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写给家长和老师  


书目简介

班级书目

家庭书目

阅读杂议

关于我们

 

 

   
【标题】读书札记--钱伯斯写的书
【作者】阿甲
【来源】原创

 
 

 读书札记--钱伯斯写的书

手头上有几本书,都是这位叫钱伯斯的英国人写的,他的英文名是Aidan Chambers。将这几本书的作者名掩去,仔细读一读,你可能很难相信作者是同一个人。
这几本书是:
1、THE READING ENVIRONMENT (《阅读环境》)
2、TELL ME: CHILDREN, READING & TALK (《说来听听:与孩子聊阅读》)
3、INTRODUCING BOOKS TO CHILDREN(《为孩子介绍书》)
4、BOOKTALK(《聊书》)
5、《在我坟上起舞》
6、《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

 

前三本书是关于引导孩子阅读的理论指导书,第四本是一本发言稿集,第五、六本是两部小说,典型的后现代青春小说。

《阅读环境》和《说来听听》是一对姊妹篇,它们讨论的是同一个话题:大人如何引导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

这位钱伯斯先生曾经是一名英文教师,一直致力于如何引导孩子阅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这两本书是他三十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主要面向的读者是教师们,家长们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一读。

这是两本很薄的小册子,不过读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钱伯斯努力用极其精简的语言进行表述,基本上不展开详细的说明。钱伯斯描述了一个既富有严谨的逻辑性又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的体系。

钱伯斯的阅读引导体系,核心概念是"阅读环境",这个概念借用了心理学说中的两个词汇set和setting。这两个词汇大致可以这样理解,set是心理上的情境,setting是物理上的环境、设置。比如说几个人去野炊,其中有一个人死活不乐意,那么怎么玩大家都不痛快,这就是set;又者,几个人去野炊,都很开心很乐意,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这就是setting。钱伯斯在谈到阅读引导问题时,强调大人为孩子准备物理上的环境、配套的资源,更强调如何调动孩子的阅读热情。他认为后者更重要,因为即使外部环境的条件不充分,强烈的心理热望也可以弥补。

在"阅读环境"的概念下,钱伯斯建立了一个"阅读循环圈"结构,将阅读活动分解为"选书-读书-聊书-再选书-再读书……"的循环结构,而在整个活动的中心,具有引导能力的大人位于循环圈的中心,起到中轴的作用。

在阅读活动中,钱伯斯和他的同事们侧重在阅读的反馈问题上进行了常年的探索,并重点在"如何与孩子们聊书"的问题上研究出一套独特的方法,这套方法体系的标志就是"Tell Me"--使用一种邀请式的无压迫的语气引导孩子进入讨论中。为此专门写下的书就是《说来听听》。

乍读《阅读环境》和《说来听听》,对于一个圈外的人,特别是中国的普通读者,是一件很难适应的事情。即使是感到老外"小题大做"也不出奇。而且这两本小册子中没有多少详尽的背景和原理介绍,读者对于它的提法和做法肯定会感到有一些莫名其妙。如果确有这种困惑,最好能读一读《为孩子介绍书》。这是在上面两本书出版大约20年前写成的。当时钱伯斯先生仅仅是一位资深的教员,虽然整体的结构已经建立,但还很不成熟,许多地方还在不断的反思中,因此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一些想法的源头。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读到钱伯斯最初当老师的时候的一些想法,比如说,他认为只要自己热爱阅读,将自己喜爱阅读的书推荐给孩子似乎就已经足够,等等吧。它们也是我们这些可能有心引导孩子阅读的大人在初期有的一些想法。作为一名文学教师,钱伯斯也同样受到一些传统观点的折磨:文学对孩子有什么用?为什么要阅读文学?--所以他花了整整一个部分去论述这个问题。

钱伯斯把文学阅读归结为一种体验性的活动,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他将这种活动归结为"拓展人的体验(exploring)、重塑再现体验(recreating)、探寻体验的意义(seeks for meanings)"三大功能。我觉得他的总结非常有价值。他把文学阅读者(哪怕只是小孩子)看作理性的思想者,文学阅读被看作是具有行动意义的体验和思考。从这种意义上看,任何具有真实性的体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真实并不是指单纯事实上的真实,它应该是指的人性的一面,哪怕写在纯幻想的童话故事里,各种动物、神怪都可能表现出这种真实。

