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爱安娜(彩乌鸦世界当代儿童文学) 购买→ ←查看
有2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15998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本爱安娜(彩乌鸦世界当代儿童文学)
Ben liebt Anna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德)彼特·赫尔特林
(瑞士)爱娃·莫根塔勒
陈俊

21世纪出版社 2005年09月 出版

库存:2

原价:8.5 会员价:7.7
会员折扣:90%

开本:32 装帧:平装

关注年龄: 9~12岁 12~15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作者题记】 
    成年人常常对孩子们说:“你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等你们长大了才会懂这个。”这种说法不真实。孩子们懂得爱,而且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那种爱。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本亚明(昵称“本”)的情况就是这样。他爱上了班上新来的一个名叫安娜的移民女孩。安娜有一阵子也很爱本。这很美好,又很沉重。这里有激情,有委屈,有嫉妒,有与朋友的争吵,也有被嘲讽的恐惧……故事还叙述了小儿女的父母们和老师对此事的理解,或许这才是老师和家长们对这类问题的正确态度之所在。 
 
【简评】 
 
    这是一部反映童恋问题的作品。未满十岁的本亚明爱上了班上的新同学移民女孩安娜,并为这朦胧的爱而激动和彷徨…… 
 
    作品语言清新朴实,笔触细腻,将特定时期的小儿女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为家长和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提供了鲜活的答案。在德国,许多小读者给作者写信,倾诉自己内心的秘密和苦恼。还有不少孩子摹仿作品的笔调,为两位小主人公的离别续写出各式各样的发展和结局。  
 
作者:彼特·赫尔特林(Peter Hartling,1933- ) 
 
    1933年生于德东萨克森(Sachsen)邦的肯尼兹 (Chemnitz)。战后从事从事新闻工作,曾在多家地方报纸任职,当过文学编辑,发行过《月份》杂志 (Der Monat);亦曾担任过S. Fischer 出版社总编辑。1974年起为自由作家。不仅是知名诗人、散文、小说作家,更是令人敬重的儿童及青少年作家。   
    赫特林在青少年文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对过去童话式的儿童及青少年文学提出强烈质疑,认为儿童文学必须回归真实生活,反应“儿童的真实性(Wirklichkeit der Kinder)”,写出现实生活的真实面和冲突,从此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奠定新的发展方向。他经常在作品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负担起文学应有的社会责任;他的文字不但对青少年读者具有深远的影响,更是许多作家的起而效法的典范!   
   他在作品中以儿童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真实记录这个成人和青少年、儿童共同生活的世界,大量处理现实问题,例如父母离异、父亲失业、至亲死亡、与老人家生活的冲突、深刻而写实地面临变故时的彷徨和无助。他在长篇小说“奶奶(Oma,1975年)”中,描写一位五岁小男孩在父母车祸双亡后,与65岁奶奶一起生活的故事;虽然小男孩面临了生活上的重大转变,但是对生活方式早已定调的老奶奶来说,更是“第二次人生”的开启。  
    “本爱安娜(Ben liebt Anna, 1979)”这本书中,他深入剖析少男少女对“两性”的好奇,对性错误的憧憬与幻想。而“约翰外公(Alter John, 1981)”则是一本充满温馨、亲情的伦理故事,刻画一位古怪老人面对暮年的寂寞、衰老及死亡的故事。他最近一本作品“逆风的旅行(Reise gegen den Wind.)” 描述一位12岁的男孩和阿姨如何面对战争带来的离乡背井、饥饿和贫穷;本书同时荣获“2001年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提名。 
 
【目录】 
一、本的难题 
二、安娜 
三、会哭的月亮 
四、荷尔格告密 
五、初识棚户区 
六、给安娜写信 
七、无法替代的安娜 
八、安娜回信了 
九、刻意打扮 
十、惊奇 
十一、两位来访者 
十二、湖畔 
十三、还缺一行 
十四、本病了,安娜走了 
 
