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题:隆重邀请筱音爸爸进来: 作者:怡美粥粥 曾经对于是否需要把书虫儿子从科普侦探引到经典中去的问题咨询过你,感谢你的指导,我按照你教的去做了,结果奇迹出现了,儿子现在情不自禁的也开始经典了,而且这阵子整个成三国迷罗,我常常来这里拜读你的大作,受益匪浅! 另外还有一问题请教:儿子喜爱读书,但是似乎吸引他的不是那些大人看似优美的文笔,而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结局,这是正常的吗?曾想过要求他对优美的句子做上标记,但是又怕由此影响他看书的乐趣,敬请老师再次指教,谢谢谢谢!!!! 主题:这肯定是需要过程的 作者:筱音爸爸 你的孩子现在仍处在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想达到你所期望的关注语言本身优美的阶段应该还有一段距离。可以大胆地说一句,现在他读经典的或非经典的读物,在对语言本身的享受程度上都是差不多的。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阶段,重要的是获得一种亲近感,孩子从不畏惧到亲近,再到熟悉,才可能慢慢有所领悟。当我们感觉“这一句话很优美”时,往往是在与潜在的大量的语言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我的建议是,尽可能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快感,先不去过多关注孩子到底从哪里获得了快感,但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把大人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孩子。另外,也建议多让孩子接触适合的读物,包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三国、水浒、西游记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像儿童文学作品,孩子亲近起来比较容易,让孩子们读读《雷雨》《骆驼祥子》,你就会感到很吃力了,孩子也会觉得不大好玩。 说个小故事。昨天晚上,我给筱音读《爱心树》,她好像很感慨,突然问我,“树会不会死的?”我想了好一会儿,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我说再跟她讲个童话《去年的树》,这篇短童话是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名作,一般的小学一年级课本有收录,翻译者是孙幼军先生。你可以翻翻孩子的一年级课本或者是阅读教材,一般都会有。大概是讲一只小鸟与一株大树的故事,大树喜欢小鸟唱歌,但到冬天小鸟要飞走了,小鸟答应明年再为大树唱歌。可是第二年小鸟飞回来的时候发现大树不见了,原来是给砍伐,做成木材,最后做成火柴烧掉了。小鸟很无奈,就站在原来的地方又唱了几首歌,然后飞走了。 我想这个故事应该可以回答“树会不会死”的问题。但孩子又提出了新问题,“为什么人要砍大树”,“为什么大树不见了,小鸟还要唱歌,为什么它不去找新的大树”等等。我们一路聊,在聊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说我来扮小鸟,飞过来一看,大树不见了,然后我说“啊哈,大树不见了,大树被人砍倒了,那我就去找新朋友吧”,然后扑腾腾飞走了。筱音听到这里,就哈哈大笑起来。我想她肯定也明白了我想说什么吧。 我觉得,孩子实际上有非常好的领悟能力,关键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多比较,多体验这种情境,他们自然就会倾向于接受“更好”的东西。就经典而言,许多东西离孩子的生活很远,他们往往会因为这种距离感而无法获得切实的体验,也就很难获得判断选择的能力。所以,我总是想建议,多给孩子一些很切实的体验,选择相对适合的素材。 可能首先是个角度问题。从儿童的读物而言,文学读物和科普读物无高下之分,只是类别的不同,应该不存在从文学读物到科普读物的阅读就是进化一说,也就是说很难说是“改进”。就算是分类上,其实也有不同看法。比如在美国人的辞典中,文学是分“虚构类”和“非虚构类”的,给孩子的科普读物算是非虚构类的。就知识性而言,也不是非虚构类的一定就优于虚构类的。这是两回事。 我这么说的意思是,我们首先不先排斥孩子的选择,每个有自己喜爱的东西,肯定有充分的理由,你女儿倾向于选择读某一类而不喜欢读另一类,这本身没有什么好坏的判断。孩子喜欢读书,不管喜欢读什么,我们首先都是要热情鼓励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希望加强孩子的科普方面的教育,也肯定有不少好方法,吸引阅读的注意力是一种好方法,但要看用什么方法。比如孩子喜欢童话,喜欢幻想类型的故事,那很好,可以建议孩子读一些很有想象力的科普故事、科幻故事,引导孩子多一些奇思妙想。比如,美国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套书《神奇的校车》,虽然是科普故事,但用漫画的方法去画,故事也非常荒诞,同时一点也不影响故事本身包含的科学知识的严谨性。顺着孩子的兴趣点逐步引导,而不是告诉孩子哪些兴趣是好的,那些兴趣应该靠边站。 还有,科普教育应该更注重日常的观察、实验,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进行,不一定非用书。比如,讲到“猴子捞月”的故事,不妨在家里做一个“捞月”的小实验;看电视的时候,借助一面镜子来做遥控器红外折射的小实验。这种可以动手又思考的小伎俩可以有很多,只要多带上游戏的趣味,孩子肯定爱参与。 我觉得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很强,我们应该尽可能少地对他们下判断,多想招把他们的能量诱发出来 |
||||||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