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远方的列车(启发精选凯迪克大奖绘本) 购买→ ←查看
有2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33493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开往远方的列车(启发精选凯迪克大奖绘本)
Train To Somewhere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美)伊夫·邦廷
(美)罗纳德·希姆勒
刘清彦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年03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29.8 会员价:26.2
会员折扣:88%

开本: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内容简介】 
    既传达了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对孩子而言多么重要,也让正常家庭的孩子学会惜福,适合亲子共读。 
  开往远方的列车上,十四位孤儿等待认养。过了一站又一站,孤儿玛莉安始终没人收养,列车继续开往远方,直到最后一站,一位矮矮胖胖的女士决定收养玛莉安,玛莉安把妈妈送给她已经发黄的羽毛插在女士的帽子上。 
 
【作者简介】  
    伊芙·邦廷(Eve Bunting),生长于北爱尔兰。1958年移民美国,作品逾二百本。擅长以简洁的文字、善感的笔触,以及宽阔的写作角度,关注社会问题,从无家可归的游民小孩、孤儿、文盲、自然保育、暴动到战争都有涉及。1995年,以《烟雾迷漫的夜晚》荣获凯迪克金奖,中译作品有《爷爷的墙》、《烟雾迷漫的夜晚》、《记忆的项链》、《小鲁的池塘》、《我们的树》、《开往远方的列车》。  
    目前定居在美国加州帕沙迪那。  
 
【画家简介】  
    罗奈德·希姆勒 (Ronald Himler),美国知名插画家,大学主修绘画。毕业之后,从事艺术工作多年,曾遍游欧洲各大博物馆,进行独立研究。1972年出版第一本童书,擅长运动流畅的铅笔线条、水彩晕染的笔触,细腻呈现画中人物的情绪,营造感人的故事氛围。经常和童书作家伊芙·邦廷合作,绘制了很多本关怀社会问题的童书,颇获好评。中译作品有《开往远方的列车》、《爷爷的墙》、《小鲁的池塘》等。  
 
【译者简介】   
    刘清彦,政大新闻研究所毕业,曾任记者、编辑,目前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工作。著作有:《没有翅膀的天使》《彩虹森林》《达达的信》《小安琪的大麻烦》等书。译著有:《烟雾迷漫的夜晚》、《世界为谁存在?》、《我的好梦床》、《屋顶上的小孩》、《小羊睡不着》、《公主的月亮》、《地球的祷告》和《培培点灯》等五十余册。  
 
【图画赏析】 
             以温暖的插画来诠释现世的不安       (童桐◎图画书编辑) 
 
    《开往远方的列车》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讲述了美国历史上“孤儿列车”的那段历史,主角是一个叫玛莉安的女孩儿。在伊夫·邦廷的作品中,有很多选择以小孩儿为第一人称展开的故事。她的笔触细腻动情,赋予了这些孩子一种娓娓道出他们人生际遇的本领。叙述过程中沉着冷静,又避讳矫情,即使人生体验丰富的大人读来也备感心疼。当然,我们也不必担心这样沉重的感觉深植在孩子的心中,因为伊夫·邦廷每每在故事的结尾都会做温馨的处理,让孩子在伤感之后找到希望与温暖,对人生有一种新的况味。 
 
  伊夫·邦廷被誉为善于讲故事的高手,受人尊敬。在本书中,她依旧出色,同时,我认为,绘者罗纳德·希姆勒的诠释同样精彩极了。 
 
  罗纳德·希姆勒被认为是伊夫·邦廷的黄金搭档,二人曾经合作了多部深受大人和小孩儿喜爱的作品。大学期间,罗纳德·希姆勒主修绘画,毕业之后又曾从事艺术工作,自1972年出版第一本童书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一百五十余本。在本书中,罗纳德·希姆勒精细的水彩画刻画了人们的神情,乃至神韵,恰如其分地传达了故事中的情感。这正是他一贯的风格:用流畅的铅笔线条、水彩晕染的笔触,细腻呈现故事的氛围。他的插画与伊夫·邦廷的文字结合起来,触动人心,让人回味再三。 
 
  封面上,抓住我们眼球的是两个女孩儿手牵手的样子,她们的影子似乎也飘摇脆弱。这两个女孩儿便是玛莉安和五岁的萝拉。虽然无法看清她们的表情,透过画面,我猜想画家似乎在告诉我们:她们的孤独、对未来的茫然,以及她们之间仅有的友情。翻到扉页,孤独的感觉更加强烈,主人公玛莉安坐在包裹上,身体前倾,双手交叉,神情恍惚,流露出一丝丝的落寞与孤寂。到第六页中,同样是她们,此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萝拉与玛莉安的表情了,萝拉紧紧地抓着玛莉安的手,在害怕之余,小小的她也表露出乘火车的新奇感,你看她望着车窗外飘逝的风景;玛莉安面对着卢小姐,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一股淡淡的不安和忧伤一直萦绕在她的心间。在第二十七页的图画中,其他十三位孤儿都被领养了,唯独剩下了玛莉安。画面定格在卢小姐帮助玛莉安梳头的时候,之前忧伤与孤独几乎占据了我们的心,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内心的疼痛。 
 