红泥巴推荐级别: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作者2001年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特别奖。评审团推崇赫尔特林是“最近这30年来对德语系儿童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不但将当代日常生活以最真实且完整的故事呈现,深具社会与时代意义,是具社会批判性的儿童现实文学代表作家。他不但宣扬博爱的精神,更不断为追求人类和平共存而努力。”赫尔特林的作品虽然社会意义,但是风格浅显易懂,用字一般,青少年很容易阅读。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会员书评
  • 直面早恋 —读《本爱安娜》 (桑榆(来自蓝袋鼠) ·2005年11月 ·相关链接
    在我们成长的岁月,早恋,不论是关乎自己还是朋友、同学,或深或浅的都留着痕迹。是青涩?是甜蜜?是惶惑?是酸楚?是一杯欲说还羞的心事?是一曲欲言又止的惆怅? 
     
    从“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的心路历程,怕是走过的人永远难忘。 
     
    早恋,在传统眼里是荒唐,是禁区,是不可触及的电闪雷鸣;在家长心里是忧心忡忡、暴跳如雷、不可饶恕的错误。可在《本爱安娜》中,却完全不同。喜欢和爱也可以这样大方地表达,父母老师并没用异样的目光把它钉在“耻辱墙”上。这让我回忆起初中时代的两位同学:男孩是班长,长得清秀;女孩善文字,比较早熟,他们从最初的好感,到偷尝禁果,最后被家长、学校察觉,直至开除。那时他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青春飞扬的年纪。在压抑的环境里,根本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原本就是叛逆的年龄,越是被压制,越是想突破。身边没有疏通,没有交流,没有一丁点可以信任的理由,就更没有心理的良师导向。就这样,当同学们还在求学的阳光大道昂首阔步,他们被硬生生的遣反,中断了学业!是谁之过?责任全在他们自己吗?社会、家庭和学校难道不应该为此负责? 
     
    如果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前,作为学生的我们,早恋还是敏感避讳的话题。那么今天,作为家长,看着承欢膝下、懵懂无知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迟早可能也要面临此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与其出现问题后痛定思痛,去思悔教育的迟误;不如直面成长的必然,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尤如治水,与其堵,不如疏。早恋现象的出现,仅有家庭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社会都应该更多的来关注孩子们健康心理的成长。 
     
    《本爱安娜》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 
     
    本是个十岁的男孩,爱上了转学到他们班上的安娜,他甚至会有哥哥所说的“爱上一个姑娘,就会老是想着她,……,就像患了肚子痛似的”感觉,觉着“自己的肚子和胸部老是绷得紧紧的,有时确实隐隐作痛。”不过,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并没因此质问、指责他,更不对此说长道短。相反,理解他,还鼓励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甚至默许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本和安娜朦胧的情感虽然超出了一般的友谊,但,他们之间依然是纯洁无暇。 
     
    如果我的同学有幸遇上本的生长、生活、学习环境,我想他们的命运肯定会改写。而早恋留给他们的也如留给本一样,是晶莹纯洁一如朝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的老师西普曼先生,在看到同学们把“本爱安娜”写到黑板上时,并没有表现出气急败坏,而是很冷静地告诉大家:“黑板上还缺一行字。”那就是“安娜爱本”。他告诉孩子们“爱是双方的事。”并意味深长地准许那刻心神不宁的本回家休息。 
     
    作品如此细致地刻画了孩子们的心理情态,又为家长和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提供了鲜活的答案,因而赢得了无数的读者。 
     
