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筱音爸爸在关于亲子共读的文章里谈到亲子阅读有两种方法: “大声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音来。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上学前、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一本书,每天至少5-10分钟。选择图书,主要选择图画书或其他适合大声读的书,关键是孩子喜爱的书。大声读的活动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至少到孩子小学毕业。 持续默读,就是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默读时间,家庭的全体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报纸、杂志,安静地享受阅读,每天至少5-1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不提问、不讨论,不监督孩子的行为,也不要求做任何读书记录或写读后感。如有可能,这种活动最好一直坚持下去。” 以前我一直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结果孩子虽然喜欢看书,但不是自己看,而是和妈妈一起看,要妈妈读,孩子也不会自己编故事讲故事。现在才知道这第二种方法的重要,第一种方法只能让孩子喜欢阅读,第二种方法让孩子自己阅读,自己去观察去思考,自己去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这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我又在早教论坛里看到这篇文章: 关于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请多指教!! 有一天,朵朵同学的妈妈对我说:"我家女儿从来都不看幼儿园里订的杂志,更别说给她买的书了。你们家朵朵爱看书吗?" 这一点我倒是很欣慰的:朵朵一直是个爱书的孩子。从小时候的《撕不坏》系列到《半小时妈妈》到《宝贝四岁了》那些智力图书,从《故事宝盒系列》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到《天线宝宝》这些故事图书,朵朵都是爱不释手的,更别说从幼儿园带回来的那些书了。每天睡觉前缠着要我讲,经常要求"讲五个!""讲八个!"一副越多越好的架式。听着妈妈绘声绘色的讲解,她开心极了! 三岁以来,她还学着边指边念那些书的题目。受到表扬后,积极要求认字了。有个如此好学的孩子,妈妈能不欣慰吗? 但是最近,通过书里一些练习题,我却发现朵朵在语言表达上明显不如其他的方面。其实,在生活中,她是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懂得和周围各种各类的人交流,机智准确地回答常常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遇到看图说话的题目她就退却了:"我不会说!我怕说错了!" 每次我都会鼓励她:"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吧!怎样想就怎样说吧!只要你能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肯定就是好的。妈妈不会说你讲错了的!"可无论如何,她都不肯说一句完整的句子。最多在我的提示下,接上一两个词语。 今天我们在中山公园聚会,我们遇到美丽聪慧的佑佑。我观察到她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手里拿着一本新书,天南地北地讲了起来,不管有没有人在听,也不管自己讲得是对是错…… 佑佑妈慷慨地跟我分享了其中的经验。她说自己给佑佑讲故事的时候是不让她看书的:听故事就一心一意地听。而在孩子自己看书的时候,家长也不宜在旁边过多讲解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有很强的想象力,就让他自由地发挥吧!应试教育本来就会大大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家长可不能再推波助澜啊! 佑佑妈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朵朵这方面的缺陷真的是我一手造成的!她认为,象妈妈那样照着书上一字一句地念下来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自己既没有记住所有的句子,又不认识那么多的字,随口说出来的肯定是错误的呀!这样一来,还怎么敢开口呢? 幸好佑佑妈及时提醒了我,从今天开始,我要改变讲故事和听故事的方法,刻意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自信心! 朵朵妈01:要鼓励孩子去编故事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前年大家都讨论很多(佑佑妈以前来得多,现在很少看她发言)。让孩子原封不动把故事复述出来,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大忌,孩子听熟故事后,应该鼓励他讲,他把基本意思讲下来就够了,鼓励他在学过的故事的框架上去编,编得越离奇越好。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字不差地给孩子念书造成的后果是如此严重!应该把说故事和看图画书分开来做,给孩子说故事时不看书,看书时让他自己看。 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因为我已看到墩墩和其他用这种方法的孩子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问题,更是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前几个月去外地看一个朋友,她老公是瑞典人,她儿子三岁四个月,特爱看书,拿一本西游记一读就是半个小时以上(是他最感兴趣的),自己在那儿慢慢地看慢慢地想,有不懂的就问,她根本不管,让他自己看。平时她老给孩子讲一本小熊的画刊,是那种连环画性质的,故事语言很简单,但比较长,特别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