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购买→ ←查看
总点击数16369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方卫平

少年儿童 2007年12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38.0 会员价:34.2
会员折扣:90%

开本:32 装帧:软精

关注年龄: 家长/老师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表现出聪颖而独特的理论悟性和天分——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记载和诉说了这一切。作为中华民族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然延伸和补充,文学批评几乎始终是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样真实而生动地展示着我们民族的美学个性和艺术心灵,同样从一个重要的侧面记录了我们民族精神漫游的辉煌历程。  
    相形之下,关于儿童文学的理论思维的展开则晚了许多。在人类精神漫游的旅行图上,儿童文学及其理论批评是一个久久未被标出的文学方位。就中国的儿童文学批评而言,它的真正的、自觉的、独立的、广泛的展开,还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自晚清以降,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从自身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环境和时代精神需要出发,走上了对于儿童文学的思考和探索之路。这种探寻在“五四”中国文化转型时期更是通过自己时代的先进分子而得到了全面、深刻的展开。从此,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漠视的一页终于被翻开了。  
 
【作者简介】  
  方卫平,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理论家,1961年生,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儿童文学系主任、《中国儿童文化》主编及《中国儿童文学》编委。主要论著有《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流浪与梦寻——方卫平儿童文学文论》、《儿童文学接受之维》、《儿童文学的当代思考》《法国儿童文学导论》、《逃逸与守望——论九十年代儿童文学及其他》等,与他人合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史前期的探询  
  一 传统文化背景与儿童的精神境遇  
  二 作为前科学形态的古代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描述  
  三 历史的沉思  
第二章  觉醒期的意义  
  一 艰难的觉醒  
  二 文化动力  
  三 理论曙光  
  四 时代特征  
第三章  走向自觉  
  一 从“人的解放”到新的儿童观的确立  
  二 教育界的动态  
  三 理论景观  
第四章  “别求新声于异邦”  
  一 西学东渐与传播  
  二 西方人类学派的输入及其影响  
  三 “儿童中心主义”的输入及其流播  
第五章  理论空间的开拓  
  一 收获季节  
  二 鲁迅、茅盾、郑振铎  
  三 “鸟言兽语”之辩  
  四 几个主要理论课题的评述  
第六章  伴着硝烟的思考  
  一 贴近现实——时代的理论要求  
  二 战时儿童戏剧及其理论批评的活跃  
  三 中国儿童读物作者联谊会及其组织的理论研讨活动  
第七章  新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  
  一 理论的建设与迷误  
  二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介绍及其影响  
  三 关于《慧眼》和《老鼠的一家》的讨论  
  四 陈伯吹、贺宜  
第八章  “左”倾思潮:一个理论幽灵  
  一 理论的摇摆与迷失  
  二 对所谓“古人动物满天飞,可怜寂寞工农兵”  
  现 象和“亲切论”、“趣味论”的批判  
  三 对“童心论”的批判  
  四 关于新童话的讨论    
  五 病态的理论年头  
第九章 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走向 
  一 70年代末:走出沼泽 
  二 80年代:走向建设 
  三 儿童文学理论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 
  四 关于少年小说创作的讨论 
  五 关于现代童话创作的讨论 
第十章 世纪之交的理论批评景观 
  一 1990:一个理论年度的抽样分析 
  二 在体制的边缘生长 
第十一章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 
  一 儿童文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世纪回眸 
  二 面向未来的思考 
结语  
后记  
修订版后记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