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问与答  


推荐书目(按年龄)

推荐书目(按类别)

如何阅读

有关图书

阅读故事

相关问题

 

   
【标题】阅读是一种交流
【作者】筱音爸爸
【来源】新浪亲子阅读论坛

 
 
 问:哈哈,小孩子好象是喜欢这种

作者:我爱小屁嘟  

经常编一些傻傻的故事给嘟听,因为水平有限,也因为嘟就喜欢妈妈瞎编的东东。

前几天嘟从电视上听到一句: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便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呢先解释给他什么是“茅房”,再告诉他那块石头为什么又臭有硬。

可嘟说不喜欢又臭又硬的石头,是啊,小家伙是很喜欢石头的,出去玩时总会捡回一些石头宝贝似的拿着,当然不喜欢听到说石头是臭的喽。

所以为了照顾他的情绪,便随口说:“石头也不喜欢臭啊,所以它从茅房里出来,来到花园里,变成了一块香石头。”

可嘟接着问:“后来呢?”

我就开始编了:“后来,一个叫嘟嘟的小朋友来到花园了,发现了这块石头,一闻,好香啊,一股月季花的香味儿。”

“后来呢?”

“后来,嘟嘟就叫来了壮壮,壮壮一闻,真的好香。”

“那后来呢?”

接下来,在嘟无数个后来中我就开始了一系列纯粹的“胡编”:

后来,第二天,蒙蒙知道了,也去找那块大石头,可是蒙蒙一闻说这哪是花的香味啊,这是巧克力的香味啊,说着还咬了一口。

第三天,龙龙来了,一闻,这哪是巧克力的香味啊,这是红烧肉的香味啊,我最爱吃肉啦,说着咬了一口。

第四天,…………

后面就不赘述了,反正动用了嘟认识的所有小朋友做主人公,并缠进了一大堆嘟爱吃的东西。他小人家听得可入迷呢。

故事的结尾是,石头每天变一种好吃好问的味道,引来了许多的小朋友,大家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大石头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刻绿豆那么点儿。

讲到这儿,嘟急了,“我不想让石头变小!”

我就再编:后来,嘟嘟来了,看见小石头变小了,还流着眼泪,就把小石头拿回家放在家里的平台上,一天天过去了,小石头又长大了,而且比以前还大,石头又飞回到以前的花园里,继续每天变一种味道,让小朋友来吃。

“后来呢?”

后来,后来…… 我实在编不下去了,就说妈妈再讲一遍吧,于是这几天讲了不下十遍了。

可笑吧,这个胡编的幼稚东东他小人家就是喜欢,没办法

答:呵呵,不说商榷,聊聊好玩的事情吧。

你提到的《很好玩图书》我没有读过,有机会一定要找来看看。你提到的另外两本书,估计是两部经典的改编本。《猴子国历险记》应该是从《杜立特先生》系列中的一本改写的、《小熊历险记》很有可能是A.A.米尔恩的《小熊温尼·菩》改编的,与后来的迪士尼的“小熊维尼”是同一源头。有机会可以找原著来读一读。

所谓经典,其实是蛮有道理的,就是经过许多代的孩子都会特别喜欢、着迷的东西,它并不是谁特别规定的。孩子喜欢《小熊温尼·菩》应该说蛮有品味的。20世纪末,英国有一家权威的学术杂志Logos组织过一个学者型的评选,选出20世纪对人类影响力最大的105部作品,这部作品就上榜了,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还有一本是《柳林风声》。《人类的故事》也算一个。这105部作品中,还有《毛泽东选集》,竟然也有《我的奋斗》(希特勒)。

从你提到的《很好玩图书》的情节看,它似乎走的是幻想中的“荒诞”一路。这的确是孩子特别着迷和喜欢的一种幻想,再加上一惊一乍的情节,反复重复中又有所变化,而且相当直白的搞笑,孩子很容易被这类作品征服。《西游记》中神奇的幻想层出不穷,不过它的味道并不特别荒诞,作者总试图为幻想结果找到合理的解释。《吹牛大王历险记》就特别荒诞。大人世界其实也蛮喜欢荒诞的,甚至常常把荒诞提升到哲学的思考。卡夫卡、马尔克斯等也是很让大人着迷的。

