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泥巴书评 |
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精品系列--罗尔德·达尔12册篇目: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魔法手指 ·独闯天下 ·好小子——童年故事 ·世界冠军丹尼 ·女巫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玛蒂尔达 ·好心眼的巨人 ·詹姆斯与大仙桃 罗尔德·达尔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儿童文学大师。他在儿童文学世界的成就堪与瑞典的林格伦齐肩,而他在欧美儿童阅读领域获得的多项“××之最”的美名也同样令人炫目: ☆ 在罗琳之前他是英国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家,即使在“哈利·波特”诞生后,他在权威媒体的民意调查中也仍然多次超越罗琳成为最受孩子喜爱的作家; ☆ 他在英国图书馆体系中曾经是作品出借率最高的儿童文学作家; ☆ 他在多种正式的儿童读物推荐书目中一直是书种最多、适合年龄跨度最大的作家; ☆ 在美国人的儿童图书销售排行榜和孩子喜爱的图书排行榜上,他是上榜作品最多的外国作家,他上榜的作品数量仅次于美国本土的苏斯博士; ☆ 根据美国儿童阅读运动先驱吉姆·崔利斯的评价,达尔是在英文世界里,所创作的作品“最适合为孩子大声读”的作家! 根据达尔自己的回忆,他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而且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作文成绩仅仅勉强合格。他非常仇恨学校生活。早年一段看似寻常的阅读经历,彻底改变了达尔的一生,使他成为一个疯狂的阅读者,而后来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作家的一员。儿童时期的阅读,将对人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罗尔德·达尔本人就是最佳的例证。 此次集合出版的最新系列中,包含了曾经在2000年出版的五部作品,重新装帧印刷,并增加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在新出版的七部作品中,包含了达尔创作的最受欢迎的作品《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国内曾用译名为《五张金券》),评论界公认最能显示达尔高超写作技巧的《世界冠军丹尼》,还包括最有争议的作品《小乔治的神奇魔药》,还有达尔的两部自传故事《好小子——童年故事》和《独闯天下》,再加上曾经出版过的《女巫》等五部代表作,这个系列堪称达尔全部作品最精华的部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中的大多数均由国内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兼作家任溶溶先生翻译,任老先生自身的创作风格幽默风趣、贴近儿童,由他翻译达尔更显得相得益彰。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相关分类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经典书评 |
- 达尔和他的儿童文学作品
(文宁
)
罗尔德·达尔是20世纪世界级儿童文学作家,人们之所以给他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因为他的作品构思奇特,情节紧凑,在每个故事的一开始就打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某种常规对应,给人以一种或幽默、或荒诞、或机智的美感;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作品都具有一种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的魔力。 在2000年英国图书节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作家”投票中,达尔在50位作家中得票最多,名列第一;名列第二的是《哈里·波特》的作者J·K·罗琳,另外还有很多经典作家,像莎士比亚、狄更斯等等。2002年底,一位《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到英国去,她发现在英国所有大书店的显要位置摆着的都是达尔的作品,这便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回国后便开始了解达尔作品在中国出版的情况,并在《中国少年报》上向中国的小朋友介绍达尔的作品。 达尔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高峰,是因为他具有一种做儿童作家的必要的资质和天份。这与他一生之中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以及他成年之后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达尔出生于1916年,去世于1990年,他的父母都是挪威人。他的童年是在英国的威尔士度过的。童年时期给他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这两件事都是他在学校里被校长用手杖打屁股。第一次的经过是这样的:在达尔去上学的路上,有一家糖果店。糖果店的老板娘对孩子们恶声恶气,因此孩子们密谋把一只死老鼠放在她盛糖果的瓶子里。事情发生后,老板娘告到了学校里。校长命令全校学生在操场上集合,让老板娘在学生中一一辨认作案者。参与这件事的5个人一个也没有逃脱老板娘的眼睛,排着队到校长室里打屁股。第二件事是达尔在寄宿学校上学时发生的,有一天在上自习课时,达尔因为自己的蘸水笔笔尖坏了,向同学借笔尖,一个名叫卡斯特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说他作文不会写,而去问别人,并威胁给他最严厉的处罚——在他的学分表上“记一条杠”,然后再到校长室挨打。这位校长打人时与众不同,他每隔5秒钟往你的屁股上打一次,第一棍子打下来,要过一会才能觉得疼,当你正感到疼的时候,第二棍子才打下来。这一次他的屁股上总共挨了6棍子,令他终生难忘。 达尔18岁进入壳牌石油公司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办事处工作,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很多事情,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以讲。一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参加了英国空军,在非洲接受了仅仅8个月的短期飞行员培训,就匆忙上战场了。 他被分配到一个位于非洲西沙漠地带的80飞行中队。按照命令他要开着飞机从埃及飞往远在利比亚的基地去。他驾着飞机辗转了两个机场,加过油后,一位空军司令官指着地图上的一个海边小镇告诉他,80飞行中队在那个小镇正南30英里。那时候飞行员都没有导航设备,全凭着系在自己腿上的一张地图辨别方向。结果他按指令飞到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机场,而只是一片沙漠。