田园。在一个周末黄昏中,柴斯特举行了告别音乐会。演出时,地铁车站上挤满了下班回家的乘客和准备出游度周末的男男女女,他们都停下来听柴斯特的演奏。那真是一个动人的场面:“交通停顿了。公共汽车,小汽车,步行的男男女女,一切都停下来了。最奇怪的是,谁也没有意见。就这一次,在纽约最繁忙的心脏地带,人人心满意足,不向前移动,几乎连呼吸都停住了。在歌声飘荡萦回的那几分钟里,时代广场像黄昏时候的草地一样安静。阳光流进来,照在人们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 《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童话,出版后即佳评如潮,1961年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银奖,一直到今天仍风行在美国市场。作者乔治·塞尔登(George Selden,1929-1989),原名乔治·塞尔登·汤普森,出生于美国的康涅狄克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去罗马留学过一年。此后,塞尔登一直居住在纽约,直到去世。他热爱音乐,喜爱考古研究,崇拜托尔金(《魔戒》的作者),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在纽约工作和生活时,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一天晚上,他回家途经时代广场地铁站的时候,意外地听见一只蟋蟀的叫声,一股暖流不期然地涌入心底,让他想起了遥远的康涅狄克州,他的故乡。于是写下这本书寻找回家的感觉。 在这本书中,塞尔登成功地运用了两条线索来讲述故事——蟋蟀在动物世界中童话般的生活和小男孩马里奥在人类世界的现实生活,他用音乐把它们融为一体。既充满想像力,又富有现实意义,让读者能体验到人世间的苦与甜,并始终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这样的童话是非常罕见的。他的编辑兼朋友斯蒂芬说道:“柴斯特蟋蟀、哈里猫、塔克老鼠和它们的朋友的故事,是一场淳朴和友谊对世故和自私的胜利。乔治·塞尔登走了,但他的声音永远活在柴斯特蟋蟀的歌声中。”
|
|
会员书评 |
- 07年大声为孩子朗读的第一本书
(axm21
·2007年03月
)
《时代广场的蟋蟀》昨晚给女儿读完了,效果出其意外的好。这本书我是分五天给女儿读完的,蟋蟀柴斯特到纽约、第一次闯祸、第二次闯祸、成为纽约最著名的演奏家、退休回到乡下。这不是这本书的目录,是我按照故事的情节划分的。这就是父母先行阅读的好处,可以很好的控制朗读的节奏,从而吸引孩子以强烈的好奇心期待故事的发展,而且孩子对整本书的脉络也非常清晰。 柴斯特到纽约发生了什么事?---柴斯特是一只乡下的蟋蟀,却因为贪吃跳进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火车站。被以在车站摆报摊卖报纸杂志为生的白利尼老爸一家收留,并结识了亨利猫和塔克老鼠,成为好朋友。被以在车站摆报摊卖报纸杂志为生的白利尼老爸一家收留,并结识了亨利猫和塔克老鼠,成为好朋友。 第一次闯祸是怎么回事?---本来柴斯特在白利尼家呆得还算安稳,可是一夜梦游,柴斯特把白利尼家卖报的血汗钱一张两元的钞票当树叶给吃了!塔克老鼠出了很多主意什么建议柴斯特逃跑啊、栽赃陷害别人啊、去偷别人的钱来顶帐啊……可是柴斯特甘愿受罚,宁可被永远关在笼子里或是被扔出去也要勇敢的承担责任。幸好,还有那么多爱柴斯特的朋友,比如白利尼的儿子也就是最初收留它的小男孩,还有亨利猫和塔克老鼠,它们都愿意帮助柴斯特。最后,塔克拿出了基本是一生的积蓄的钱让柴斯特重获自由。 第二次闯祸?三个好朋友为了庆祝柴斯特到纽约整整两个月在报摊举行了一次晚宴。晚宴很丰盛也很浪漫,柴斯特的音乐天赋暂露头角,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塔克舞兴大发,一不小心碰翻了火柴盒,火柴盒迸出的火星刚巧落在了一堆报纸上……这可是和天塌下来差不多,死里逃生的塔克和亨利都为柴斯特捏了一把汗,柴斯特没有逃跑而是再一次坚决地勇敢地留下来,准备好接受一切不可避免的命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为纽约最著名的演奏家。