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戏(蒲蒲兰绘本:“祈愿和平——中韩日三国共创绘本”系列) 购买→ ←查看
有1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17230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迷戏(蒲蒲兰绘本:“祈愿和平——中韩日三国共创绘本”系列)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姚红
姚红

译林出版社 2010年12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36.0 会员价:36.0
会员折扣:100%

开本: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9~12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那一晚,我被京戏深深迷醉,可是,那段美妙的生活画卷已经看不到了…… 
    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目光,描绘抗日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的一段生活画卷,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从而哀叹战争对它的焚毁。“祈愿和平——中韩日三国共创绘本”系列第一本。 
 
【内容简介】 
    “我”9岁那年,京戏的大名角筱云仙到南京来演出,说是这期间一直住在“我”们家。筱伯伯举止很文雅,嗓音太美,“我”渐渐被迷醉,一天终于有机会应邀去看戏呢!可是,第二天由于“我”不知道的什么原因,他匆匆地离开了,不久,整座城市都被空袭警报和炸弹爆炸的声音淹没了…… 
 
【系列介绍】 
    20世纪曾是战争的世纪,进入21世纪,大家期待迎接和平的世纪,然而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了,童书作家画家们为此十分伤心,由日本4名图画书作家发起了此项目,呼吁中韩的同行朋友们,三国12名资深作家集聚起来,反复开会,彼此对草稿提意见,通过这种交流,作家们渐渐超过了简单的加害者与受害者的立场,交换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共通思考人为什么打仗?怎样才能实现和平?等本质问题,由此12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题材和手法表述自己对和平的祈愿。“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本来是很难用图画书形式表现的,但每位作家本着“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大人有责任告诉孩子战争的真正面貌”的理念,绞尽了几年的脑汁,制作好多次的草稿,渐渐将作品改善。即将推出的所有作品的作者都正在追求着尽可能完美的艺术作品。 
 
 
【作者后记】 
    一位青衣名角优美的嗓音“顺水顺风地飘去,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我的母亲在童年曾目睹过这样壮观的生活画面。她生于1927年,抗战前夜正是她8~9岁的年纪。 
    然而那幅美妙的生活画卷却因战争而焚毁。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了南京,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针对的正是这些手无寸铁的普通居民。那些迷恋京戏的街坊邻居们,可能其中一些不久便死于大屠杀,其中一些青壮年将扛枪奔赴战场……战火令一个个家庭骨肉分离,不知能否再团圆。 
    纪念他们,向他们致敬,是我创作此书的最初动机。他们中的多数,物质未必富足,但是有京戏生长其中,却令那简朴的生活有声有色。去戏园子听戏,曾是他们最大的享受。著名的京戏唱段,会广泛传唱于街巷。以至于很多民间熟语、生活道理,都来自于京戏的戏文唱词……正是他们对京戏的痴迷,成为京戏艺术最辉煌时期的肥沃土壤。 
    关于书中的青衣名角筱先生,我的意愿是将他作为京戏化身的一部分来表现。在书里,他为戏而存在,因此我的描绘便倾向于神情沉静而线条飘逸,以游动的线条象征他丝线般优美的音质,引出迷离的艺术想象。生活本是艰辛的劳作,但迷人的京戏是这朴素生活的一层色彩与光泽。筱先生的提前离开出于一个艺术家的气节,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罪恶令人们的生活色泽尽失,陷入无边的黑暗。 
    上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京戏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加入到编剧创作、舞美设计乃至向国内外推广传播的行列中,使得京戏艺术达到空前的高度。考虑到小读者的阅读特性,本书截取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一段生活画卷,以一个9岁孩子的目光,带我们回到73年前,去领略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哀叹战争对它的焚毁。当我们目睹着惨痛变故之时,内心深处正与那美好的画卷同被撕裂…… 
    今天,京戏作为一国之粹再度受到关心与重视。但是在这多元化的时代里,生活是生活,京戏只是京戏。当年那种水乳交融的时光不再重现。 
 