天块黑了,他只好冒险迫降,飞机的轮子撞在一块大石头上,着了火。他从飞机里爬出来,捡了一条命。后来搞清楚了,那个司令官把方位弄错了。 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达尔被派到驻扎在希腊的一个英国空军基地去。他开着一架从没开过的新型飓风飞机只练习了两天,就从埃及飞过地中海到希腊。他第一次在希腊驾机起飞就遇上了敌人的轰炸机。6架轰炸机同时向他开火,他打下了一架敌人的轰炸机。他第二次打下敌人轰炸机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被敌机逼得仓皇逃走,为避免遭受攻击,他只好贴着地皮飞。英国空军在希腊只有15架飞机,而德国人有1000架最后,他们这支飞行中队只剩下了7架飞机。后来达尔因为身体原因离开空军,在二战结束前回到了英国。 达尔1942年到美国任英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助理,他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达尔一生写过三部长篇小说、九本中短篇小说集以及不少剧本,其中包括两部007电影剧本。以上有关达尔的经历,均取自达尔写的两本自传体文学作品《独闯天下》和《好小子——童年故事》。 即将由明天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的达尔作品共计12种,包括《詹姆斯与大仙桃》、《玛蒂尔达》、《好心眼儿巨人》、《魔法手指》、《独闯天下》等。罗尔德·达尔的这些作品情节紧凑,可读性极强,结局往往出乎意料。这12种作品中的大多数都拍成了电影或动画片,其中尤以《女巫》一书影响最大,被儿童文学评论界誉为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圣经”。
- 《女巫》击败了《哈利·波特》
(彭懿
)
由英国一般读者投票评选上一个世纪最优秀儿童书,罗尔德·达尔的《女巫》荣登榜首,以至于《卫报》不得不用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惊呼道:“罗尔德·达尔从坟墓里爬出来击败了J.K.罗琳!” 罗琳是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的作者,那么,达尔又是何许人也呢? 说达尔从坟墓里爬了出来,其实达尔并没有那么老朽,没死几年。 与罗琳靠一部《哈利·波特》一举成名不同,达尔身后留下了一长串的书名:《巧克力工厂》《好心眼的巨人》《詹姆斯与大仙桃》《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女巫》《玛蒂尔达》……本本堪称经典,本本堪称儿童文学的圣经。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女巫》。 如果让我来推举上个世纪三部最伟大的、真正写给孩子们看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填上:《女巫》《女巫》《女巫》! 《女巫》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三言两语就可以把它讲出来了—— 一个小男孩被女巫变成了小耗子,最后在姥姥的帮助下,打败了女巫。 但达尔不愧为是一位写过电影007系列的大作家,他把这个故事写得一气呵成,你只要拿起了这本书,非一口气读完不可。难怪1983年被授予英国白面包奖时,评奖委员会这样称赞它道:“滑稽,机智,又有趣又吓人,一本真正的儿童书,从头至尾都使我们觉得是出自于大手笔。” 据说,达尔构思这个故事的灵感,是来自于孩提时代的一次恶作剧。达尔在回忆录《少年》及《一人独行》中曾这样写道:小时候,他和孩子们曾悄悄地把一个耗子的尸骸塞进到一个他们十分讨厌的果子店老板娘的瓶子里。 读《女巫》,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感觉,你总是觉得不是你在读,而是身后有一位慈祥而充满了智慧的老人在为你讲故事。炉火熊熊,你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可以发誓,任何一个大人读了《女巫》都会上瘾,都会时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的。达尔的魅力恐怕就在于此吧?《女巫》不止是幽默,它通篇还弥漫着一种让人潸然泪下的亲情与爱情,让我摘录《女巫》最后的一段已经变成了小耗子的男孩与姥姥的对话吧: “姥姥,我们老鼠可以活多久?” “一只普通的老鼠只活三年,但你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鼠,可以活九年。 “好!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你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不想活得比你久,别人照顾我,我可受不了。” …… “姥姥,你多大岁数了?” “八十六岁。” “你会再活八九年吗?” “会的。” “你得活,因为到那时我将是一只很老的老鼠,你是一位很老的姥姥,再过不久,我们就一起死掉。” “我的宝贝,你以后一直做老鼠真不在乎吗?” “我根本不在乎。只要有人爱你,就不会在乎你是什么,或者你是什么样子。”
- 奇趣横生妙不可言——读达尔童话及其他
(韦苇
)
《漂流瓶丛书》已经因为明天出版社成功推介《凯斯特纳作品精华》等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而赢得不菲声誉。现在,明天出版社又慧眼独具,一举从国外购得罗.达尔等的多部童话中文版出版权。这套《漂流瓶丛书·童话大师作品精华》的传播,又将证明:明天出版社是真诚地向孩子们推介着世界儿童文学精品。它们甚至不应该说是书,而是早就应该属于孩子的一些精神宝贝! 达尔(英,1916-1990)童话的艺术冲击力几乎是超过我们已经读过的所有童话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把“达尔童话真好”这几个字用白云大大地写在蓝天上,让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对达尔童话心向往之。如果我们看见孩子痴迷于达尔童话的悬宕、紧张、神奇和诡异,那么孩子是迷得其所。我们有的父母自觉不自觉的以“小绵羊模式”来培养孩子,于是自觉不自觉地规范孩子去读“甜蜜而又温柔的童话”。然而平庸正多在这类童话中!要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和创新力,得鼓励我们的孩子去读达尔的童话。达尔童话的魅力在于他作品奇特的构思、紧凑的结构、巧妙地展开故事,以及使人一读就爱不释手的精彩、生动,并且还蕴含着深刻洞察人性的苦涩感。正是这种带点残酷的娱乐故事,赋予了达尔童话以奇妙的韵味。也正是基于对达尔童话这种韵味的感受,西方评论家们把他与沙基、丹塞尼、约翰.戈里亚、罗伯特.M.戈兹等这些世界级的作家列入同一系谱,而在《泰晤士周刊》举办的“十大儿童书”票选活动中,孩子们毫不犹豫地将传统的童话名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小熊温尼.菩》、《指环王》等挤向一边,而写上了达尔童话的书名。 当我们得知这个奇迹之后,再来联系着看他的生平,那么我们简直就会有些不可思议:他学生时代的作文得的是“C”,也就是“丙等”,是作文的“差生”;他的理想是到非洲和中国冒险;他的职业是驾着战鹰翱翔蓝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九死一生。而当他偶然操起文学写作的笔,就被一位作家惊呼为“第一流的作家”,果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被认为不输欧.