柴斯特看着自己给白利尼一家造成的灾难无比的愧疚,情不自禁地鸣唱起来,它只想把满心的悲伤发泄出来。意外的是柴斯特鸣唱的曲子正是女主人最喜欢的一首歌。为此,柴斯特得到了女人主的原谅!有一只会演奏歌剧和意大利歌曲的蟋蟀是白利尼一家的骄傲,很快蟋蟀柴斯特就上了报纸的头条。从而每天来倾听它演奏的人都人山人海,白利尼一家的生意也因此前所未有的好。柴斯特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成了纽约市最著名的音乐家了。 激流勇退,柴斯特决定退休,回到自己的家乡。每天早晚的两次演出让柴斯特感到很疲倦,它察觉到自己并不真的感到快乐,至少不像它以前那样快乐了,生活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在有趣了,尽管荣耀是件好事。柴斯特想别念家乡的一草一木,决定离开纽约回到康涅格州乡下去。蟋蟀和小男孩分别的情形,亨利猫和塔克老鼠到车站送别的情形,相信每个读者都会被他们之间流露出真挚的友情所感动。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妈妈,来年的夏天塔克和亨利会到乡下去看柴斯特吗?”女儿睡前轻轻地问道,很明显她已经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了。 “宝贝,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还有一本书是这本的姊妹篇,书名叫《塔克的郊外》。 讲的是 、蟋蟀柴斯特回到郊外的草原不久之后,郊外也要被人类开发建设起来了,住在这里的小动物们将失去他们的家园。于是,柴斯特邀请在大城市里见过大世面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来郊外,请他们出谋划策,拯救草原。和喧嚣杂乱的都市相比,郊外的一切是那样的清新和恬静。怎样才能保护这自然的美景呢?塔克老鼠最终想出了一条妙计,整个草原的小动物们立刻行动起来,投入这让人兴奋的妙计实施中去…… ” “妈妈,人类怎么不为小动物小昆虫们考虑考虑呢?就想着自己住大房子,小昆虫小动物们都没有家了!” “宝贝,你说的真好!” “妈妈,你快点把《塔克的郊外》给我买回来吧!” 《时代广场的蟋蟀》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这种友谊不仅仅是动物之间的,还有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蟋蟀柴斯特诚实、勇敢、好学、善良……都是孩子一生需要具备的美德。就像这本书封皮所写的“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永远记得那只名叫柴斯特的蟋蟀,记住它嘹亮而韵味无穷的鸣叫。” 2007/02/26 4:22 插曲: 给女儿读到柴斯特功成名就以后感到不快乐了,也不觉得像从前那样有趣的那章节时,女儿对柴斯特深表同情。 “妈妈,我能体会到柴斯特的心情。我就像它一样,每天要做数学题、写小楷、写日记、画画。我感觉不快乐,也不觉得这些是有趣的事了,我也感觉累。” 听女儿这么说,我心里还是有些难过的。我明知道有时加在女儿身上的担子有些重,在尽量减少它压力的情况下也得保证完成作业。“宝贝,妈妈理解你,可是这些都是老师假期留的作业啊,咱们得完成作业不是?!再说,咱们可以计划好安排好,你看你每天仍有看动画片的时间,也仍有读书的时间,还有可以自由支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时间。” 有时候在想,这作业太多真是成了孩子的负担,学习的乐趣还在何处?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难道就是熟能生巧?孩子的求知欲也许就在这种机械式的学习中慢慢消失……
书评人打分:
★★★★
- 蟋蟀柴斯特的知音
(园中三叶草
·2007年03月
)