  画家画笔下的这些孤儿,还有许多生动的细节。例如,在第九页中,女孩子们在布帘的一边换衣服,有两个男孩儿伸出头来——仍然不失孩童调皮与玩闹的天性;在第十四页的图画中,十四位孤儿坐在那里等待别人的领养,他们规规矩矩,呈现了认养过程中颇具讽刺意味的一幕,也暗示了玛莉安即将面临的认养之旅的辛酸;当萝拉即将被领走的时候,玛莉安使劲掰开萝拉的小手,她内心的不舍与伤心、卢小姐的不安以及其他孤儿的神情,谁不会为之动容呢?还值得一提的是,当“孤儿列车”开到最后一站——“远方站”时,玛莉安将发黄的羽毛送给白太太那一刻,她的神情与之前已经大有不同了,画家也没有着墨在白太太的表情上,只是点缀了她脑后的细细银丝,无论美丑、疾病,她俨然成为一种大度的母爱关怀的化身。最后,当卢小姐亲吻玛莉安的脸颊时,她已不再那么孤独,不再那么悲伤,脸上更多的是坚韧和期待。我们的心得到了些许安慰。玛莉安一直在等待她的妈妈,伊夫·邦廷也在前面一步一步暗示她的妈妈再也不会出现了,终于,玛莉安被领养了。“有时候,你最后得到的会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玛莉安就像那根羽毛一样,“好像它属于那里,好像它终于找到自己的地方。” 
 
  在整幅宽页的插图中,罗纳德·希姆勒采用了温暖的色调、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基调悲苦、结局欣悦的故事——孤儿列车开往远方之旅,意韵深远。 
 
  本书适合亲子共读,这样的题材既传达了家庭、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对孩子而言多么重要;同时,通过情节的推进,也让正常家庭的孩子学会惜福。正如伊夫·邦廷曾经说过的,“绘本最棒的地方,就是通过故事让孩子很早去理解人生样貌,从小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准备。” 
 
  感谢画家罗纳德·希姆勒优美的插画,将伊夫·邦廷所要表达的故事表现得恰如其分。 
 
红泥巴推荐级别: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 荣获美国杰弗逊杯荣誉图书 
★ 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最佳童书大奖 
★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2002年度最佳童书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困境不完全是苦难 (周新京 ◎ 儿童阅读推广人 )
        伊夫·邦廷是一位多产作家,迄今已出版二百多本童书,其中主要是绘本。她的作品内容庞杂,主题丰富,以至于人们很难概括她的特点。但人们屡屡又为她的文字而感动,因为她赋予孩子和父母们那份最特别的礼物是面对生命困境的积极态度。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困境,战争、自然灾害、社会动荡、家庭破裂、亲友故去、伤病、身体残疾、困苦无望等等。然而在儿童读物中,这样的内容却常常被回避。父母宁愿在孩子面前筑起一道屏障,让孩子远离这些沉重的话题。这实际上并非明智之举。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孩子的身体不慎碰伤,或者生病发烧,我们会放弃治疗,仅仅用食物和玩具引诱孩子,转移他们对伤病的注意力吗?当然不会。如果那样的话,伤病只会不断加深,甚至危及生命。即使能够痊愈,也难免落下病根儿,影响孩子的终生健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对待孩子心理或心灵上的挫伤时,我们却经常采取这种无视现实的态度。 
     
      我想,伊夫·邦廷肯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这样诚恳且急切地把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开往远方的列车》讲的是一群孤儿搭乘火车、由沿途的人们自愿领养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伊夫·邦廷一反常态,运用了大量文字,几乎是一般绘本的十几倍。甚至可以说,如果掩去画面,我们会发现,文字本身就是一篇十分完美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大约有十万个孤儿从纽约搭乘火车被送往美国中西部的小镇和农庄。伊夫·邦廷在讲述这个故事中,倾注了浓浓的爱心。她几乎化身为那个护送孤儿的卢小姐,一路上对孩子们不断地照料、鼓励和叮咛,人们那些漫不经心的议论让她感到痛心,因为她担心不论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大都是作为潜在的劳力被领养。最让读者揪心的主人公玛莉安既不漂亮又很瘦弱,所以每一站都没有人要收留她。但是她并不气馁,坚信妈妈会在下一站等着她。因为妈妈在把她送进孤儿院时说过,家境好些时,会把她接回去的。那时她妈妈在鸡肉厂工作,头上还沾了一根羽毛。玛莉安把它取下来,当做唯一的寄托,每当想妈妈时,就摸一摸,洁白的羽毛已经被岁月染成了黄色。这根最轻的羽毛,却成为故事中最重的一笔。所幸在火车到达的最后一站,玛莉安被一对淳朴的老夫妇领养,老夫人还把玛莉安当做礼物送给她的羽毛别在自己的帽子上,仿佛一支凄婉的提琴曲终于有了一个明朗的收尾。 
     