亨利、莫泊桑和毛姆这些世界级的作家;而当他因为自己的四个孩子总是缠着他讲故事的时候,他写出来的童话就轰动并畅销欧美,连连给他颁发各种奖赏,把他的作品拍成电影,而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的童话又引起了更大的轰动,饰演的女演员还得了奥斯卡奖。上帝把各种天赋才能如暴雨般倾泄在达尔身上。20世纪产生了林格伦,已经是20世纪儿童文学的骄傲,20世纪又涌现了罗.达尔,于是20世纪的儿童文学有了双倍的骄傲。 达尔迅速崛起为世界儿童文学巍峨的山峰,其内在的原因在于,他有一种做童话作家所必要的资质,就是达尔本人所说的,一是要有生动的想像力,二是要有一手流畅的文笔,三是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敏感;在于他的童话一开始就打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某种常规对应,能产生一种或幽默、或荒诞、或机智、或悲壮、或优美的美感。达尔的出手不凡,胜人一筹,即在于他的想像总是如他的飞行生涯那样的富于冒险性。更难能可贵的是,达尔的童话每部都是迥异的。《詹姆斯和大仙桃》、《巧克力工厂的秘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好心眼儿巨人》、《女巫》、《玛蒂尔达》……他的19部儿童文学作品不仅题材完全不同,而且构思和写法也都不同,足见他的想像力之丰富,表现才能之多样。这些童话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晚年荣获英国“白面包奖”(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奖)的《女巫》;它和《好心的吹梦巨人》均作成于1983年,其时达尔67岁。《女巫》出版当年被授予白面包奖时,其评议委员会所给予的评语是:“谐谑,机智,既趣味十足又使人震惊不已,是一部地道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杰作。整部书从头至尾都让我们觉得,它流泻自一位幻想文学的巨擘笔下。”达尔把一个善良男孩变成小老鼠的故事写得像一场前路莫测、结果完全无法预知的神秘冒险。他充分利用了鬼故事特别能惊吓小读者的效果,读者被童话的故事情节所牢牢牵引,一行接一行、一页接一页地赶着往下读,紧张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但是完全出于读者意料的是,故事经过诸番山重水复之后,变做小老鼠的男孩竟成了消灭全世界害人女巫的大英雄!这个故事在他的几部童话中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我想,其原因有五:1)与他的儿童文学观有关。他认为儿童文学创作主要目的不在给孩子以认知和教育,而在于阅读过程中让孩子频频发生惊讶和快乐的感受。所以他总能在他的创作中把幽默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地。2)与他积累了创作侦探小说的丰富经验有关。他曾因侦探小说创作的出色而于1952、1959、1980年三次荣获“爱伦.坡侦探小说奖”。3)与他童年时同自己的伙伴一次对果子店老板娘的报复(为了报复他们讨厌的果子店老板娘,他们把一只死老鼠偷偷塞进了老板娘的果瓶里--见达尔本人回忆录《男孩:我的童年往事》)经验有关。这种体验给这部童话带来更多的真实感。4)与他执着追求想不出自己满意的情节誓不下笔的创作习惯有关。他对故事情节的要求有一个很高的定位:色彩鲜明、构想奇特、引人入胜、激动人心、妙趣横生。他曾表白过:“写故事最重要和最难的是找到好的情节。”5)与他曾研究过许多鬼故事有关。鬼故事中一切可利用的,他都用来构作震撼人心的童话情节。 《童话大师作品精华》还包括了20世纪30年代就获得交口称赞的《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小矮人历险记》(又译作《霍比特人》)和20世纪后半期产生并享誉欧洲的《出卖笑的孩子》。这是三部风格很不相同的童话名著。其中《出卖笑的孩子》是国际儿童文学安徒生作家奖的得主克吕斯的大手笔,用一部长篇的篇幅传达了“谁会笑,谁就能制服魔鬼”的富于哲理的意蕴。明天出版社很有眼力、也很有长远眼光。童话大师的不朽之作会力助他们的“漂流瓶”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信誉的响亮的文学出版品牌。
- [阿甲说书]达尔先生的奇扣妙解
(阿甲
)
说起达尔,我总忍不住要激动。读过的大人、孩子的书也算不少了,但要论一拿上手就放不下、读起来很刺激、读完后却能反复回味、甚至很有些感动的书,真是罕见。听到过不少朋友对达尔的评价,我觉得其中有一句最合我的心思。这位朋友说:“唉,可惜现在是个大人了!”真是的呀。如果能够在20多年前就读到达尔,我想自己肯定不是这样露出“老谋深算”式的微笑,而是要欣喜若狂地蹦起来吧。唉,人长大了,多了几分…… 国内评论达尔的文字也能见到不少,主要是夸奖的,好像能用来夸奖的词汇也用得差不多了,不过大体上可归为幽默、想象力、技巧、与儿童的亲近等几个方面,总体上认为国内作品与此相比有些差距。就好像现在一说起中国足球队,马上有四个字冒出来:技不如人!可是这几个字说多了也显得无趣,反而变成一种敷衍了事、搪塞责任的说法。一拿中国的儿童文学与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相比,“有些差距”也渐渐变成这类的说法。 搞童话的怪老头儿就怪不服的,他说:“你们(估计是说搞研究的人吧)总说中国的童话不行,比国外的差距大,那就说说差距在哪里,怎么个不行,应该怎么写吧。”我挺佩服老人家的直爽,也非常同意,如果是搞研究搞文学批评的,总该划出个道道来吧,说错了也没关系,至少可以比划比划嘛。不过我还是特别庆幸自己不是搞研究的人,最多也就一发烧友,嘿嘿,只顾说说开心就成。 说起达尔就特别开心。 韦苇先生说:“上帝把各种天赋才能如暴雨般倾泄在达尔身上。20世纪产生了林格伦,已经是20世纪儿童文学的骄傲,20世纪又涌现了罗·达尔,于是20世纪的儿童文学有了双倍的骄傲。”——好家伙,听起来怪吓人的吧。 不过这里“暴风雨般倾泄下来的才能”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想过很久。我是个挺较真的家伙。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某本书之所以成为图画书的经典,是因为它“包含了图画书所应有的所有要素。”我就死缠着这个朋友问,到底图画书应该有什么要素?而这本书为什么说包含了这几个要素?结果也问得那位朋友好尴尬。其实我知道她肯定是知道的,只是有的东西一时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吧。 可是达尔的问题是不能放过的。他到底有什么才能?到底我们的土特产与他的舶来品有什么差距?这个问题是不应该回避的。因为国内在形式上与他的作品类似的也多得海了去也,与图画书毕竟是不同的概念。 这个问题我想的比较多,就先抛个砖头。 我认为,达尔最显著的才能是做扣和解扣。这对通俗的名词,如果不知道出处的话,就算是我发明的吧。所谓“扣”,雅一点说大概是“矛盾”。每个故事都有核心的矛盾,核心之外还有一些平行的或者辅助的矛盾。讲故事的高手一上来总是把这个矛盾说得跟真的似的,惹得听众老悬着一颗心,“砰砰砰砰”地放不下来,然后被牵到故事里,“怎么办”、“后来呢”。最后扣终于解开了,听众才释怀。真正的高手总是远远高于听众,大家就算事先知道结局,也猜不出扣是怎么解的,高手把解扣的法子展现出来,听众恍然大悟,不禁叹服——“怎么我就想不到呢!”这前面就是“做扣”,后面是“解扣”。 比如就说克里斯蒂吧,她的侦探小说在“做扣”方面真是出神入化,很少有不被她做进去的读者。