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美国人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家族有个传统,就是大人要为孩子大声读书。这项活动已经变成每天的家庭仪式,仪式至少会延续到孩子十二、三岁左右。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乐此不疲。崔利斯早年从事艺术和记者工作,小有成就。他作为一名志愿者,到许多学校去讲演,为孩子们讲解新闻常识。但在讲演的过程中,他发现美国学生的阅读状况实在令人担忧。于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下了《大声为孩子读书吧--朗读手册》,向老师和家长倡导,应该通过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方法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这本书初版于1979年,至今已经销售了数百万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教育部阅读委员会于1985年,正式确认"大声为孩子读书"是培养阅读者的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大声读书的方法,并非外国人的独创。我们的祖先就非常强调诵读,古代小孩子的开蒙必是从诵读开始的,大文人们也多是高声诵读的身体力行者。苏东坡有两句名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的"百回读"、"熟读"都是指大声朗读的意思。不过,与外国人的强调有所不同,在儿童阅读启蒙中,中国人罕有强调"大人为孩子大声读书"的。传统的启蒙教育方法,侧重于教会孩子识字、写字,教他们自己诵读半懂不懂甚至全然不懂的经典。因此阅读是痛苦的,那是文人阶层的小孩子们完成社会化进程必不可少的修行。 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真的必须这么痛苦吗?当然不是。如果以儿童发展的视角来看,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来看,事情可以全然不同。 日本图画书出版家松居直先生在一次演讲时,有听众问他: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画?他的回答很简单:靠耳朵。 听觉是正常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现代的研究者甚至发现,早在出生以前,胎儿就有可能发生有意义的听觉记忆。在孩子刚刚出世之后,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帮助他们开始语言体验。新任的爸爸妈妈们带着微笑、满怀柔情地对着孩子絮絮叨叨。此时如果有人跳出来说"刚出生的婴儿怎么能听懂呀",他一定会惹得众人哂笑。婴儿对不同语音、语调、语气的话语很自然地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渐渐地,还会与一些特定的内容相呼应。此时,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让孩子开始阅读的体验。 对四个月以前的婴儿,读任何内容的东西都没有关系,只要大人自己真心喜爱。比如说《红楼梦》,当然也是可以的。对于初生的婴儿,他所敏感的是语音、语调、语气、韵律和节奏,它们可以被看作是语言的"秩序"。从混沌、无序状态中走出来的婴儿,似乎对秩序有一种天然的热爱,不和谐的音乐、不和谐的线条和画面、不和谐的语言表现,都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烦躁和不安。 在我女儿刚刚出世时,我和夫人给她念得最多的是唐诗。这并不是说我认为唐诗是最好的素材,只是恰好我们只会背唐诗。我想,那些韵律同样优美的童谣、儿歌肯定也很好吧,但可惜我自己会背的并不多。不过,那些经典唐诗的韵律确实有浑然天成之美,握着孩子的小手,轻轻地吟咏,实在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每当我们这样快乐地吟咏时,女儿必会安静下来,眼睛好像在努力地寻找着什么。显然,那种音韵节奏也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快乐。那时有朋友要来看她的,我们都特意交待朋友"准备两首唐诗"。女儿初见陌生人,常常会握紧小拳头,眼睛紧张地注视对方,这时只要来客念几句 "床前明月光"、"黄河远上白云间" 什么的,她就会放松下来,甚至会冲着对方微笑。 听觉是一种本能,但倾听却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能力。倾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与单纯的"听到"不同,倾听是客观地接受对象完整的、本来的样子,有意识地进行有意义的反应。我把倾听也理解为一种平和的注意力。古人说:读书养气。这个"气"便是气质、气量的"气",养有读书之"气"的人,必是擅长倾听的。 在女儿大约6个月左右的时候,有一天,我实在想不出特别合适的唐诗,就背了一首长诗《琵琶行》。女儿的反应让我很惊讶,在大约10分钟的时间里,她聚精会神地听着,而且每到韵脚处,就跟着咿咿呀呀地应和。 