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0启发精选国际大师绘本系列) 购买→ ←查看
有2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13596次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0启发精选国际大师绘本系列)
Nana Upstairs And Nana Downstairs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美)汤米·狄波拉
(美)汤米·狄波拉
孙晴峰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年11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29.8 会员价:26.2
会员折扣:88%

开本: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内容简介】 
    这个故事记录了汤米和外婆、曾外婆之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祖孙三代人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的生活,是汤米·狄波拉童年的真实写照。这本自传体图画书于1973年第一次出版。时隔二十五年后,狄波拉把这个故事当做一个全新的创作来处理,图画都进行了重新上色,对文字也进行了细微的修改。不过故事情节依然保持不变。 
 
【作者简介】 
    汤米·狄波拉(Tomie dePaola),1934年出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1956年毕业于布雷克美术学校,开始投入创作图画书的行列。经过六年的时间,才真正得到出版社的赏识,有机会为自己和其他作家画插图。  
 
    三十五岁时,狄波拉从加州美术工艺学院拿到了硕士学位。次年,他又在朗山学院得到相当于博士的学位。在艺术学院执教数年后,狄波拉最终还是决心放弃教职,专心奉献于儿童文学。  
 
    现在,汤米·狄波拉已经是美国最重要的儿童图画书作家之一。除了他自写自画的创作之外,他还为一百多本书画过插图。他的作品常有他以自己的家庭为背景,从自己真情实感的角度出发,描写家人之间的浓密亲情,真切而令人感动。  
     
    以这本《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为例,就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狄波拉的家庭是早年到美国寻求发展的爱尔兰移民,小的时候,他的曾外公外婆都还健在。从小他就很喜欢在假日的时候,到住在附近的外婆家玩。狄波拉最喜欢和曾外婆在一起,听她讲那些古老的爱尔兰故事。  
 
    狄波拉的另一本最受欢迎的作品《先左脚,后右脚》也是描述他和中风的外公之间的动人故事。为什么狄波拉常在故事中提及老人生病和死亡呢?对于这一点,狄波拉曾经表示:大人往往以为孩子脆弱得像花一样,其实三到七岁的孩子有一种自然生成的勇气,是值得培养和鼓励的,因此他从不避讳在自己的图画书中表现生离死别。  
 
    汤米·狄波拉的书中,还有很多是取材于民俗故事。来自欧洲、意大利的最多,但是南美的、印第安人的、亚洲的也都有。对他来说,整个世界都是他取材的对象,可是他最偏爱的还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真挚的情感。他的画风非常特殊,可以用“简单人方”四个字来形容。简单是说他定型的线条很简单,而他的色块很大方,颜色也很明亮,但搭配却十分讲究,即便是饱和度很高的色彩,也让人看了很平和,一点都不刺眼。  
 
    狄波拉的作品曾荣获美国凯迪克等多项大奖,而狄波拉本人也在1990年获得安徒生奖的提名。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记得那些美好时光 (柯倩华 儿童文学工作者 )
        楼上的外婆去世了。 
        “什么是‘去世’?” 
        “就是她再也不能和我们在一起了。” 
        “‘她’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吗?” 
        “不会了。不过,每当你想起她,她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 
        四岁的汤米学习面对死亡:人不在了,但我和她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仍继续存在。因为我记得她,记得她的样子,和她一起做过的事,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所给我的温暖快乐。 
        “记忆”抚慰伤痛的心灵,也成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联系。 
        这个故事是以全知的叙述视角,描绘汤米对两个外婆的记忆。每一页图画像是镜头下的一个定格,象征“刹那即永恒”的意义。封面的图案如同一个相框,把祖孙三人的情谊在时间里留住,就像汤米对她们的怀念,也不随时间消逝。这个图像是爸爸拍摄家庭生活录像时拍下来的,也是汤米长大后,桌上的相片。故事几次出现汤米在窗边的场景,前后对比汤米的长大,反映时间的变化,并利用“流星”引发的联想,在现实中制造从有限通往无限的想象感觉。 
        柔和的色彩表现出人物间亲切温和的情绪,背景是一片渲染得晕黄,好像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带着淡淡的感伤;暖性明亮的色调,制造出甜蜜温馨的气氛,使图画的色调不因死亡题材而显得悲痛沉重,而是活泼且充满生气。 
        在汤米的记忆中,两个外婆总是微笑着。她们很喜欢有他作伴,一起做有趣的“小事”——小孩记得的事,例如吃糖。她们和汤米没有距离,平起平坐、分享糖果,也分享彼此的生活。楼上的外婆抱着小兔子,就像汤米抱小兔子站在门口一样。透过镜子,画面上同时出现两个视角,让我们看到汤米看到的曾外婆。镜子如同相框般把她的形象留住,留在汤米的记忆中。后面镜子里出现“小人儿”,就是曾外婆和汤米在玩想象游戏。 
        我们看到汤米看到的,但是汤米看到的却不是哥哥看到的。这是“反省”观点,关系会影响看法。汤米认为曾外婆很美,因为他们之间的亲情,已超越表象层次的认识。 
        曾外婆走了,汤米再看到的是一张空床,他会多么震惊。他一个人坐在地上哭泣,象征一种“只剩下自己”的孤独、无助感。望向神秘莫测的天空,他知道自己还是爱曾外婆的,但曾外婆呢?她还爱我吗?她看得见我吗?这些疑问使人焦虑,他需要帮助。 
        妈妈把流星比作曾外婆的亲吻,避免了将亡人神鬼化的问题,也把无形的爱具体化,帮助汤米解除疑虑,尝试接受人生的变化。 
        这是一堂很困难的功课,尤其对于孩子而言。幸好,汤米和他的曾外婆一起分享了这么多美好的时光,多到足以使他相信:至少,在他们的记忆中,对彼此的思念是可以永恒不变的。温暖的记忆,使人有勇气向前走。一个小孩学习面对死亡的故事,原来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地活。 