但我对她“解扣”的方式很有些意见,她常常解得完全跳出原有的信息之外,比如《十个印第安小人》那样的故事,搁谁也不可能想得出“解扣”的法子,因为她本来提供的信息就不充分。 在“解扣”方面,我认为欧·亨利算得上绝顶高手。比如《麦琪的礼物》大家都很熟悉,德拉要送给丈夫杰姆一件圣诞礼物,但家里很穷,怎么办呢?这就是矛盾。这个“扣”很朴实、很生活化。在交待这个扣时,欧·亨利很自然就讲出德拉有一头秀发,杰姆有个家传的金表,这是两人拥有的最贵重的东西。后来呢?德拉卖了头发换表链,而杰姆同时也卖了金表换梳子。——这个扣解得实在是漂亮!小说那么短,却丝丝入扣,而且彻底地震撼人心。还有《最后一片叶子》,也是一篇“神品妙构”。 说起《最后一片叶子》,我马上联想到E.B.怀特的《夏洛的网》,这两个故事都有拯救和自我牺牲的扣,后者的扣还多带了一层深意。怀特做的扣也是大师级的:一头名叫威伯的猪,刚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农人要杀了它,可是小女孩芬却勇敢地救了它;它活下来,而且越来越正常,当它象一头正常的猪又肥又壮时,农人又要杀了它来做火腿。你站在猪的立场上,这真是件挺糟心的事儿:长不大吧要死,长大了吧也要死。你说这猪还有没有活头? 你可不要笑话,怀特提出这个问题是很真诚的。他自己就在农庄里养猪,不能说“爱猪如子”吧,至少也是当作与狗一样的宠物的。他的一头猪患病了,他寻医问药的,还陪护了两天两夜,最后那头猪死的时候还挺伤感的。他为埋葬猪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葬礼,不少朋友还发来唁电。后来,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猪之死》。说起来,怀特在心情上跟我们这些只把猪看作猪肉和火腿的人不大一样,他认为那也是一个值得珍视的生命,于是他要在童话里解救威伯。这是个很真诚的想法,没有半点玩笑。 传统的童话中流行“神话式”的解扣方法,诸如:王子吻了公主,公主吻了青蛙,或者什么人施了(或解了魔法),或者撞上一个天大的巧合(纯属运气)。解扣原理多半是“爱战胜了一切”、“善有善报”。不过现在的孩子稍微大一点就受不了这种老套啦。有些孩子说:“我才不喜欢读童话呢,都是骗人的东西。”其实他们不是不喜欢读童话,只是不喜欢那些老套。不信,你问问有几个孩子不喜欢怀特和达尔的童话。他们也写童话,但用的是全新的解扣大法。 说回怀特的解扣。老实说,这个扣真难解,你不能让这头猪逃跑吧,它又不是野生动物;也不能让这头猪变成小男孩吧,那也太那糊弄孩子了吧。我们不信站在怀特的角度想想,好折磨人的呀。怀特从4岁时就养成了习惯,每年到缅因州的大湖畔度假一个月。起先是跟爸爸去,后来是带儿子去,他每逢重大问题要安静想一想的时候,总会惦记着去那里。于是,他又跑到那里的一个小船屋去琢磨:怎么救那头名叫威伯的猪呢?这个问题足足想了两个多星期,直到有一天他瞅见了船屋一角的一个大蜘蛛网和一个蜘蛛。于是一个名叫夏洛的蜘蛛诞生了! 用蜘蛛网来解救猪,比用最后一片叶子来解救病危的艺术家,我认为困难得多。这个扣解得非常之奇妙。为什么说困难呢?因为怀特要说服的是孩子们,孩子其实比大人难“骗”。你不但要把“谎”圆得天衣无缝,而且还要编得特别好玩。你不信用“最后一片叶子”的套路去哄孩子,孩子没几个有耐性听你把话说完的。对这一点,达尔深有体会,他说为孩子写故事比为大人写故事要难。难就难在这里——你必须一下子就抓住孩子的心。 怀特在夏洛“自我牺牲”的问题上也有更多的考虑。欧·亨利笔下那个救人的艺术家自己病死了,救猪的夏洛也死了。但夏洛留下了后代,夏洛自我牺牲的过程也是一个繁衍的自然过程。这是在大人的故事中解扣与在儿童的故事中解扣一个很大的不同,儿童的故事还需要一种回归,或者说某种类似“安全感”的东西。怀特希望,孩子们不会因为夏洛的死而过分难过。这是给孩子讲故事的人的一种责任感。 你看,给孩子讲故事的确是难一点吧。 怀特在做扣和解扣方面的天才还展现在《吹小号的天鹅》里,那是一个几乎完美无瑕的作品,太精致了。不过我觉得还是不如《夏洛的网》更生动。还有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也是一部解扣的精品。先按下不提,因为好像离达尔越来越远了。 与其他人的做扣和解扣不同,达尔首先是在数量上很惊人。如果说怀特和塞尔登他们是搞“零售”的,那么达尔就是搞“批发”的。达尔做扣和解扣似乎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好像不假思索、张口就来,你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找到非常奇妙的扣。 《女巫》可能是大家最了解的作品。故事里有不少小扣,我只说说最核*心的扣。 首先是做扣的技巧。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在反复渲染和铺垫女巫的可恶和可怕,姥姥整个就是达尔的代言人,先是云山雾绕地一点点地剥开“女巫之谜”。老实说,开始我还以为有点纯粹吓唬小孩的东西呢,可是女巫居然在小男孩的生活中出现了,那一段女巫在树下逗小男孩的故事很关键。讲故事的高手不会那么快就进入高潮,就像鸟儿要飞之前还要缩一下翅膀,然后再抖一抖,逗得观众心里痒痒的。然后,在一个完全没有准备的场合下,小男孩突然卷入到女巫大会的中心。为了在让我们知道知道厉害,女巫们现场演示了一下,把另外一个小男孩当场变成了老鼠。 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扣已经够可以了吧,该看看小男孩如何解脱,如何解开这个扣。可是还没完呢。正当我们觉得男孩要逃离魔爪之际,一个女巫闻出了小男孩,然后主人公也被变成了小老鼠! 到这里,扣就真的做成了。不过这个扣可真叫人绝望的。你说怎么办?一个被变成小老鼠的小男孩,还能做些什么呢? 在这里,我特别想到达尔这个人的个性风格,他是一个特别喜爱冒险的家伙。在他的自传《男孩》里,那个不安分的小伙子本来被壳牌公司派驻北非的埃及,那是个人人抢着去的肥缺。可是他却嫌埃及太开化、不刺激,愣是不愿意去,结果主管只好把他派到未完全开化的中非,他居然欣喜若狂,他说:“我要到那个有棕榈树、椰子树、珊瑚礁、狮子、大象和致命毒蛇的土地,一位在蒙巴萨生活过十年的白种猎人告诉我,要是一条黑眼镜蛇咬了我,一个小时内就会痛苦地扭动和口吐白沫而死。我都等不及了。”你看看,就是这么一个家伙! 我们还能指望这个家伙给点儿啥呢?他要给我们一个最刺激的扣:一个小男孩,被变成小老鼠,面对无比强大的世界女巫集团,他要拯救世界! 后面的解扣真是匪夷所思:变成老鼠的小男孩用女巫自己炮制的毒药把女巫们变成了老鼠,并遭到灭顶之灾。这一招用《天龙八部》的说法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真是“东慕容,西达尔”,可谓“英伦慕容”乎? 不过《女巫》虽然是多位评家首推之作品,我认为它的扣还不是最绝的。论想象之奇崛,《好心眼儿巨人》尤有过之。我简单描绘一下这个扣:好心眼儿巨人把小女孩索菲劫到巨人岛,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索菲听说岛上的坏巨人以吃小孩为乐,勇敢的她不顾个人安危要去拯救全世界的孩子。可是好心眼儿巨人在巨人岛只是一个小巨人,能力有限,正常人的语言也学的马马虎虎,除了会捕捉梦、调制梦之外,没有别的惊人本事。他们惟一的机会就是去通知英国政府,请求帮助。可是有谁会相信他们?而且,即使一支大军也未必能制服那帮巨人。怎么办呢? 我读这类的书,有个习惯,总要先想想解扣的法子。这本来就是读推理性的书的一种乐趣。如果你读一本侦探小说,不先想想“谁是凶手”,或者有个人走到你背后说“我告诉你,某某某就是凶手”,相信会索然寡味的。所以我先不说破这个扣,免得你拍我一砖头。 索性我再把一些特让我佩服的扣说来听听,先当一个智力游戏吧。 其实,最让我佩服和感动的扣是在《玛蒂尔达》里。这是发表于1988年的作品,达尔于1990年去世,享年73岁。