在儿童文学的疆界里,有一股源流叫做Nonsense,可以把它翻译成“打油诗”、“荒诞诗”,但我觉得最接近的说法应该是“无厘头”。19世纪初,有一位英国作家爱德华·里尔,就以盛产Nonsense而著称。我曾经特别着迷他写的一首《猫头鹰和猫女郎》的诗,那其实就是一个非常荒诞的故事,这首荒诞的故事诗到今天还深受英文世界孩子们的喜爱。可以在这里找到两种翻译的文本,其中有一个是我的:

http://www.fairydream.net/cgi-bin/luntan/topic.cgi?forum=8&topic=822

http://www.fairydream.net/cgi-bin/luntan/topic.cgi?forum=8&topic=1072

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作者谈到自己在给学生上课时的一段有趣的测试。他说自己拿这首诗给学儿童文学的学生读,让他们判断这首诗是否“属于孩子”,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很喜爱,但很怀疑孩子是否喜欢,他们没有把握里面的有些词汇孩子是否能理解,也怀疑故事的意思是否能被孩子接受。但事实上,他们的怀疑没有必要,历代的孩子们都是那么喜欢。

儿童文学中的Nonsense在西方很有传统,《爱丽丝漫游奇境》就是一部经典代表。我前两年还读到过一部希尔弗斯坦的《阁楼上的光》(童诗集)也有非常典型的Nonsense色彩。在给孩子们的韵文儿歌中,Lyrics和Nonsense是并列推荐的。

只是到很近很近的时期,中国的儿童文学界才开始接受并尝试荒诞的逻辑。曾经有一度,“童话是要讲逻辑的”主宰着理论界。比如说小兔子请人吃饭,肯定不能吃肉,因为它是植食动物;长颈鹿与人交流,绝对不能说话,因为它没有声带。这样的理论主宰被渐渐打破,算起来也就10年左右吧。不过要打破这种主宰,除了理论界、出版界的壁垒外,还有大人阅读接受模式的壁垒--“这样的东西,怎么能给小孩看呢?”

有一本书叫做《晴天,有时下猪》,来自日本的Nonsense漫画故事,它不但在中国受到怀疑,在日本也一样。不过还是有数以千万的大孩子、小孩子为它着迷。它并不是日本主流的漫画,与“口袋书”是有天渊之别的,它甚至带有非常哲理化的思考,带着犀利的批评视角。同时,它也非常好玩。

不过,话又说回来。Nonsense的确是一种受到孩子热烈喜爱的源流,但它只是孩子喜爱的一种形式。就像有人喜欢吃怪味的榴莲,并不代表他只喜欢吃榴莲。孩子的口味是多种多样的,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如何判断给孩子的读物的优劣?的确有“儿童的视角”和“大人的视角”这样不同的角度。这里也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读物是孩子读的,自然需要非常尊重孩子的视角和口味;但另一方面,孩子的阅读经验远远不如大人的阅读经验,判断读物的优劣,难道阅读经验并不起作用吗?

我们先不管是大人或孩子,只做这样的假设:假如A读过1000本比较优秀的好书,B只读过10本,那么在判断一本新书是否好书的时候,A和B,哪一个更容易作出判断呢?我想,在完全无功利心的选择下,具有丰富经验的读者会做出更好的判断。

曾经有一度,我想为所谓“好的童书”寻找一个评判的标准,符合标准的即好书,不符合的就不是。但我渐渐发现,标准是可以继续寻找的,但绝对只能是一种辅助的尺度。一本书怎么样才是好的童书呢?我现在更倾向于这么判断:它看起来就像是一本好童书!

我认为,在建立这种判断中,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人一样,对孩子也一样。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想在引导孩子阅读的时候,除了大人为孩子选好书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己的经验,当孩子自己读的好书越多时,他就会自己做出最为适合的判断。

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中阐述过一个非常好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是要优先考虑的。但是“儿童的眼光”不能取代“大人的眼光”,聪明的大人不是用孩子的眼光来取代自己的眼光,而是“透过孩子的眼睛去看”,但最终是建立自己的判断。大人也千万不要轻视自己这许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阅读经验,这种经验很宝贵,值得通过交流的方式传导给孩子。