会员书评
  • 每一个离别都是记忆的诞生 (杨晶(编辑) ·2009年12月 )
        汤米·狄波拉从事图画书创作四十余年来,创作的图画书超过二百本,当有人问及他最喜欢哪部作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因为这个故事记录了汤米和外婆、曾外婆之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祖孙三代人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的生活,是他童年的真实写照。这本自传体图画书于1973年第一次出版。时隔二十五年后,狄波拉把这个故事当做一个全新的创作来处理,图画都进行了重新上色,对文字也进行了细微的修改。不过故事情节依然保持不变。美国《图书馆杂志》认为“孩子们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要听这个故事”。 
        每个周日,四岁的汤米都会和家人去外婆家登门问候。楼下的外婆总是很忙碌,但是楼上的外婆却只能终日躺在床上,因为她已经是位九十四岁高龄的老人了。汤米很爱他的两个外婆,并且特别喜欢和她们在一起的日子。作者用淡淡的笔墨将祖孙间浓浓的亲情体现得无微不至。譬如,当哥哥看到楼上的外婆头发披散在肩上时,认为她的样子很可怕,像一个巫婆。可是在汤米眼中,虽然她年华逝去,满头银发,却依然那么美丽。 
        除了对隔代亲情的完美诠释,这也是一本较早将死亡的概念介绍给小朋友的图画书。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避讳谈论死亡。许多家长认为,将“死亡”这样带有负面色彩的概念过早地灌输给几岁的小孩,似乎有些过于残忍。据研究表明,五岁左右的孩子已可以理解死亡,尤其是体会过亲人去世的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当据实相告,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死亡,刻意的隐瞒或回避并不能解除他们心中的疑虑,甚至可能会让他们获得一些不正确的死亡概念,如:“死亡就是睡着了”或“人死后会变成鬼”等等,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当楼上的外婆去世后,四岁的小汤米感到非常悲伤,面对楼上空空的大床,他显得孤单而无助。这里有两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妈妈告诉汤米楼上的外婆去世了,他问:“什么是‘去世’?”妈妈回答:“就是她再也不能和我们在一起了”;一处是他问妈妈:“楼上的外婆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吗?” 妈妈将他搂在怀里,轻轻地安慰他:“不会了。不过,每当你想起她,她便会回到你的记忆里。”通过母子间两次简短的对话,妈妈将外婆的离世,给予了正面的回应,如果孩子面临亲人去世,应鼓励孩子把内心的害怕和不安说出来,或者大哭一场也可以,只有找到正确的宣泄途径,才可能用正确的心态来看待死亡。虽然这本书是狄波拉描述自己儿时生活的怀旧之作,但全书贯穿了一个主题——虽然逝者已去,可是我们对他们的爱和记忆却可以永存。 
        正如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所言:“每一个离别都是记忆的诞生。”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