一个70岁的老头儿,那时已经成精啦。达尔这70多年可是过得扎扎实实的。如果分成三段的话,第一段在冒险,第二段在为大人创作推理小说,第三段在为孩子讲故事,每一段都过得十分辉煌。回头看看自己,哪怕只过上其中一段的辉煌就已自足呀。 这个70岁的老头儿,在《玛蒂尔达》中积聚了毕生的功力。性情的不羁,眼光的犀利,人生态度的豁达,感情的醇厚,特别是老而弥辣的技巧,都在这部作品中自由地舒展。这个故事里的扣应该算是达尔作品中最复杂的: 玛蒂尔达是个小神童,而且完全与家庭氛围悖逆。她有个十分糟心的家,父母和哥哥都恶俗无比,父母以压抑和打击她为乐事。她进入学校后情形也没有多少好转。校长是个变态的施虐狂,其他的老师要么不理解她,要么被校长压抑得胆战心惊。惟一的光明是老师亨尼小姐,像春天一样温暖。 说到这里,还得提一提达尔儿时的学校生活,这个故事似乎就是达尔对学校最深切的印象。在写《玛蒂尔达》之前的几年,达尔刚刚写完自己的两部自传。我猜想,这个老头儿大概想从玛蒂尔达的故事中寻找一种童年的解脱。 你看,这个扣做的很艰难。整个故事大概有五分之四的篇幅在描述玛蒂尔达的困境。她在自己的家庭无法正常的成长;她在学校同样困难重重,自己、同学和老师都被校长压迫得抬不起头;惟一心爱的老师居然就是校长的外甥女,而且是被校长压迫最厉害的对象,只是在那里用最微薄的力量挣扎。可是她了解到一桩很奇特的掌故:校长特朗奇布小姐很有可能就是杀害亨尼小姐父亲的凶手,而且因此霸占了亨尼小姐的遗产。这是解开这个故事所有矛盾的关键所在! 可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她和亨尼小姐,她的确是一个神童,但只有那么一点点特异功能,就是能用意念在短距离内调用一些小物品,而且时灵时不灵。怎样用这么一点点超能力去完成巨大的解扣任务呢?真够这个老头儿想一壶的。 他居然解开了,而且绝妙无比。 达尔在20多岁的时候曾经写过一个儿童故事,后来就一直在为大人写故事,特别是推理故事。他还成功地为007系列电影写过一个剧本,就是《你只能活两次》。直到大概35岁左右,当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天被逼着讲故事的时候,开始写起儿童故事,从此上了瘾,再也没有回到大人的创作圈。他不是觉得给孩子写故事简单,而是觉得更为刺激。你听说过,中国有哪个作家有这种类似的经历,而且觉得因为给孩子写故事更具挑战性而不回头的吗?我想这就是一种差距。我们的作家往往走相反的路线,先给孩子写故事,然后发现没意思,再投向成*人的世界。当然这里肯定有不少苦衷,有大环境的问题。就先不提了。 我们还是再瞅瞅这个达尔。虽然他一身被“暴风雨般地倾泄”了才能,但他并不是象我们想象的那样才华狂泻不已。他写一个故事是很花功夫的,基本上几年才能炮制一本书,有时候一个创意要憋多年才能变成一个故事。你一年写五个故事,和五年写一个故事,当然是有“差距”的。何况这世界上有几个人能被“暴风雨般地倾泄”才能呢? 据说,达尔认为第一页是最难写的,他一般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来写小说的第一页。因为他知道他讲故事的对象是孩子,孩子是最挑剔的,稍微无趣他们就会转身走人。他说:“构思一个色彩鲜明、十分奇丽而又十分新鲜的情节,是一件苦差事,我可能不得不花费许多时间,甚至一年才想出一个情节。我绕着房子、花园、村子和村里的街道遛达,一次又一次地寻觅那鲜明、奇特的新构想。” 我想不出,达尔的哪一部作品仅就构思而言,算不上“一个色彩鲜明、十分奇丽而又十分新鲜的情节”。由此可知,这家伙有多累。 《世界冠军丹尼》,即使再挑剔的批评家也没有对它的讲故事技巧提出过反面的批评。 一个小男孩丹尼,跟着自己的父亲居住在乡间,虽然家里穷,母亲也不在了,但父子俩过得其乐融融。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丹尼发现自己的父亲居然有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是一个家传的偷猎者!丹尼在父亲一次偷猎失败后,冒险救回了父亲,从此父子俩同仇敌忾,誓要与恶林场主周旋到底。 本来偷猎是被认为不道德和不光彩的事情,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却写得特别光明,而且刺激、富有创意。这个扣本来就已经很不容易做啦。可是达尔还要把这个扣推向极致,他要让这个9岁的小男孩成为偷猎的世界冠军,在一夜之间偷猎200只野鸡,而且冒着身败名裂、甚至伤亡的危险! 这个达尔真是胆略过人。据说,为了写这个故事,达尔绞尽脑汁,他发现最难的地方,就是为这个故事选择一个好的地理环境。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选择了一处乡间居所住下,然后在那里完成了构思和写作。于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但能读到奇妙的解扣招数,而且还可以闻到浓浓的乡土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没有借助任何超自然的力量,基本上可以说是写实的作品。这在达尔的作品中也可以算是一个罕见的例外。 关于这个故事的扣的解法,我下回再说。我先引一段达尔在书末写的一段给孩子的话: “当你们长大成人, 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请务必记住—— 缺乏生气的父母是枯燥无味的。 一个孩子所需要的, 所值得要的, 是才智焕发的父母。” 我想,孩子们不但需要才智焕发的父母,还需要才智焕发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特别是那些为他们讲故事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否则童年会是多么的无趣! 休息,先休息一下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阿甲说书]达尔先生的独门兵器——连环扣
(阿甲
)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上文书说到,达尔先生制作扣的技巧十分高超,而解扣的手法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上文书留下《好心眼儿巨人》、《玛蒂尔达》和《世界冠军丹尼》的扣,还没有说出破解之法。其中《好心眼儿巨人》的破解之法虽然玄妙,却也是有迹可寻的。先说说它。 上回说到的扣是这样的: “索菲听说岛上的坏巨人以吃小孩为乐,勇敢的她不顾个人安危要去拯救全世界的孩子。可是好心眼儿巨人在巨人岛只是一个小巨人,能力有限,正常人的语言也学的马马虎虎,除了会捕捉梦、调制梦之外,没有别的惊人本事。他们惟一的机会就是去通知英国政府,请求帮助。可是有谁会相信他们?” 答案就在字面上:巨人虽然说不清楚,可是小女孩索菲却伶牙俐齿的。可是小孩说的话,又有谁信呢?没关系,让好心眼儿巨人先调制一个梦吧。让你先做个噩梦,惊醒的时候另一个人出现,把你的噩梦来说破。你说谁会不信呢? 可是让谁来做梦呢?哈哈,这就是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让女王陛下来做梦! 巨人调制了一个噩梦,吹到女王的梦乡;女王在梦中看到一些恶巨人夜里在四处抓孩子吃,她一梦惊醒,却发现索菲坐在她的窗台边。怎么样?够精彩吧。 另外两个扣我暂时不说破,火候还没到。我不想让你误以为达尔就是那种做一个扣就解一个扣的普通高手。这样做扣、解扣虽说也很高明,但不是达尔的本相。只是我重述故事的本领太微末,很难把达尔的真面目再现。先待俺喝它几两二锅头提提神、壮壮胆……(以下省略N千字) 再续前言。上回说道,达尔在做扣、解扣的功夫上最令人赞佩的是他“批发”的本领,这是他不同于其他“扣派”高手的独到之处。这在讲故事的兵器谱上可称为“连环扣”。 