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题:早期阅读培养测试题自问自答。
作者:筱音爸爸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妈妈的热情参与。我拜读了每一位的答案,特别是还加上注释的答案,感到非常受启发。我觉得大家都是高手,孩子非常好的师傅。恭喜恭喜! 偷偷说一下,下面有一半的题目不是由我发明的,也是别人考我的,我只是改编了一下,但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也是向大家来求解。我发现大家的答案和我心目中的差不多,真是很开心。所以夸大家也是在夸我自己呀!--别扔砖头。 1、对不到两岁的婴儿来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书是最好的? A、无论什么书,只要自己喜欢读给孩子听都可以。 B、有精美图片的简单的科普读物。 C、有美丽插图的故事书。 D、非常简单的书,每一页都有图画而且只有很简单的几个词。 D。我估计出题人的意图是要选D。其实我很想选A,因为以前我真是这么做的。在大家的答案中,我特别佩服的是几位妈妈说要多试试,各种形式都可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形式是次要的,关键是内容要好。这我也很赞同。这个题目本应该出在儿童图书特别发达的地区,各个层次的童书都很丰富,那么也就是说,在内容都很可靠的前提下,选哪一种形式最好。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当然是D,应该从简单的开始,非常简单但很实用、很有价值,内涵或许也很深刻的书,日常认知类的书、图画故事书、带有科学认知色彩的书,都应该是很好的。可惜,至少在目前的国内,这样的书挺罕见的。 2、你认为,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阅读最好? A、还是上学以后开始学习阅读的好。 B、大概在孩子到能上幼儿园的年龄,至少在他们能清楚地说话之后。 C、到孩子能抓着书翻页时,就可以开始教,不管会不会说话。 D、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教,先大声读给孩子听。 D。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培养孩子的阅读,越早越好。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有一种想法,“学习阅读”这样的提法不好,很有道理。这么说,似乎太正式了一些。陈鹤琴说,幼儿的任务就是玩耍。但我们都很清楚,孩子的玩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我想大体上是一种想法。我想在找不到更确切的用语时,先将就着用这个词吧。 3、如果孩子临睡前就是喜欢听一本故事书,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你会怎么做? A、把书藏起来,这么反复读下去,真让人受不了! B、一直读下去,反正孩子高兴嘛。 C、换孩子他爸(或他妈)来读给他听。 D、读孩子喜欢的书,同时尝试给孩子推荐新的书。 D。这种情况应该是很普遍的,哪里的家长都会碰到这个问题。选择D,是比较理性的,有点理论色彩。但如果操作起来不一定能行得通,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技巧。我觉得这里面只有A,是一般不适合的。孩子喜欢重复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有时候临时变通一下,可能也不一定是很糟糕的,只要不是存心不接受孩子的重复。B和C的选择往往是很务实的,因为孩子再喜欢重复,终究有厌烦的时候。所以我觉得B和C的选择也挺好的。 4、一般说来,孩子都喜欢有精美图画的书。你认为,为孩子选择图画书的原因是什么? A、图画比较简单,孩子一看就能看明白。 B、孩子喜欢视觉刺激,这对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好处。 C、孩子读起来特别享受,而且图画书能提高孩子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D、小孩子不认识字,所以要先看图画书,等将来认字后渐渐过渡到选择文字较多的书。 C。这道题来自我最近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所以我想多聊几句。 我发现,绝大多数大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给低幼的孩子选择图画书。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问题出现在我眼前:大家为什么会当然地给孩子选图画书呢?其实A和D的选择是最常见的,绝大多数人认为图画比文字简单,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从图画书到文字书是一种当然的过渡。比如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在班上看图画书或者插图相当丰富的书,老师走过来看一眼,往往会撂下这么一句:“都多大了,还看这么幼稚的书!”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这种看法背后的观念,就是A和D。 再接着上面那个例子。如果那个孩子与老师处于完全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孩子可以反问老师:“你说它幼稚。你来看看,告诉我你读懂了多少?”我们知道,这种反问是不会真实发生的,但在孩子的肚子里会发生。就有孩子递给我漫画书,问我是否能看明白。坦白说,我匆匆看下去,就不是特别明白。那孩子就对我说:“我来教你看吧。”--并不是很多大人有这样的机会接受孩子的教育。 我手头上有一套波隆那插画奖的年鉴。每年有几千件(有时上万件)儿童插画作品送去评奖,由世界知名的专家挑选出入围的作品,再由专门的程序决选出当年的获奖作品。翻阅这样的年鉴,我感受到的是惊叹和享受,很难感到“简单”二字。