    (附:作者彼特·赫尔特林是德国当代小说家和抒情诗人、出版家和杂文家。因此书等名作获2001年法兰克福德意志青少年文学特别奖。评奖委员会称赞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中批判现实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一位博爱的大使和为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而呐喊的斗士。)
    书评人打分: ★★★★★
  • 推荐一本讲述儿童爱情的书 (阿甲 ·2005年09月 )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本爱安娜》。这是一个德国的儿童小说,讲述了一个儿童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有一个不到10岁的德国小男孩本,他的生活被一个插班女孩安娜的到来给打乱了。那是个从波兰移民到德国的小女孩,模样说起来也很一般,穿着也土里土气的。安娜来到班上之后,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倒不是说她有什么特别的本领,而是大家觉得她特别笨。因为人地生疏,安娜处处显得很局促,没心没肺的同学们,不管是男生女生,都想拿她开开玩笑。这让老师很气愤,他很严肃地请求孩子们站在新来的同学的立场上,体验一下她的心情。  
        本从一开始就特别留意安娜,他觉得安娜与班上其他的女孩子“不一样”,很特别。他为同学(包括最好的朋友)对安娜的态度感到羞耻,同时也对安娜有点“逆来顺受”的反应感到很难过。他的那份特别的关心终于暴露出来,在一次课间的游戏中,他故意用球掷向安娜,打中了她的头,安娜只是一个人面对墙壁呆呆地哭。同学们都回到了教室,但本站在安娜的旁边茫然不知所措。老师看到了这一幕,居然并没有训斥本,而是暗暗地鼓励本大胆地接近安娜。  
        自从那次事件后,本和安娜真的变成了朋友,同学们都在传“安娜是本的女朋友”。本跟着安娜去她家,发现他们一家挤在非常狭小的屋子里,非常拮据。他与安娜一家相处得非常融洽。本的哥哥、爸爸、妈妈也知道了这件事,哥哥虽然忍不住调侃,但其实也很想帮弟弟,妈妈、爸爸也很理解本的心事,便让本邀请安娜在暑假时到家里玩。  
        本与安娜在学校的关系,一时好一时不大好,安娜渐渐被大家接受,女孩子们也愿意和她一起玩,本渐渐觉得安娜有点疏远自己,甚至觉得她越来越像其他的女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本的确不太了解女孩子。他给安娜写了一封信,安娜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友谊,也愿意与本继续来往。在这个过程中,班上的同学基本上在起哄,但老师非常理解,他发现本的心情波动很大,于是想法向他表示理解和安慰。  
        暑假到了,安娜如约到本家,本的妈妈很友好地接待了她,两人聊得很投机,甚至把本晾在了一边。一家人出外郊游,特意让本和安娜呆在一起,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独处中,两个孩子感到特别甜蜜。但整个假期,他们再也没有见面。  
        开学了,本很期待地等着安娜,但安娜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对本很冷淡,甚至不理不睬。本非常焦虑,他甚至无法集中注意力,整个人沉浸在一种亢奋和痛苦中。这个时候,还是老师表现出了惊人的理解,他安排本休息。本病了一场。待本病愈回到课堂,大家告诉他,安娜的爸爸在一个矿区找到了工作,因此他们一家要搬走了。本感到非常难过。爱起哄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斗大的四个字:本爱安娜。  
        这时,老师走进了教室,他看了看黑板,看了看本,看了看安娜。他说,黑板上还少了几个字,于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安娜爱本。  
        安娜走了,她给本写来了信,告诉她自己的新地址,希望他们能继续通信,等假期到了,邀请他到新家去玩……  
     
        因为书不在手上,所以我的复述未必很准确。大致如此。这个故事写得非常感人,连我这个大人也感到很大的震撼。本与安娜虽然只是两个小孩子,但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纯粹的,并不是我们大人所惯常理解的情爱,但如果一定要找个字眼的话,我想“爱”还是最准确的。这个故事最让我感到吃惊的,还是故事中大人的态度,本的一家人、安娜的一家人,还有那位男老师,都对两个孩子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理解。  
        这里也许有个国情不同、文化不同的问题,但还是能给我们一些很好的提示。孩子们之间的确可能有某种感情,或许是我们大人没有期待甚至不能理解的,但是这种感情本身是很自然的,很纯粹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实际上,自然的感情本身无害,真正有害的是那种对自然感情的压抑,是那种因为自然的情感反而产生的负罪感。我觉得,大人不必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这种情感太惊讶,应该鼓励、帮助孩子,让孩子从那种焦虑中走出来,走到阳光下。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本与安娜》的作者是在德国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他的看法更为直接,他认为孩子之间是存在“爱情”的,而且那种感情有时也可以非常强烈,不亚于大人之间的感情。我想,他的意见是,大人需要理解、正视和引导。他在小说中,给我们提供了几个非常棒的大人示范。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