      临分手时,卢小姐微微向前亲吻玛莉安的脸颊,问她:“你准备好了吗?”玛莉安的回答也是伊夫·邦廷式的——“我准备好了。”她准备好了什么?显然,不是去父母怀里撒娇,而是勇敢地担当起自己一生的命运! 
     
      伊夫·邦廷的另一部名作《爷爷的墙》讲的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越战纪念墙,上面刻着五万八千余个士兵的名字,他们都是在越战中牺牲和失踪的。主人公同样是“我”。我和爸爸从很远的地方到这里来,在墙上寻找爷爷的名字,找了很久才找到,然后在一张纸上,用铅笔把名字拓下来,郑重地带回家。 
     
      整个过程很简单,伊夫·邦廷却通过墙前拥抱哭泣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发呆的军人、墙下摆着的小旗子、旧玩具、枯萎的玫瑰、用小石头压着的信以及飘动的乌云和光秃秃的树等,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同时,为缓和对孩子的压力,伊夫·邦廷也写到微笑,写到老人与孩子的亲切对话。最后,“我”虽然觉得爷爷的名字刻在这里很光荣,却宁愿爷爷就在身边。以孩子的方式,表达出对战争的思索和否定。 
     
      我们不得不承认,伊夫·邦廷笔下的故事大都有一些辛酸,辛酸中却饱含着克服困境的勇气和信心。她的文字纯净细腻,与孩子的心理丝丝入扣,令孩子们感同身受。伊夫·邦廷提供给读者的又是一种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心灵无微不至的关注和呵护上。 
     
      如今伊夫·邦廷已经八十多岁了,仍笔耕不辍。作为一个阅尽沧桑的老奶奶,她最想告诉孩子们的是,生命价值的塑造,不仅来自父母和社会的施与,也来自孩子的自我确认和自我砥砺。困境不完全是苦难,也是重要的学习机会;即使不能通过自己的困境学习,也可以通过别人的困境学习;心灵因此而坚强,生命因此而高贵和美丽…… 


会员书评
  • 一句普通的话却让人浮想 (一瓦 ·2010年04月 )
        故事是这样的:在1850—1930之间,美国有很多流浪的孤儿,他们把这些孤儿从纽约由火车送往中西部的小镇和农庄。消息提前在报纸上公布,让有兴趣领养孩子的人等在火车途径的停靠站,这些孤儿就任由他们挑选。选中的家庭有对他们好的,也有不好的。 
        第一站,来了很多愿意领养的家庭,他们优先选择了那些身体好的大男孩、大女孩,因为可以帮助干农活和家务。然后乖巧可爱的小女孩萝拉被选走了,而机灵嘴甜的女孩儿苏珊也被选走了……越到后面的车站,来领养的家庭越少,剩下的孤儿也越来越少。有的人甚至埋怨,在第一站的那些人就已经把所有的好孩子都选走了。 
        小主人公玛莉安怀揣着最后一次见妈妈时妈妈留下的白色羽毛,一直期盼着妈妈的出现。可惜,直到最后一站——远方站,妈妈也没出现。这时,来了一对年老的白夫妇。开始双方都有些失望,因为白夫妇本来想领养一个男孩,而玛莉安在等待自己的妈妈。但白太太很快喜欢上了马莉安,并对她说:“有时候,你最后得到的会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玛莉安最后放弃了等待妈妈的念头,接受了这对白夫妇的领养。结局堪称完美。 
        这是美国的一段特殊的历史,也可当作一个故事来读。故事看似很平淡地讲述着,但最后,白太太对马莉安说的那句话,蕴含了太多哲理,深深地打动了我,生活中很多事情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这句话也同样适合其他方面,比如爱情。马莉安怀着对妈妈的等待,可以看作是一个女孩怀着对自己想象中的白马王子的等待;一站又一站经历着选择,可以看作是一个又一个的相遇却没缘分;最后,玛莉安放弃了等待的妈妈,接受了和蔼可亲的白夫妇,可以看作是一个女孩放弃了对白马王子的等待,接受了最后出现的这个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不就是“有时候,你最后得到的会比你原先想要的更好”吗? 
        或许,这句话还适用于追求的理想,我们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到最后却得到了一个比原来更好的结局。 
        同一个故事却引发了不同的思考吧……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