C.S.刘易斯曾经用一句话做过总结:仅仅被孩子喜爱的儿童文学是不良的儿童文学。

我一直在思考着这句话,包括怀疑、肯定、再怀疑、再肯定……我想我们不宜太快去下结论。虽然这几年来,我自己读过可能数千本童书,但这只是童书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随便是谁,就能说出几本我没有读过的书,如何敢说自己就一定“知道”结论呢。我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比如,前几天我才刚刚接触到一个观点,它认为“儿童文学”更像是一种文学流派,并不是什么儿童的专属区,因此它同样能接受所有关于“文学”的价值判断体系。我觉得这个观点,与上面那个刘易斯的观点有非常接近的地方。这也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回头再说说孙幼军。我想,一个人的创作风格和路线,与自己的成长、阅读经历是很有关系的。孙幼军的阅读经历是从古典文学开始的,很巧,他同时接受过民间故事和西方童话的熏陶。他有个非常擅长讲民间故事的奶奶,有个非常注重引导孩子读童话故事的爸爸,同时他的爸爸自己又是一个古文功底很深的人兼超级西方文学发烧友。在他的少年时代,经过了一度对通俗文学的狂热之后,渐渐转向了新文艺的阅读,而到了大学之后,他又狂热地喜爱上俄罗斯文学。这样一条阅读路线,几乎注定他本人是一个沿着经典现实主义路线发展的作家,但他又念念不忘童话。所以,我们在孙幼军的童话里很难找到真正远离现实的幻想,他的文学观中有非常顽固的一面:“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令我十分佩服的是,他虽然能用非常浅显的文字和情节结构给孩子讲故事,但他一直笃守着这样一个信条,就是:为孩子创作文学。哪怕是给三岁的孩子创作,他也是在用创作严肃文学作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现在不少为孩子创作故事的人所不具备的。但怪老头儿自己也明白,自己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虽然每个人提起他,都会提到《小布头奇遇记》,但他本人对这部作品的心情很复杂,他并不认为那是一部好作品。他一直在学习,尝试新的东西,包括在那个“逻辑”压倒一切的八九十年代,他已经开始尝试“无主题”的童话写作。

每一个人都属于一个时代,只有非常勇敢和充满智慧的人才能偶尔超越一把。

再说说孩子所喜爱的故事。有一千个孩子,就会有一千个口味,有时会相通,有时也会大相径庭。即使在一个孩子身上也会多方面的选择。就拿我女儿筱音来说,她有时也很喜欢极其荒诞的东西,但有时也很喜欢非常安静的东西。

有一个晚上,我关着灯给她讲故事,一时想不起什么特别好玩的,为了哄她睡觉,我就讲安房直子的一篇非常沉静甚至带着一种忧郁色彩的《狐狸的窗户》,我想在静静的叙述中,这孩子估计不久就会睡着的。渐渐的,我讲得很投入,虽然声音很轻,但整个故事全部涌入到我心里,我一路很平和地讲着讲着,完全忘记了她的存在。当我讲完的时候,房间里一点声音也没有。我想孩子估计是睡着了,正要离开,筱音却很小声地问我:那个狐狸哥哥后来怎么样啦?我当时也是大吃一惊,我原以为这个故事很难引起她真正的兴趣,那时她才三岁。

还有一本书《柳林风声》,我给她读的是漫画故事版,法国人的,很浪漫幽默的风格,没有那么忧郁。最初,我以为她会非常喜欢,但读着读着,她就不想听了。我甚至把家里的这套书送给了一位朋友。但是半年前,当她妈妈带她上图书馆时,她居然选中了这套书,在接着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反复听反复看,不知多少遍。

《小狗的小房子》我也给她读过接近10遍,她不是那种“热烈欢迎热烈欢迎”的姿态,但当我问起时,她也愿意听。特别是有一次,才早上7点(那时孩子已经醒了)我很意外地接到怪老头儿的一个电话,老头儿最后说“顺便问小公主好”。然后我就对她说,那个写唏哩呼噜和小狗的小房子的爷爷问她好。她可高兴了。于是我们翻出老先生的书,在台湾版中还有他小时候的照片和家人的照片,在照片里他是一个特别淘气的“瘦猴小哥哥”。于是那天清晨,我们又读了两遍《小狗的小房子》,我挺累的,但也挺开心。

我也可以保证,至少对我的女儿来说,《小狗的小房子》是一部她特别着迷的作品。

孩子喜爱一个故事,可能有很多种的理由,包括书的形式、给孩子读的人、读书时的情境、写书的人、还有许多许多……阅读是一种交流。人与书,也需要一种缘份。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