当孩子具备了基本的倾听能力后,童年的阅读生活可以变得非常丰富多彩: 在大约4个月左右时,孩子开始比较明显地对语言的意义作出反应。此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简单的童谣、儿歌或者儿童歌曲,将认知的内容融入有韵律的语言中; 在1岁左右,孩子通常处于"咿咿呀呀"到能完整发音的阶段,此时他们拥有特别强烈的表达愿望。此时,可以为孩子多读一些文字简单又多含重复元素的图画书,类似"小圈圈丛书"、"迪克·布鲁纳丛书"、《婴儿画报》等等。 大约在2岁左右,孩子渐渐开始愿意接受一些相对复杂的故事和语言。此时,可以为孩子读一些结构比较完整的童话故事,那些图画富有表现力,而且语言简单且多含重复元素的图画书,如"可爱的鼠小弟"、"小酷小玛认知图画书"等,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孩子4、5岁时,通常他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认知经验,口语也相当熟练,可以开始向正规书面语言进行过渡。此时,可以为孩子读一些结构相当复杂的童话故事,内容更为丰满的图画书,甚至可以读一点长篇童话,比如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达尔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 在学龄前阶段,有一些阅读基础的孩子一般会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大人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主题为线索,为孩子寻找大量适合的读物。 一个孩子如果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完全有可能在上学以前,在大人的帮助下,"通读"大量的作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这非但不是痛苦的修行,而且还会是幼年时期非常愉悦的体验。它不但为未来的学习积累了能力,也储备了强大的动力。 关于"为孩子大声读书",我接触到的最多的疑惑大体上是这样的:孩子自己才是真正的阅读者,如果总是依赖大人为他读,他自己怎么会去识字读书,何时才能独立阅读呢? 这一段精辟的论述可以看作"为孩子大声读书"的宣言。 在培养孩子的语言文字的能力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不是语言表层上的意指,而是它内在的意义。思想,通过某种诗意化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能感觉到,但无法触摸,这就是"语感"。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另一位语文界的前辈商友敬先生用更为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他说:"书是读进去的,文章是写出来的。" 为孩子大声读书,正是帮助培养幼儿语感的最佳方法。 女儿3岁的时候,一个周末的早晨,我们都没有起床。从她的房间里传来一阵朗朗的读书声: 这是女儿几乎能一字不差"读"完的第一本书。我很难形容我最初的惊诧。不过后来我们渐渐习以为常了,到她4岁半时,她迷上了一套繁体字的连环画《白蛇传》,正常读一遍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她也几乎能一字不差地"读"下来。 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谈到,绝大多数孩子在2-5岁时都具有把语言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能力,这不是普普通通的记忆,而是一种惊人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吃语言"的能力。 孩子是模仿的天才,他们能在不知不觉之中模仿得形神兼具。不但措辞、语气、语调或是节奏,模仿得很逼真,甚至大人的热情也会模仿得入木三分。总是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孩子讲故事可以变得相当专业,但往往缺乏热情,带着冷冰冰的机器味。 通过阅读学习语言文字,本质上是情感的体验、思想的锻炼。当读完《农夫与蛇和狐狸》的童话后,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感慨地说:"原来,最狡猾的是人哪!"当读到图画书《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时,一个五岁的女孩会问:"为什么说'霸王龙心里一阵阵地疼,比背上的伤口还要疼'呢?" 如果你赞同"孩子天生就是思想者",就能理解为什么语言离孩子是那么的接近。阅读带给孩子的首先是秩序,在纷杂无序的混沌中,优美的语言代表着秩序,最富有美感的似乎最接近真理。 阅读带来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体验,文学故事是体验的形式。每个人的真实生活都很局限,在生活中所能接触的语言体验同样也很局限。文学故事可以把我们带到任何一个可以想象的世界去,无数倍地超越日常的体验,我们的生命被无限地扩张,我们的语言也因此不存在任何的疆域。 |
||||||||
|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