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泥巴书评 |
五色土原创图画书(第一辑3册): 森林的诞生 编绘/ 王之豹 听奶奶的话 编绘/ 朱李霞 食梦貘 编绘/ 钟兆慧 辅导老师:杨忠 创作指导:熊亮 【指导老师感言(中央美院杨忠老师)】 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就是当一名美术教师。 多年以后,这个愿望实现了。 记得初为人师之时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自己的作品能够以铅字出现。 多年以后,我的学生们实现我的这个愿望。 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辅导图画书创作教学已经近4年的光景,而这一次在<五色土>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了近一年的不断的讨论,修改,整理,终于将这三本出自于学生的原创图画书推向了国内日益发展的儿童读物市场。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三部学生的作品还很完善,但是他们创意和对图画书艺术品位的孜孜追求与努力确实让我感到安慰和激动,百感交集的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对中国图画书原创力量的培养和扶持是一项多么重要的使命。 十年前当我留学日本,第一次在日本的图书馆看到儿童[绘本]的时候,简直被这些绘本的精美和庞大的数量所震撼。羡慕日本的孩子从小就能够无偿的读到这么好的书籍。相比我们的孩子在精神食粮上是如此的贫瘠。就在那个时候,我想如果祖国的孩子也能够有这样的条件读到这样品质的图画书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好的图画书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在这样一股力量的驱动下,我决心对日本的绘本这个专业进行研究,今后学为所用,为祖国的孩子也能看到读到这样品质的图画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许是天随人愿吧,央美新成立的分院-城市设计学院,竟然设立了这样的一个学科,同时自己有机会利用这样的平台,培养学生进行图画书的创作课题。在教学中最深的感触就是教学相长,我自身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鲜活的创作欲望和勤奋的求知欲感染着我,让我清晰的认识到国内并不缺乏创作人才,而是缺乏能够将这些创作力量整合起来的真正了解儿童精神世界需求的编辑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出版人!而今经过了4年的教学,有幸结识了我们[五色土]的各位,他们为了推动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承载着各种不同的压力,一直在努力的耕耘着,感动于他们的无私和执着,同时感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支持,正是大家的共同携手扶助,让我们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相信我们培养的这一代年轻的创作力量,在社会的广大读者的支持下会更快的成熟起来的。 而今我的愿望就是能够看到中国的原创图画书的整体发展具有国际的水准,并且为此会跟我的五色土的同仁们尽各自最大的能力在这片道路上继续耕耘。 【编委会简介】 “五色土”是原创图画书研究中心和系列图书编委会,由图画书创作人熊磊、熊亮,艺术院校的指导老师中央美院杨忠老师、北航庄庄老师,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红泥巴的阿甲、萝卜探长,2008年7月成立于北京。“五色土”主要培养对象是学生,通过去艺术院校讲座、上课,引导学生创作,帮助学生修改、编辑、出版等方式,来促进原创图画书的发展。“五色土”希望我们的新一代创作者是生长在中国肥沃的土壤上,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汲取营养,长出奇异的中国图画书之花。 “五色土”的宣言: 我们种的不是花 不是果实 我们种的是土壤 “五色土”的工作: 培养本土原创图画书创作人才 推动建立中国图画书自己的理论 推进本土图画书人才培养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相关分类 |
|
|
相关链接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经典书评 |
- 森林诞生的奇迹
(王林(儿童文学工作者)
)
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第一次看见《森林的诞生》这本书,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在中央美院的展览中看到了原作,给我的感觉更加震撼。 图画带给我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首要原因是作者运用了一种新的技法,这种技法融合了剪纸和版画的特点。作者先用刻纸刀在宣纸上刻好造型,然后把宣纸覆盖在画纸上,涂上颜料,宣纸会吸墨,颜料就会沿着宣纸的肌理“四处奔走”,在晕渍开来的纸张上形成纹理不一的艺术效果。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图画中大至森林和鸟的造型,小至水滴、雪花、叶片,都是用刻纸刀一刀刀刻出来的,一张图常常要熬通宵,而且两三天才能做好。