先抛开图画书特有的叙事方式,单说它可能具备的艺术价值。真正优秀的图画书堪称优秀的美术作品,如果优秀的美术作品“简单,孩子一看就能看明白”,那么我们所谓的“美术欣赏”的学习完全是多余的事情呀!那些美术大师们恐怕也得挂上“幼稚”之名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急于让孩子告别图画书世界而快马加鞭进入文字书世界的时候,多少有些功利,或者有些迫于无奈。 5、有家长说,他家的孩子在听过大人读过多遍某一本书后,会自己捧起那本书装模作样地读,其实那书上的字他大多都不认识。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A、不让孩子这么读下去,把这本书拿走,换一本孩子没听过的书给他。 B、好好庆祝一下!因为这孩子已经理解了阅读的基本概念。 C、只是觉得好玩,因为那不过是说明孩子的记性好,并不说明他在阅读。 D、与孩子一起来读,教会孩子认会书上的字,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 B。我觉得这实在应该好好庆祝。至于是否要像D那样抓住机会,我想可能也不错,但那是次要的事情。要庆祝就开开心心地庆祝,比如开瓶什么酒喝喝。 6、有家长说,他家的孩子没办法静静坐下来把一本故事书听完。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高招? A、孩子听不下去就放弃,不勉强。 B、让孩子自己来选书,这样他就能安静下来听。 C、提高声调来读,发出一些有趣的声音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D、继续读,即使孩子在到处转悠也不停下来。 D。不过这道题的答案我感觉也不能很确切,A、B、C的选择都可能是很聪明的,要视情况而定,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毕竟还是家长本人。选择D,是比较理论化的,因为一般来说,孩子不安静地坐下来,未必是不听的。 7、在孩子上学前,你每天会为孩子的阅读花多少时间? A、没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件事。有时间的时候想起来就读一读吧。 B、我家的孩子特淘,根本没办法安静地坐下来听我为他读书。 C、临睡前,如果有条件就给孩子读一两个故事吧。 D、每天至少20分钟,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行,不一定在孩子临睡前。 D。贵在坚持。D是一个目标,虽然坚持下来很难,但值得坚持下来。这是典型的“大声为孩子读”一派的宣言。顺便说一下,“大声”并不是很大声贝的意思,准确地说是“读出声来”,中文暂时找不到更简洁明朗的对应词(比如“朗读”也不大合适),所以暂时借用一下。 8、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你认为什么样的读物是最好的? A、有许多精彩插画的故事书。 B、童谣、诗歌。 C、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性读物,和讲述生活常识的读物。 D、以上这些都是最好的。 D。应该除了A、B、C外,还有更多。我觉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选择。所以,如果孩子的阅读培养开发得比较早,我想应该尽早鼓励孩子学会使用公共图书馆资源,这会弥补“师傅”在兴趣和知识面上的局限。 9、有家长说,他家的孩子明明认识很多字,却不愿意自己阅读,一定要大人读给他听。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高招? A、坚持不为孩子读书,在家里营造环境,引导孩子自己去阅读。 B、继续为孩子大声读书,并向孩子保证只要他愿意听,大人就会一直为他读下去。 C、跟孩子商量一下,孩子自己读一本书,大人就为孩子大声读一本书。 D、让孩子自己去挑选愿意读的读物,但也明确告诉孩子,阅读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养成总是依赖大人的习惯。 B。这个问题设计得有点微妙,B和D连在一起可能会更好一些。这里有一个想法,识字与独立阅读之间并没有当然的关系,因为不识字照样可以独立阅读。当年《三毛流浪记》在报纸上连载发表后,感动过许多人,包括许多不识字的人。这个题目也反映了典型的“大声为孩子读”一派的观念,坚决倡导把“大声读”进行到底,享受这个活动,充分利用这种方式“师傅带徒弟”,通过它示范对阅读的执着热爱,让孩子爱上阅读。所以B当然是首选。从效果上看,与其告诉孩子要自己去读,不如让孩子来体会、来模仿,只要孩子爱上阅读,自然会去读的,所以实际效果肯定是比单纯用C/D好的,因为它们还是在暗示孩子:“如果你会和愿意自己读,大人就省下这份心了。”在“大声为孩子读”一派看来,最好的结果是大声读的活动与孩子独立阅读的形式同步进行,它们被认为是一对孪生兄弟。 10、当你为孩子读完一本故事书后,你通常会怎么做? A、合上书,关灯让孩子睡觉。 B、给孩子提几个小问题,看看孩子听明白没有。 C、请孩子复述一遍刚才讲的故事,看看能记住多少。 D、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这个故事,顺便聊几句故事中好玩的人物和情节。 D。其实A往往是一种很实际的操作,因为为孩子读书常常是发生在临睡前。如果真是发生在临睡前,孩子的睡眠恐怕还是主要的任务。不过这个“后”字如果解释得宽泛一些,那么答案最好还是D。B、C、D三个选项在某种角度上用意都是相同的,都很想实现让孩子更多地理解的效果。这三种做法哪一种更好呢?这就说来话长啦。简单来说,B、C的做法比较直接,更强调培养孩子的阅读技能;而D的做法比较曲折微妙,它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爱上阅读本身,它担心总是采用B和C的做法可能会削弱孩子的阅读热情。它有个很简单的理由:真正的书虫特烦别人用B和C的手段对付自己!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的,所以我选D。 欢迎深入讨论。 |
||||||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