【作者简介】 
    姚红,1961年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现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插画系教授,兼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早教中心美术顾问。 
    绘本作品有《蓬蓬头溜冰的故事》(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在大陆、台湾、香港发行)、《明珠》(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获冰心图书奖)、《牙印儿》(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小松树”奖)、《飞吻大王》(获国家图书奖)、“我爱我的家”系列1-5册(在台湾三民书局出版);插图作品有《大木碗》(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艾克寄信》(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1-8册(获上海书籍设计优秀插图奖,并在中、韩两国发行)。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相关链接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会员书评
  • 美与毁的较力——迷戏书评 (张晓玲 ·2011年11月 ·相关链接
        拿到这本绘本,第一感觉就是“美”。 
        首先,是整体设计的美。 
        封面就已经很美,且充满了引人深入的寓意与暗指。正中间,九岁的女孩在摆弄一件精致戏服,痴迷与渴望就写在脸上。这件戏服比她的身量要长大得多,显然不是她自己的,那么,是谁的呢?最上面横着一道河流,河边站满了人,目光朝着同一个方向,他们在等谁?或者,在看谁?盾牌、乐器、祥云,也同样有所暗指,这些东西都会出现在哪里?淡青的底色如黎明时河畔的薄雾,将这一切轻轻托住,烘托出一派静谧的氛围。 
        封底和封面从色彩和图案上都保持了高度的协调,却在细节上作了不同的处理。这本书一拿到手上,便让人有一种放心和期待,这是一本真正经过了打磨的、已经完成的书,更令人体会到一种诚意——这真的是一本用“心”做出来的书。 
        其次,是内容细节的美。 
        作者所描绘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美好的细节:小巷深处,人们在买卖莲藕;外婆家中堂上的画和对联让人心里祥和宁静;在名角住在女孩家的两个月中,女孩日日与他相处,学习他的身段,为他磨墨,目送他坐上黄包车去演出…… 
        日常生活的美感是作者努力想传达的,但这部作品最主要凸显的,是京戏的美。在绘本中表现京戏,如果只是为了凑个热闹,哗众取宠一下,那么各种猎奇式、标签式的京戏元素的拼贴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这部作品显然不想止步于此。它需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京戏的痴迷,如果不能将京戏的魅力展现出来,那么,因何而“迷”呢?但要用一部无声而静止的绘本来完整展现京戏的魅力,又谈何容易!然而最终,这部作品做到了。 
        作者第一个表现的,是筱云仙的声音——“也许是嗓音太美了,它顺水顺风地飘去,天才刚刚亮,就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以听众的反应来表达声音之美,这是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你看河对岸的人们,他们或拢着手,或抱着婴儿,或舒服地捧着手炉躺在椅上,或蹲、或站,或准备好座位有备而来,或端着洗衣盆恰巧路过……无人不痴迷,无人不赞叹。不止于看客的反应,作者也尽量从人物本身来传达声音之美。筱云仙这样一个人物,看得出是一个天生的角儿,头发后梳,露出一个“美人尖”,眉长入鬓,双目含情,颜面清瘦,宽大褂裤里似乎没有一具凡胎在其中,装着的只有一缕飘然的清音。 
        但是,从封面上开始便撩拨你的心的,是这名角真正的“扮相”,一路读过来,我们看到了戏服、海报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但它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渴望,反而更添旺了我们的饥火。很快,作者用一个令人惊艳的展页满足了我们。 
        这一个展页位于全书的中心,也是全书的最高点、最高潮所在,画家竭尽全力向我们展现了京剧之美。这美不但包括筱云仙身上华美绚丽的服饰,他或妩媚或英武的扮相,他唱、念、做、打、舞时的美妙身姿,还包括精致的舞台布景、热烈的演出气氛,以及相应的听众反应,在这个展页之中,画家和台上表演的筱云仙一样,施展浑身解数,从整体的把握,到细节的打磨,展现了全面而深厚的功力。这一个展页上有太多可以看的东西,背景画布上绣着的鸟儿、扇子上的牡丹、案几上的龙凤图案、兵士手中的盾牌、天女身上的叮咚环佩……都能让人看好久。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杨贵妃身上的戏服,正是封面上女孩所把玩的那一件。 
        经过这样有说服力地一步步进入京戏,女孩深深地陷入了对京剧的痴迷之中,而我们也和女孩一样,陷入了同样的痴迷中。 
     