更关键的是,上墨时最后呈现的效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当然我们可以说艺术创作的有趣即在此,可是艺术冒险却让作者很难轻松。听杨忠老师讲,巨大的工作量让王子豹这个山东小伙画得直哭;最后,这本作品被学校评为一等奖,我想也会给他些许的安慰吧。 重要的是,图画和故事是高度吻合的。这样一个实验性的创作方法特别适合表现这个大气而诗意、高古而悠远的故事,表现森林诞生的奇迹。我设想,如果用这样的技法来创作一个“闹腾”的儿童故事,可能就不会很理想。 或许还有人要讨论这本故事是否适合孩子阅读的问题,我承认它的确不那么儿童化。可是我想说的是,孩子的审美趣味也是多元的,用“成人”之心度“小人”之思,一定程度上就是猜测。我自己有这样的例子,我家的小朋友在一岁半时,有一段时间喜欢图和文字都很艰深的日本新宫晋的《草莓》,超过我书架上的所有图画书。 原创图画书没有成为热点,但讨论这件事却正在成为热点,这最终需要创作来实现。谈到原创图画书,我以为创作界最缺少的就是“用心”两字,有的图画书作者感觉不是画画,而是画钱,是根据稿费的多少来决定认真的程度。当然,这不能全怪作者,还要怪“万恶”的稿费制度和市场的不成熟。但是,像《森林的诞生》这样不计算钱、只计算艺术的创作,确是中国图画书的希望之光。
- 美梦重新开始的地方
(儿童阅读推广人 阿甲
)
一个是相貌丑怪却心地善良的小精灵,一个是清秀可爱却噩梦不断的小男孩。一个朴拙顽皮,一个却满腹心事。 一个在夜里戴上面具、披上披风、带上家伙,下山来饱餐噩梦;另一个虽也年幼天真,却似背负着重重的成长的包袱,入夜也不得安眠。 这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孩子,注定要相遇,成为好朋友。 图画书《食梦貘》讲的是两个孩子的故事,但在我看来,却是讲的一个孩子的故事:一个孩子的两面。 福鼻子,那个充当黑夜“蒙面侠”的小食梦貘,除了模样有点怪异外,活脱脱就是个“无赖小儿”的形状。画者把他画得圆滚滚的,各种表情、动作憨傻可爱,连对付噩梦的家伙也颇有趣味,什么“卡住噩梦脖子的宝贝叉子”呀、“捉噩梦的网子”呀,还有“能把噩梦拍扁的铁铲子”,就像孩子们玩捕蝴蝶或“过家家”游戏的装备。特别可贵的是,他浑然不知愁滋味,只知逮住猎物(噩梦)大快朵颐。这种风格的孩子,大概只有传说中的上古时代才能养成。 那个小男孩,则是典型的当代孩子的形象,清秀可爱,却不免有些脆弱,在短短的一程成长路上,不知积存了多少小小心事,在夜里变成噩梦向他袭来,他只晓得害怕……直到有一天福鼻子到来。 明明是两个孩子嘛——可我偏要说是一个,因为我知道即使是在当代孩子的心中,也流淌着上古的血液。那代表着浑噩天然的另一面——福鼻子仍然藏在孩子的身体里,当他被唤醒的那一刻,噩梦将被吞噬,美梦会重新开始。 这本图画书,只是一位很年轻的未来画家的习作。故事的创意非常好,文字和图画都非常有趣,故事里也有不少好玩的细节,除了结尾略嫌仓促之外,整体上还是很耐读的。我不敢说这个故事一定有很深的寓意,但可以肯定创作者是很有些想法的。 貘,是一种很有渊源的灵兽。文字的记载,据说最早源自《山海经》,其中《西山经》有“南山,兽多猛豹”,后人注说“猛豹即貘豹也”。《诗经?尔雅》也有提及。唐朝诗人白居易还为它写过一篇《貘屏赞》,描述貘的样子“象鼻犀目、牛尾虎足”。据说,貘除能吃蛇外,还能舔食铜铁,一顿吃数十斤!你说可怕不可怕? 不过关于貘吃梦的传说,似乎是来自日本的。据说食梦貘很害羞,只在黑夜悄悄出动,专吃噩梦,为人留下美梦。这传说给人留下非常美好的遐想空间。有一首日本的流行歌曲就叫《食梦貘》,唱的是年轻人不轻言放弃、追寻梦想的决心。 我想,正是这种美好的遐想造就了这本美好的图画书吧。 二○○八年九月红泥巴
- 《听奶奶的话》使用说明书
(萝卜探长
·相关链接)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有幼儿叛逆期孩子的家庭;尤其适用于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同样适用于爸爸妈妈太忙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孩子的家。非叛逆期的乖孩子家庭,可以用来做壁上观式的亲子幽默阅读。 〖用法用量〗睡前朗读一次,随时需要还可随时大声宣读。 〖相互作用〗外婆使用的效果等同;爸爸妈妈偶尔引用得法也会有相同效果。但爸爸妈妈直接使用会和自我发明的调教体系相抵触。比如,孩子会说这事奶奶是如何如何说的…… 〖使用过度〗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特性原理〗 奶奶的话在家里具有金科玉律式的权威。因为奶奶的话是奶奶的奶奶的奶奶……说的,是从久远的时候老辈子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道义和使用上张口而来的操作惯性和便利性; 奶奶的话是劝诱式和说理式的。即使有的时候。这些理仅仅是为了“说”理而已,不一定绝对正确。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也会思辨,对奶奶所说的这些“理”,还会进行反思和辩论;实在不行,奶奶还可以来源推到奶奶的奶奶身上。不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通常使用的强制式和命令式的语态。往往隔辈对于晚辈的教导都带有这方面的特征。从孩子的潜意识里,孩子还是愿意接受这样的教诲方式。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要开始培养“说理”的交流方式就已经是很好的开端啦。 奶奶的温馨陪伴的感觉是无处不在的。本书用视觉的语言描述了这种感觉。奶奶在场和不在场的地方,整体的轮廓时有时无,但那只小黑猫,可无时不刻伴随在小男孩左右。这种象征性的图符代表了那种感觉。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