钱伯斯一面指出孩子对于语言的魔力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倾向性,而另一面在现实的种种诱惑面前,孩子们的这种对文学的倾向性(set)最初并不强大,而且在阅读的入门阶段孩子会感到相当的困难(大人通常忘记了这种困难)。因此他认为,大人必须担负起将孩子引入文学殿堂的使命。

作为小说家的钱伯斯是一种另类。《在我坟上起舞》和《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是他的代表作。它们讲述的都是当代英国十几岁孩子的生活故事,大致上从少年进入青年的阶段,一方面不乏稚气,另一方面相当成人化。

它们涉及的话题都相当另类。

《在我坟上起舞》,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也许让大多数中国读者无法接受,它讲述了一段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中的"我"是一个即将高中毕业的男孩,他酷爱文学,迷恋"死亡"的主题,也渴望一段完美无瑕的感情。在极度迷茫和困惑中,他遇到另外一个大男孩,他们成为密友,甚至走得更远。他们相处的最具激情的片段被省略,作者对读者说道,你肯定不想在一旁吧。这段痴迷狂乱的感情不久走到了尽头,两人争吵分离,另外一个大男孩驾摩托车狂追,不幸遇事故身亡。为了两人在生前订下的一个玩笑式的承诺--无论谁先死,另外一个要到他的坟上跳舞--在深夜里,"我"在他的坟上疯狂起舞……

这部小说不但涉及到的话题十分另类,而且叙述手法极为新颖。故事以主人公的"回顾笔记"为线索,在许多重要的情节上,还加上了"回放"--换个角度再重新叙述一遍。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会陷入故事之中,不能自拔。

无论你是否能接受它所涉及的话题,你都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很感人的故事。也许很久以来,也没有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真的让你怦然心动。

钱伯斯确实具有这样的魔力,即使是一个你可能很不赞同的故事,也同样能讲述得让你怦然心动!

《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是一部背景和跨度都十分宏大的作品。要想简单说清楚这部小说的情节相当困难,我只能试一试。

故事的主人公仍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从英国来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他一点也不懂得当地的荷兰语。但他仍然很向往这个城市,因为他最喜欢读《安妮日记》,那个在二战时遇难的安妮就是住在这个城市里的。

不过他并不是为了拜访安妮故居而来的,他有一个任务,一个非常奇特的家族任务。他的祖父曾经是一名二战时的英军士兵,在诺曼底登陆战后派驻到荷兰前线。他的祖父在这里参加了著名的大桥战役(就是那座著名的"太遥远的大桥")。在那次战役中,德军反扑成功,联军被迫撤退,而他的祖父因为受重伤而留在了荷兰,被当地的居民收留、保护,后来因心脏病爆发而去世,后被埋葬在荷兰遇难联军士兵的坟墓。

又逢一个大的纪念日,这位少年的祖母非常感谢那个曾经收留过自己丈夫的荷兰家庭,本来希望亲自到荷兰参加纪念活动,并当面感谢那个荷兰家庭,但由于身体不佳,不能成行,就派遣这位少年代往。

少年人初到阿姆斯特丹,遇到一系列的尴尬:他遇到了一位让自己心动的"女子",却发现"她"是一名男性;然后他遇到了一个小偷,公然抢走了他所有的随身物品。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他找到了对方家庭的年轻人,那个曾经收留过自己祖父的少女的外孙,而那个曾经的少女今天已经成为奄奄一息的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准备接受"安乐死",在临死前,她要亲手交给这位少年一份书面记录。这份书面记录上记载了她(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称为他自己的"祖母")和他的祖父之间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少年人发现,那个年轻人居然是自己素未谋面的亲生堂兄!

整部小说在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下叙述着,那位荷兰老祖母(曾经是少女)的记录,穿插着少年人自己的故事,穿插着各种二战史料中不同的人讲述的故事。整个故事中的情感发展跌宕起伏,老一辈青年男女的爱情观与新一代青少年的情感观念纠缠在一起,既有强烈的对比,又有惊人的相似和融合,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唏嘘满怀。

这是一个由强烈的后现代意识和极为传统的情感观念奇迹般融合于一炉的精彩故事。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部小说在谈到性问题时一点也不做作,直白、坦诚,毫无遮拦,包括同性恋的问题也不避讳。但是,同时这部小说又让人感到相当的传统,一个能接受经典爱情故事的读者无法不动其衷。

钱伯斯是怎样具备这样的魔力的?我只能用四个字来表达:不可思议!

这位作家2002年获国际安徒生大奖。他的官方网站在:

http://www.aidanchambers.co.uk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