        尽管前半部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美轮美奂,然而,从一开始,我们便相信这样的一本书,会与战争有关。因为作者在铺陈让人目眩神迷的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透露着战争逼近的消息。 
        事实上,整本书展现的是一种较力的过程。生活、艺术与战争的较力,也是美好与毁灭的较力。 
        当你仔细看去,会发现封面上的标题饱含锋芒,笔画尖锐如剑戟,戳破了淡青色的迷离温婉,透露出一种杀伐之气。而封底上,则铺排了一列兵器、战旗,河边等待的人,颜面上也失去了从容。从封面到封底,是一本书的距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正文开始的第一页,筱云仙妩媚精致的演出海报下,与之同样触目的是征兵告示和战争标语。“二舅”手里的报纸上,“名伶新剧”被“中央军校”“北上”的字眼所包围。 
        当作者安排我们跟随着小女孩的眼睛,从家里出发,来到了戏院前的广场上时,情况就更为明了——军车载着一车车的兵士奔赴前线,抗战标语林立,“一致抗日”“奋战到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果说那些诸如“顺泰南北货批发”“养生堂”“裘记鞋帽”“华昌冶金公司”“德福烟草”之类的商店匾额以及零散分布的小摊点构筑出了黎民百姓的物质生活层面,筱云仙所代表的,正是黎民百姓的精神生活层面,它们虽慢慢被穿过的军车和喧嚣的口号分割、破碎,却仍能保持其独立、尊严和魅力。 
        到此为止,美一直占着上风。然而很快,情形急转直下。 
        当我们再次和围观的人等在河边的时候,对岸已经空了。人们悠闲自得的神情被焦急惶惑的神情所取代,秦淮河的河水似乎也感到了焦灼与不安,荡漾起来,将人影弄得纷乱迷离。 
        再下一页,那件让人痴迷的绣有牡丹和凤凰的戏炮,正被收入箱子里。不愿为侵略军唱戏的筱云仙离开了。 
        美,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因为战争逼到了近前。 
     
        姚红在《关于<迷戏>》这篇文章中写明了她的创作主旨:“上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京剧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有不少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加入到编剧创作、舞美设计乃至向国内外推广传播的行列中,使得京戏艺术达到空前的高度。本书截取战争前夜南京秦淮河畔一段生活画卷,以一个9岁孩子的目光,带我们回到73年前,去领略浸染在寻常生活中的京戏魅力,哀叹战争对它的摧毁。” 
        战争,本来只是乐章之中的背景音乐,是隐约的鼓点,然而,随着故事不断发展,它的音量逐渐增强,节奏逐渐紧密,终于轰隆隆响成一片,压倒了咿咿呀呀的唱腔,压倒了胡琴声,压倒了流水声、叫卖声和平静的对话声。人们纷纷离开家园,在满天的炮火声中躲入防空洞。 
        前半部分美得让人迷醉,所以后半部分的摧毁让人悲愤难禁。 
        鲁迅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绘本描绘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悲剧。然而它又并不纯粹是个悲剧。战争吞噬一切,但只有一样它夺不走,那就是人的灵魂,灵魂中所保存的人类的记忆以及衍生的人的梦想、希望,将会和那个73年前幸存的小女孩的生命一起慢慢成长—— 
        在防空洞无边的黑暗之中,小女孩依偎着奶奶,盖着她自己的花棉被,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她头戴着筱云仙临行前送给她的发箍,站在梦境的中央,扮演着贵妃、兵士、梁红玉和天女。这一页极是幽暗,因为是梦境,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观众,只有小女孩一个人,而她的身姿,和最华丽那一夜筱云仙的身姿是一模一样的。 
        正因为美的无形,所以恰恰是炮弹不能摧毁的;正因为美的强大,所以即便被踩在脚底,零落成泥,遇到好的年景仍然会发芽。 
        美与毁的较力,最终的赢者,仍然是美。 
     
    * 张晓玲(文学硕士、《躲猫猫大王》的作者、《东方娃娃》《东方宝宝》《少年文艺》专栏作家)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