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 购买→ ←查看
有1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5747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童年的消逝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美)尼尔·波兹曼
吴燕莛

广西师大 2004年05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19.0

开本:32 装帧:平装

关注年龄: 家长/老师

综合推荐级别: 4.0

 

红泥巴书评
【内容简介】; 
从媒体时代对儿童的限制和影响入手,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嚣的消费时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封底书评】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这本书读起来也很有趣。 
                            ——维克特·纳瓦斯基 
 
    从盛行使用性感的模特,到青少年犯罪率激增,这本探讨当今社会和媒体的经典著作,描绘出了童年在今天的美国社会迅速失落以及由此对成年所构成的相应威胁。 
    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学和人口学的资料,指出童年是个相对近代的发明。它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可是,现在这些界线在电视的猛烈攻击下变得越来越模糊。电视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把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童年的消逝》内容翔实,令人震惊,具有警世作用,是历史和预言的胜利。 
    波兹曼运用令人信服的论证、锋利的言辞及柔和的幽默来激发读者。 
                            ——《圣路易斯快邮》 
 
【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合作者查尔斯·韦恩加特纳)、《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诚心诚意的反对》、《疯狂的谈话,愚蠢的谈话》、《如何看电视》、《建造通向18世纪的桥梁:过去怎样改变未来入其中《娱乐至此》和《童年的消逝》已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问家出版。 
 
【目录】 
维塔奇书局版序言 
引言 
第一篇 童年的发明 
第一章 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 
第二章 印刷术和新成人 
第三章 童年的摇篮期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结束的开端 
第六章 一览无余的媒介 
第七章 成人化的儿童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儿童 
第九章 六个问题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会员书评
  • 童年的消逝与青春的蔓延 (凯文 ·2005年03月 )
     
     
    凯文  
      曾经想过策划一个关于Kidult的专题,因为觉得这是现今社会越来越显著的一种走势。所谓Kidult目前还没有恰当的汉语对应词,它是指“打扮和行为举止像孩子的成年人”,他们通常留恋着儿童或者青少年的活动和思维方式。  
     
     
      Kidult的蔓延趋势和童年的定义、状态的改变有关,和社会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商业的推波助澜有关。刚刚停播的连续剧《老友记》就是一群拒绝长大的成人代表宣言。那些帅哥美女同时生活在大都市和无尽的青春期里,“他们不从哪里来,也不到哪里去。他们没有目的,也没有羞耻,每天都在青春期的自我陶醉中狂飙突进。在现代的公寓之外,他们似乎并不存在,成长和发展和他们无关。这些永远年轻的人生活在静止的时间里,从来不急于成功,不急于去上班,不急于自我批评。”可能真正吸引观众的是他们对剧中人物的认同,对无止境的青春期、松散的态度、免于任何责任和压力的生活的向往。而提供这种节目的电视台在混淆童年和成年的作用方面是巨大的。关于这一点,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里阐述得十分清楚。作为个体的童年当然在延续,作为社会符号的童年概念却在悄悄改变,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对此还茫然无觉。开篇就吸引人的是我们未曾思考过的问题:童年的概念从何而来?它又如何正在飞速消逝?  
     
      在中世纪的时候,童年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以口语沟通的世界里,有机会接触该文化中几乎一切成人的方式,除了不会恋爱、不会打仗。这种局面直到印刷术的出现才被改变,成人世界开始和儿童世界分离,阅读时代的开始成为童年的摇篮期。被儿童所厌恶的学校出现了,莎士比亚笔下哼哼唧唧不愿去上学的小孩儿和我同事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于是所有人就开始认同儿童不能共享成人的语言、学识、爱好和社交生活了,在整个西方世界,童年的概念就已然成为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  
     
      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出现了关于童年的二重奏。洛克认为儿童是未成形的成人,唯有通过识字、教育、自我控制和羞耻感的培养,才能把儿童改造为成人。对于洛克,这是个增加的过程;而对卢梭而言,恰恰相反,教育是个减少的过程,问题出在畸形的成人上面。不管怎样,书籍阅读文化把童年的年轮刻画得如此细致,以至于几百年来孩子们都必然过着非常接近的生活。然而,自从有了电视,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就崩溃了。  
     
      之所以说童年在消逝,是因为在如今的信息环境下,很难再有秘密可言,一览无余的媒介迅速改变着孩子,童年这个词从概念上就要退出舞台了。因为我们的孩子们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堆答案。于是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儿童化的成人,他们共享电视广告的宗教吸引,从同样的电视节目里发现比真实更吸引人的虚幻人生。当印刷意味着一个放慢速度的头脑时,电子信息则意味着一个加速的头脑。在娱乐的世界里,智力开始单一化,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同时都在萎缩。于是童年的消逝就伴着青春期的无休止蔓延一同成为文化的产物,并且反过来再影响所谓文化的走向。  
     
      前面提及的Kidult还是一种比较可爱的文化表现,而另外的情形更使人觉得紧张,那就是我们身边很多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用恶俗的电视剧语言来武装自己了,这些幼童甚至会使用电视剧的成人社交手法来表达。据说父母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是更显聪明,更能有父母的成就面子感。实在可怕。  
     
      概念既然能诞生,也必定会消亡。尼尔·波兹曼并不解释和分析我们能为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事实上没有答案。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是极为可悲的。我们只能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如同作者在前言中所说:美国文化敌视童年的概念。因此本书实质上是对社会传播媒介的质询。岂止是美国文化?现阶段的大众传媒在所有的地区都引领着大众们奔向无人知道的危险地带。  
     
      《童年的消逝》 [美]尼尔·波兹曼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书评人打分: ★★★★

内容摘引

    儿童是我们送给不可见的未来,最活里活现的讯息。以生物角度而言,任何文化不可能遗忘自己必须不断复制始能传承的道理;但是,事实上,一个文化仍然可能存在,虽然它没有任何「儿童」的社会概念。童年(childhood)
是一个社会制品(social artifact ),而非像婴儿期(infancy )般,是一个生物上的分类。人类的基因并没有清楚的指示我们,谁是或不是儿童。人类生存的法则,也未要求成人与儿童的世界应当有所区别。事实上,如果将儿童(children)视为七岁至十七岁中间的一个需要特别养育和保护的特殊团体,并且相信他们的本质与成人不同,那么我们就有许多证据证明儿童的概念的历史少于四百年。以美国人所了解的方式来指涉儿童的话,童年的现象大概只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以美国人庆祝儿童生日为例,十八世纪时并没有生日这回事。事实上,对一个儿童的年纪拥有很精确的概念,也是相当新的文化习惯,可能不到两百年的历史。
  举一个更重要的例子,在公元一八九年左右,美国的十四至十七岁人口中,只有7%的人能进高中就读,其它93%的孩童跟许多更年轻的孩童一样,必须去做工,彷佛成年劳工,有很多的孩童必须从日出做到日落,在许多大城市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在一开始就将一个社会事实(social fact )和社会理念(social idea )混而一谈。童年的理念可能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能是最具人性的理念。「童年」跟「
科学」、「国家」、「宗教自由」一样,同时是一种社会结构,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最初起源于十六世纪,并不断演进至今。但是跟所有其它的社会制品一样的是,它的未来命运,并非不可避免的一定会继续存在。事实上,这本书的观点,源自我个人的观察,那就是:童年的概念正在快速消失中。本书展现一些证据,对这种消失的现象加以说明。虽然有些读者不需要任何证据,就会相信这种说法。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