蟋蟀柴斯特是美国作家乔治.塞尔登在他的成名作1961年出版的《时代广场的蟋蟀》中的主角,它出生在乡下的草场,可它因为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幸运的柴斯特结识了久住纽约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和它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并且受到它的小主人,地铁站内报摊老板的儿子男孩玛利欧的关爱。蟋蟀柴斯特给玛利欧一家带来许多麻烦,不过它是个天才的音乐演奏家,用美妙的音乐带给主人一家难得的好运,并且轰动了整个纽约。人们读到了《 纽约时报》 上的专栏报道,纷纷来聆听它的演奏。而蟋蟀柴斯特很快厌倦了出名的日子,向往自由的它,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这本书感动了全世界,成为描绘真诚、信任、友爱和温情的经典的儿童文学。在成人读者之间,作品以功成名就时的全身退隐为理想的追求而引起深度的人生价值的思考。四十多年过去了,这部作品仍然具有时代感,类似于蟋蟀柴斯特的人类自己的故事依然在我们周遭的尘世间不断上演。 乔治.塞尔登笔下的蟋蟀柴斯特无疑是幸运的,它不但得到了命运之神的垂青,而且得到了别人一生难求的几位知音。我试图用自己浅薄的见识,梳理藏在作品中关于这几位知音的秘密。 第一位知音是音乐老师史麦德利先生。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仅仅听了蟋蟀的几声鸣叫,就断定它是一位小奥尔甫斯,这个说法在后来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这只小小的蟋蟀,在它的告别演奏会中,演奏着从收音机里学来的人类写就的乐章,繁忙的城市仿佛凝固了,人们驻足站立,象回到了远古的草原,享受着久违的自然美景。 乔治.塞尔登把《时代广场的蟋蟀》的第十四章命名为“奥尔甫斯”,可能是在向蟋蟀致敬,他一定是非常熟悉希腊神话中关于蟋蟀们和奥尔甫斯的故事。美丽的艺术女神们——九位迷人的缪斯把音乐带到了人间,有些人为了音乐深深着迷,于是日夜歌唱不止,不眠不休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们的亡灵没有跌入黑暗的地狱冥界,而是变成了蟋蟀。蟋蟀们只为歌唱而生,许多时候,当人类以为它们在歌唱的时候,它们其实是在向缪斯诉说人类关于诗歌、歌唱和一切艺术灵魂的故事。 从希腊版本的神话故事翻译过来,“奥尔甫斯”常译为俄耳甫斯(Orpheus)。他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歌唱家、诗人和演奏家。他的歌声充满神奇的力量,使他成为当时世上最有名和最受爱戴的人。他是缪斯九姐妹中的第一个,最受艺术家们崇拜的卡利俄佩的儿子。他总是拿着一把竖琴,这是光明和音乐之神阿波罗送给他的礼物,缪斯们亲自教会他弹奏。他一歌唱,连鸟儿都会安静下来,野兽顺服地聚在身边,他的声音能感动岩石,连树都会拔地而起靠近他,他的歌声甚至能平息狂暴的海洋,驯服可怕的地狱之门的守卫,长着三个头的恶犬。 俄耳甫斯是一位悲剧人物,他与美丽的妻子欧律狄刻在享受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妻子突然被蛇咬死。他历尽艰难下到地府,用琴声打动了冥王,在即将把妻子的亡灵带回人间的最后一刻,他忍不住违反了冥王不许他回头看妻子是否跟上来的戒律,使一切努力成为了泡影。他意志消沉,不愿意再婚,也没有心思唱出欢乐的歌。在一次盛大的集会上,他拒绝了人们要求他唱歌的请求,可是那些喝得醉醺醺的妇女们,认为他侮辱了她们,恨她们,于是失去理智的女人们用棍棒和石块袭击俄耳甫斯,把这位不幸的歌手撕成了碎片。 俄耳甫斯死了,他去阴间与妻子团聚了 。在爱琴海养育的希腊文化中,埋葬这位凡人的莱斯波斯小岛上,海浪有节奏地拍击海岸,永远鸣响着这位游吟诗人的音乐,他的竖琴最后化作了天琴星座。 史麦德利先生是一位毕业于著名音乐学府的音乐学者,他有着良好的音乐修养。当他听到小蟋蟀柴斯特演奏一曲又一曲的圣诗、歌曲、甚至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的代表作《阿依达》这样深厚的艺术歌剧时,他用手抚着心脏说:“这只蟋蟀是从这里演奏出来的!” 史麦德利先生不但是蟋蟀柴斯特的知音,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伯乐,是他的宣传稿成就了这只蟋蟀在人间上演了奥尔甫斯般的令城市都凝固了的乐章。 第二位知音是中国城的古玩店老板冯赛。