欧·亨利是“扣派”的一大宗师。在《麦琪的礼物》中,表面上有一个扣:德拉要为杰姆买圣诞礼物;暗地里另有一扣:杰姆也要为德拉买圣诞礼物。两个扣一解开:德拉用秀发换表链,杰姆用金表换美梳,结果秀发和金表都没有了,新的礼物也失去了任何实用价值。两个扣出人意料地交叠,于是产生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让人一时怅惘、一时欣喜、一时痛惜,最后留下圣洁的感动。如果你还心存“做扣解扣又有什么用?”这样的想法的话,那就再仔细回味一下欧·亨利的故事。这是他“含着眼泪的微笑”的魔力之源。 达尔比欧·亨利走得更远。因为达尔是为孩子讲故事,你要知道,孩子——啧、啧、啧——真不好对付。 我就有个小女儿,才四岁半。别看她外表文文静静的,小肚子里却是一圈圈的道道。我来讲一个她被达尔迷住的小故事。那是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们约了两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吃饭。那天在外面疯玩了一天,大人小孩都挺累的,也饿得慌,但两位朋友迟迟不到,真烦。我那小丫头就从包里掏出一本书《魔法手指》,让我给她讲故事。其实她才不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呢,只是觉得薄薄的,封面特花哨,估计能顶半顿饱吧。 我以前没读过这本书,随手翻开,从第一篇故事《蠢特夫妇》开始读起。这篇故事从读的角度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分了若干节,每节的文字量不大,还有很好的插图。这种书孩子一般能往下听,而且随时可以找到地方中断。才读三节,两位朋友就来了。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呀。我们赶紧点菜开吃。可是才吃了一会儿的工夫,女儿说“吃饱了”。我很纳闷地问她怎么回事,因为平常在外面吃饭她兴致挺高的,何况又这么饿。女儿把书捧到我面前:“爸爸讲故事”。真要命! 这顿晚饭吃得有点狼狈。我和夫人一边吃,一边跟朋友聊,一边安抚女儿,一边劝诱她吃,一边妥协地给她“再讲一段、再讲一段”……很奇怪,这个故事似乎是随处可停,但每次一停,女儿一转身又要继续,而且死缠不放。晚上,我们回到旅店,临睡前接着讲。这个故事大概有2万字,自己读嘛不长,但你要一口气给孩子读完,真不容易。不信你试试一气朗读2万字的东西。在女儿非常坚决地要求下,我和夫人走马换将轮流读,总算是一气读完了。小家伙这才满意地钻进被窝,转眼就睡着了。 如果这个故事让你有点烦,我实在是很抱歉。为人父母,每天就是做着这种烦琐的功课,我前面才说了几百字,可那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十分疲累的晚上。那晚我甚至有些恼怒,这个达尔,怎么这么折腾人呢?于是我在临睡前又完整地读了一遍《蠢特夫妇》,于是在那个晚上我居然久久地不能入睡——那个故事太绝了! 这个大概2万字的故事看上去非常简单:它讲述的是一对非常讨厌的夫妇的故事。蠢特先生长了一脸大胡子,肮脏邋遢至极;蠢特太太则心地险恶,外貌其丑无比。这对从里到外丑恶无比的夫妇,一方面相互间勾心斗角,一方面无情地欺负小动物和小孩子,终于惹恼了一群小猴子。猴子们异想天开,设计了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计策,最终惩治了这对坏家伙。 故事梗概三言两语就能说完。但它怎么能如此强烈地抓住一个小孩子的心呢?这里面可是颇有玄机。它妙就妙在:奇扣妙解层出不穷,环环相扣,让人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我来抖擞精神,把这些设扣和解扣之处一一划出道道。 《蠢特夫妇》中的做扣与解扣一览。 达尔先用最精悍的文字给这对夫妇画像,描摹两人其丑无比的外貌,先惹得读者生起足够的反感。他这么做是有用心的,这句话是个眼:“要是这个人的内心每一天、每一个星期、每一年都丑陋的话,其面孔便会变得越来越丑,直到丑陋得惨不忍睹。”蠢特夫妇正是这样一对家伙。好,铺垫完毕,达尔开始做扣。我按故事发生的顺序排列如下: 1、蠢特太太用自己的玻璃假眼球捉弄蠢特先生。她偷偷把假眼球放到蠢特先生的啤酒杯里,他快喝干时,被盯着自己看的眼球吓个半死! ——这是扣①。蠢特先生如何反击呢?这便是解法。 2、蠢特先生捉了一只大青蛙放到蠢特太太的床上。如果你有过深更半夜脖子里钻进青蛙的体验,就知道蠢特太太是如何反应的了。 ——这是①的解扣。同时制造了扣②。因为蠢特太太必须反击。 3、蠢特太太捉了一些蚯蚓搀到蠢特先生的面条里。如果你刚刚吃过饭,千万不要联想那是什么味道。 ——②解扣,做扣③。 4、蠢特先生开始设计更为隐蔽的报复手段。蠢特太太每天都拿着同一根手杖,坐着同一把椅子。蠢特先生每天深夜,偷偷地把手杖加长一点点,椅子加高一点点。 ——解扣③,这是蠢特先生的报复,但这个报复手段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好戏开始,这是扣④。 5、蠢特太太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比起手杖来越来越矮!坐在椅子上居然脚不着地!蠢特先生“大惊”道:“你患上了收缩症!”蠢特太太央求丈夫想法救自己。 ——解扣④,原来这就是蠢特先生的计策。做扣⑤,蠢特太太如何被“救”? 6、蠢特先生为太太做“牵拉”:他把蠢特太太的脚绑在地上,身上挂满了气球!等到气球足够多时,他割断了绑绳,蠢特太太飞上了天。 ——解扣⑤。做扣⑥,蠢特太太如何落地? 7、蠢特太太用牙齿咬断气球线,又稳稳当当落地。她用手杖把丈夫暴打一顿。 ——解扣⑥。 以上部分发生在蠢特先生和蠢特太太之间。以下部分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之间。所以我重新编号。 8、蠢特夫妇用“一点灵”胶水捕捉鸟类,做鸟肉馅饼。他们的办法是,在院子里的一株大树上,刷满强力的“一点灵”胶水,等到傍晚群鸟飞到枝头栖息时,鸟儿就被粘住,再也飞不起来。 ——扣A。这种恶毒的捕鸟办法,肯定会遭到报应。如何报应? 9、蠢特夫妇的“一点灵”胶水有时会粘住上树玩耍的小男孩。蠢特先生要用男孩做“男孩馅饼”。 ——扣B。小男孩们脱了裤子,光屁股从树上逃下来,这算是一解。但蠢特夫妇肯定要对此付出。怎么付出?这是一扣。 10、蠢特夫妇虐待一群猴子。他们训练猴子做任何事都必须拿大顶,包括吃饭、睡觉,如果猴子不驯服,就无情地殴打。 ——扣C。蠢特夫妇必须对此付出代价。如何付出?这又是一扣。 解扣大法: 故事从这里进入最高潮。 第一解:猴子与群鸟建立了“战略联盟”。猴子提醒群鸟不要栖息在涂满“一点灵”的树枝和房顶上,而是站在猴子笼上。蠢特夫妇吃不上“鸟肉馅饼”。 蠢特夫妇的对策:他们出门去买猎枪,准备回家射杀群鸟。如何应对?这又是一扣。我不编号了,真累。 第二解:这时有两个解法。其一,猴子和群鸟逃之夭夭;其二,猴子和群鸟想办法惩治蠢特夫妇。你要知道,这是达尔在写故事,他肯定会选择后一种解法。 猴子头儿麻哥·窝铺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它要让蠢特夫妇自己也尝尝“拿大顶”的滋味!怎么做? 猴子和群鸟开始了一场大“运动”。它们闯进蠢特家,用“一点灵”胶水涂满天花板,然后把家里的家具摆设一件件倒贴在天花板上。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倒搁在天花板上,那是一种什么景观?好家伙——蠢特夫妇回家时完全傻眼了,他们觉得自己出了问题,于是自动做起“拿大顶”! 还有更妙的呢。就在蠢特夫妇拿大顶之前,几只乌鸦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点灵”胶水刷在他俩的头顶上,感觉就像头上落了一把鸟粪。 后面的结局就这样自然发生了—— 蠢特夫妇进屋后,开始拿大顶。(你看,这是对扣C的解扣) 他们的脑袋被粘在了地板上。(这是对扣A的解扣) 他们无法挣脱。时间一长,人开始收缩,就像患“收缩症”。(回到前面的扣⑤) 他们慢慢收缩,完全消失,地板上只留下一堆衣服,还有—— 一根手杖(回到前面的扣④) 一个玻璃假眼珠(回到前面的扣①) 莫走,还有一花絮。一个星期之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个名叫福雷德的人来查煤气表。他发现了这一切。于是,包括福雷德在内,大家都喊道:“好哇!” 这是扣B的呼应。好一个达尔! 观止!观止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让你着迷的罗尔德·达尔
(麦迪妈妈
)
罗尔德·达尔,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很陌生,但若是提到电影007系列,你就算没有看过,也一定听说过,007系列中的两个电影剧本正是由这位英国人创作的,如果你错过了他的电影剧本,那么今天不要再让你的孩子与这位奇幻文学大师擦肩了。由明天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罗尔德·达尔作品系列12本将告诉你什么才是世界级的儿童文学,告诉你为什么人们愿意把20世纪世界级儿童文学大师的称号送给他,为什么他会被英国人评为“我最喜欢的作家”,为什么他的《女巫》被儿童文学评论界誉为20世纪世界儿童文学的“圣经”。为什么全英国的孩子都会为他着迷,为什么全世界会掀起阅读达尔的狂潮。为什么?有多简单,就凭那你读了一本还想再读下一本,读了一遍还想再读第二遍,怎么看都看不够的劲头,给他多少荣誉也不为过。 达尔作品的魅力究竟何在?奇特的构思,紧凑的情节,那种幽默、荒诞和机智,一点不带创作的痕迹,仿佛与生俱来,让你不能不对他着迷。读达尔的作品,就算你是个多么稳重的成年人,你也会禁不住像个小孩子一样的尖叫,你会觉得浑身发颤得带劲,又涨得想一飞冲天!他的文字像泡过麻药的种子,养着抓狂的基因,跟着他的作品,孩子们认识了他的恶校长、小猪眼店员、奇怪的大人、神秘女巫……沉浸在他创造的奇妙世界中。 你读达尔的作品,根本没有什么创作理念啊,什么道德寓意啦,就那么一任思绪走下去,任意而为,又那么顺其自然。他说起话来好象很罗嗦,好象怎么讲也讲不清楚,可你读的时候,就会想起你身边的孩子那么一本正经地跟你讲话的样子,就是这样,就是这么认真,又这么罗嗦的样子,可是你不觉得罗嗦,你觉得他的节奏很快,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刚刚还好好的,突然险象环生,你才觉得该怎么办啊,他的话头又一转,柳暗花明了,你才松了一口气,又来了麻烦……就这样,让你紧跟着他的故事,一跳一跳地往前走。 不要以为魔幻会吓到孩子,在达尔的魔幻故事里有真正的智慧和勇气,还有魔幻故事中少有的让你捧腹大笑的幽默劲头,更有能让你掉下泪来的脉脉温情。 他给你讲《女巫》的故事,就好象那不是故事,那是真事一样,你就觉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女巫,说不定就在你身边呢,你正紧张着呢,他又会幽你一默,让你自己都觉得好笑。他把恐怖的事情讲给孩子听,但孩子一点都不会害怕,因为孩子最终战胜了女巫,再可怕的女巫也只能变成笑料。他让女巫把孩子变成了老鼠,但老鼠却聪明地打败了女巫,这最讨孩子开心,因为弱小的老鼠最终还是比那些会各种骇人的巫术的女巫厉害,孩子就是那弱小的,他听了这个故事,他觉得好满足,他在故事里也成了英雄。 你看《好心眼的巨人》,那些巨人就好恐怖。在深更半夜,一个巨人在街上游走,还把头探到熟睡的孩子床前,他还带走了可怜的小女孩。在巨人谷里,有一大堆吃人肉的家伙,这有多骇人,可孩子不会害怕,因为带走小女孩的巨人是个好心眼的巨人,他不会吃人,他又热情又天真,而且他很听小女孩的话,他还能把小女孩放在他的耳朵里带着她飞,他听小女孩的安排,最终把那些坏巨人都制服了,让他们一辈子吃难吃的大屁瓜。你说孩子怎么会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在故事里,他可以让一个巨人听他的话,还能让巨人带他去探险,你说这有多刺激,多好玩。 你再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也是险象环生,三个农场主把地下的动物逼到了绝境,可狐狸爸爸有办法,他在地下建了一个属于动物们的城市,通过条条隧道,他们可以拿到农场里的好多食物,农场主呢,他们到现在还在洞口等着抓狐狸爸爸呢,你读故事的时候,就好象自己跟着狐狸爸爸一起跟农场主斗争一样,你挖着地道,碰到一个难题,解决了,又跟来一个,一环扣着一环,你就跟着他的节奏“噔噔噔”地走,一口气你就会把故事看完了,完后你还会感叹:真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你看,你完全被达尔的语言给控制住了。 你把达尔的故事都看了,你就会觉得这些故事就好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怎么就那么自然而然呢,怎么就那么好玩呢,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朋友、小朋友都为他着迷,为他抓狂了。 …… 怎么样?喜欢吗?是不是很有吸引力,真该好好去读一读。另外,大家知道《麦兜的故事》吗?有电影版,很好玩,小孩子很喜欢看,大人看看也会笑的。
- 伤口上开出的花朵
(安武林
)
罗·达尔是当代世界经典性作家中的一个特殊的例子,几乎很少人有他那样的荣幸:在成人和儿童两个读者世界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就连写过《哈利·波特》的罗啉,也不能与之媲美。在成人文学那里,人们对他的介绍是: 罗阿尔德·达尔(1916— ),英国现代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像你这样的人》(1953)和《吻一吻》(1960)等,是近年来英美颇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家。在儿童文学这里,罗达尔被称为“继林格伦之后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这是一个写成人短篇小说和写儿童长篇小说的优秀作家。如果我们有幸读过他的《品酒》成人短篇小说,我们会为此感到震撼和惊喜。他对人性细致的观察和出神入化的描写使其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作家的行列之中。 罗·达尔的十本著作在中国出版,实在是中国儿童的一件幸事。尽管他非常排斥儿童文学中的教育意义,但是他的作品中依然传达了这么一种精神:给儿童以自由和快乐。他的创作理念和林格伦有点相似,但不同的是,林格伦的创作理念来自于她对文学的理解,而罗·达尔则来自于他童年不快乐的、甚至是痛苦的经验。这个在不到十岁时就把死老鼠丢进那个令人厌恶的糖果店老板娘的糖果罐子里的人儿,几乎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他不仅挨过校长手杖的无情的抽打、老师的歧视和刁难,而且在他的同类们中间,也遭到过侮辱和下作的支配。我们都知道,世界上许多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回忆起校园的时光都是痛不欲生,厌恶至极。所以,他的幻想小说中,老师、校长几乎都是暴力、邪恶、丑陋的化身。所以,给孩子以自由和快乐就成了他创作的主要的追求。 罗·达尔的小说,全部都是幻想小说。他很少涉及现实性的写作。因为,在他看来现实是残酷的、难以改变的。只有通过幻想这种方式,才能达到给予孩子自由和快乐这种高尚的目的。他的写作,对儿童是一种补偿,对他本人是一种安慰。