作品中大段的描写冯赛以及他的店铺的文字,让每一位中国人都仿佛看到了旧时的一位遗老般的文化商人,在远离故乡扬子江畔的纽约唐人街上,过着自己固守的生活方式,是一位活在怀旧中的人物。他讲给小男孩玛利欧的关于“西帅”的故事,似乎是希腊神话俄耳甫斯的一个中国版本。可惜在中国人眼里,蟋蟀总是与纨绔子弟的一切恶习联系在一起,它们强于咬斗的本领被挖掘得成了人类的变态的宠物。我们可以查阅一下关于 蟋蟀的科普资料,这种生物的寿命仅为4-6个月。作为蟋蟀柴斯特,怎能记起故乡过去的秋天的气息呢?难道不是冯赛的怀旧感染了它,而使它染上了9月的忧郁吗? 冯赛把蟋蟀柴斯特连同他的主人男孩玛利欧看作了尊贵的客人,他不但给蟋蟀找来了个宫殿般的居所,而且送了一个很般配的银铃作搭头。他喃喃自语似乎在给自己讲着记忆中的故事,用缓慢温暖而兴奋的情绪感染着小蟋蟀。当玛利欧再次带着小蟋蟀去拜访冯赛时,冯赛非常正式地邀请他们参加了自己和一位中国老绅士的小型晚宴。晚宴非常雅致而令人愉快,那位老人眼泪湿润,说着“好象 是在皇宫的花园里听蟋蟀在唱歌。“ 在冯赛眼里,蟋蟀柴斯特是高贵而神奇的小生命,是他的尊重和理解给予了这只蟋蟀高贵的品质,使它不仅仅是在城里开了眼界,享受了荣华,而且对生命的意义有着更感性的理解。 想到这里,我不禁要对作家乔治.塞尔登报以深切的敬意。大家都知道,中美文化差异很大,在四十多年前两国没有正式建交的年代里,美国人对中国的影响仅仅是来自唐人街上的一些摊贩和餐馆里的帮工。乔治.塞尔登因为听到时代广场地铁里的一声蟋蟀叫,勾起了自己的思乡情绪,而写下这部作品。故事里的中国老板不紧不慢,博学而优雅的举止,对顾客的认真和理解,都给作品添加了浓郁的色彩。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孩子,他们大多数喜欢情节跌宕节奏快的故事,而大段的场景和心理描写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耐心,而这部作品似乎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读者不由自主地陪同故事中的蟋蟀和小男孩一起成了冯赛店里的客人,好奇心定会引导小读者关心他们的感受。可以想象,作者在写作之前在积累和研究中国人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第三位知音是小男孩玛利欧。孩子是洞察事物的精灵,玛利欧疲倦无聊地看守报摊,可是当一声来自破烂报纸和煤灰的蟋蟀的叫声响起时,他就像换了个人般的忙碌和兴奋。是他时时处处的关心和信任,使蟋蟀柴斯特得到了来自人类的认可和欣赏。玛利欧为柴斯特准备吃的、住的,带他去冯赛的店里见世面,甘愿做劳工替误吃了两元钱钞票的柴斯特受过。他完全没有把柴斯特当作玩弄的小把戏,而是以拥有它为骄傲,一次一次地为它的美妙歌声而喝彩。他觉察到柴斯特在一次演奏中的小小失误,说出“如果说它在这里不能够感到快乐的话,我倒希望它根本没有来到纽约。”如此让柴斯特释怀的话。 在蟋蟀柴斯特给玛利欧家的报摊带来巨大商机的时刻,柴斯特不辞而别了,仅仅是把藏好的那只银铃带走了。玛利欧敏感地洞察到了已经发生的一切。在喧闹繁杂的城市,生存压力的残酷和本性善良的珍贵考验着代表普遍价值观的塔克老鼠以及史麦德利先生和玛利欧的父母的时候,小男孩玛利欧却不假思索本能地选择了真诚而宝贵的一面。 的确,大自然中的生灵是柴斯特的知音,而塔克老鼠和亨利猫久住纽约,已经感染了人类的气息,它们的确是柴斯特好朋友,但是还不能算是知音。我们期待在《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姊妹篇《塔克的郊外》中善良的塔克老鼠找到它心目中追求的那个知音。 注:本文关于俄耳甫斯的故事来自由希腊作家斯蒂芬尼德斯兄弟编写,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希腊神话》(神与人系列从书)中的《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其它来自德、英、美、俄罗斯以及罗马神话的版本中,可能有关他的故事会有出入,比如他的父亲是否是阿波罗,是他的灵魂还是他的那把竖琴被阿波罗化为天琴星座等等。 文/园中三叶草 于2007年3月
书评人打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