我们能充分想象他在写作时所获得的快感。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在《女巫》中,在《詹姆斯与大仙桃》中,他总要制造一些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仿佛他坐在海边和母亲、姐姐妹妹们一起等待那个奇异的事情发生一样(他把羊粪装进大姐情人的烟锅里),因为童年太孤单、太压抑,所以,他知道孩子们和他本人都希望看到那些丑陋的人是如何气极败坏并丑态百出的。我想,童年的梦想在他的的作品中完美地得以实现了。我甚至可以说,他每写完一本书,都会获得那种重生一样的快乐。事实上,弗洛伊德也说了,童年的经验和记忆将对每个人的一生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的三个饲养主,是最卑鄙、最龌龊的人,他们和狐狸爸爸一家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战斗。他们用猎枪守在狐狸爸爸的洞口。他们出动推土机想灭掉这一家人。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狐狸爸爸。我相信那些和歧视过和痛揍过达尔的老师和校长们,他们大约不会想道这个饱受摧残的人儿会成为世界上了不起的作家。他让他自己“我”,粉碎了女巫们恶毒的计划,并拯救了全英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儿童。这是《女巫》的故事。尤其是那个全英国的女巫大会,让人感到兴奋莫名。他总是煞有介事地把这些事写得像真的发生过一样。托尔金在他的《魔界》中也是这么干的。优秀的幻想小说中一个基本的标志就是:把那些虚构的东西写得像真实发生过的一样。罗·达尔是在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表现了他的机智和聪明,而他在幼年时期,就曾经装过阑尾炎骗过了骄横的女舍监而达到了他想回家的目的。《女巫》则实现了他的英雄梦。 罗·达尔在童年的时候并不强壮,但是,这个家伙喜欢冒险喜欢疯狂。他们家买第一辆汽车时,他的小命差点没了。在中学的时候,他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偷偷放在外面,放学或者放假了就去疯狂飙车,竟然没有人认出他来。他上完中学就去工作了,渴望并要求派往非洲工作。他喜欢那里的一切。从文学的角度说,他喜欢幻想,喜欢冒险和刺激。这样,很自然,他就写出了《詹姆斯与大仙桃》这样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是一次奇特的旅行,小詹姆斯和几只小昆虫乘着大仙桃去旅行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旅行是他非洲之行的快乐的体验。罗·达尔总是无形地活动在自己的作品中间,假如我们不了解他的经历,我们就不能明白那个《玛蒂尔达》中的玛蒂尔达是如何用超自然的特异功能让那个叫特朗奇布尔的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丑态百出的。而那个老师对待玛蒂尔达的恶毒和残暴,活脱脱就是达尔上学时候女舍监和那些老师们的翻版。当然,在给予孩子自由和快乐的方式上,他与林格伦是截然不同的。林格伦是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无限地放纵孩子的天性,达尔则是用一个父亲的身份来理智地暗中策划和操纵孩子们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林格伦幽默多一些,达尔机智多一些。而达尔的自传《好小子——童年故事》,则是研究他的第一手材料。我觉得,更适合教育工者、尤其是老师们阅读。因为,一个老师对学生言语和行为上的伤害可能达到的结果——以及对学生终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本书倒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罗·达尔的幻想小说是机智而又吓人的,我基本上认同这种评价。但是,我更看重的是他给予孩子们的自由和快乐。他的小说是“伤口上开出的花朵”,所以迷人而又有趣。他深切地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讨厌什么,所以,他给予孩子们的是他们所需要的自由和快乐。阅读他的作品,就等于是用一把阳光扎成的扫帚打扫黑暗的房间,所有的隐暗和积郁会一扫而空。
|
|
会员书评 |
- 罗尔德达尔和我家的妮妮
(喜默默
·2009年11月
)
我和妮妮都很喜欢罗尔德达尔,给妮妮读达尔的书都在妮妮4岁半时。下面就是围绕着达尔的的一些趣事。 《玛蒂尔达》 我给妮妮讲《玛蒂尔达》,妮妮对玛蒂尔达自私的父母很生气。 妮妮问我:玛蒂尔达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生她? 我一时语塞。 妮妮义愤填膺:要是生了她就应该对她好!要想对她不好就别生她!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我并没有给妮妮读过这本书,但我倒觉得妮妮的表现与达尔有一拼。 妮妮曾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做饭”,姑且美其名曰“做饭”。就是利用我午睡的时间,在厨房里把她所能想到的、看到、够到的食物及食物配料和佐料随心所欲地搅拌、混合在一起。后来当我读罗尔德·达尔《小乔治的神奇魔药》中小乔治配制的令人恐怖的魔药时,我就联想到了我每天午睡醒来后看到的厨房里恐怖的一幕。 妮妮曾给我讲过一则魔药的故事,它可使小鸡变大、变小。小公鸡变小时他身上的羽毛渐渐地掉了,鸡冠也没了,最后小公鸡又变回到鸡蛋。后来我读《小乔治的神奇魔药》、《蠢特夫妇》等书中提到的魔药及退缩症,才发现与妮妮的讲法异曲同工。 《魔法手指》 第一天我给妮妮讲达尔的《魔法手指》,第二天妮妮就创造出长达数集的《啪啪家园和关爱家园》,也是关于偷猎家族和保护动物家族的故事。开头是这样的“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有一个啪啪家园,她的邻居关爱家园的一家。这个小山村很远很远,要越过一个城市,越过海洋,越过森林,越过高山,最后才能到这个小山村。”我猜想“啪啪家园”是联想到偷猎者打枪时的枪声,“关爱家园”意指要爱护动物。至于动词,妮妮不管合适不合适,一律使用“越过”。 《女巫》之一 “女巫就像平平常常的女人,……她之所以加倍危险,正是因为她看上去毫不危险。”读到这儿我问妮妮:如果有一天一个女巫假扮做妈妈去咱家怎么办? 妮妮:我看看她的手白不白,如果手黑就是女巫,我妈妈的手很白。 看来,这是我和女巫最主要的差别。我又问:如果女巫和妈妈的手一样白怎么办?对了,女巫都带着白手套。 妮妮一旦发现自己被动了,就会立马跳出你预设的游戏规则。 妮妮略微一愣,接着说:如果有一天我把真妈妈当作女巫了怎么办? 这真是个问题! 《女巫》之二 女巫“甚至可能正是……这会儿在读这些话给你听的老师。……她读到这句荒唐的话是也许还对你微笑呢。”妮妮听到这句话气愤地打断我的话说:“我老师从来不微笑!她在家微笑不微笑我不知道,反正我没见她在幼儿园微笑过”。听到这句话我简直大为震惊。为妮妮老师的素质而震惊,为妮妮的生存环境而震惊。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给妮妮讲了一段《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后,以后每次吃东西,妮妮都会说查理肯定吃不到这种东西。但这并不代表妮妮吃饭会快点。
书评人打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