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写给家长和老师  


书目简介

班级书目

家庭书目

阅读杂议

关于我们

 

 

   
【标题】天籁的诱惑:与孩子一起念儿歌吧
【作者】阿甲
【来源】原创
【简介】文章发表在《父母必读》杂志[亲子共读时光]专栏

 
 

 天籁的诱惑:与孩子一起念儿歌吧

在桃红柳绿的季节,我和夫人带四岁多的女儿去杭州春游。西湖的风景令人陶醉,特别是湖畔柳枝的依依倩影,惹人驻足流连。女儿特别喜欢柳树,走在湖边,总忍不住要牵着柳枝戏水。一次,恰有一群踏青的小学生经过,他们在老师的提示下朗朗诵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女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看到她得意而且惊喜的神情,我们鼓励她:"你再来念首诗吧。"她二话没说,张口就来:"小柳树,弯弯腰,/放下绿线把鱼钓。/ 钓呀钓,钓呀钓,/ 一条小鱼也钓不到,/ 逗得太阳哈哈笑。"当时,我真的有点惊诧了,一问之下,原来这是她前不久在幼儿园学的一首儿歌。这首小小的儿歌,率真自然,非常形象,而且非常幽默,此情此景之下,由女儿稚嫩的声音念出来,宛如天籁。与诵读贺知章的《咏柳》相比,此时此刻,却似更有一番滋味。

儿歌,是孩子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它能帮助孩子学习语言,培养情操,更有"儿童百科"的美誉。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我们常常混用这样一些词汇:儿歌、童谣、歌谣、童诗,再传统一些的称呼还有: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等,这些名称大体上说的是同一种形式。

在我们的心目中,儿歌首先是那些经过许多年、许多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歌谣。古人非常重视这种给儿童的歌谣,他们把儿歌视作"天籁",认为它们"天机活泼",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花散月前,无心飞舞",是毫无雕琢矫饰、直率浑成的"天地妙文"。

有一群专注于传统文化承袭的专家专门从事传统儿歌的收集、整理和编撰工作。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百岁童谣》就是其中的佳作,它是由民俗专家山曼先生收集整理的,并配以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水彩画。

传统童谣一般来自民间,具有淳朴的生活情趣。你看,《跟着妈妈》:

"别怕,别怕,/ 跟着妈妈,/ 穿裤穿褂;/ 别号,别号,/ 跟着妈妈,/ 穿裤穿袄。"

这是妈妈在跟小宝宝穿衣服时,轻声细语说的话。小宝宝也许还不会说话,也许受了一点惊吓,也许正赖着不肯穿衣服。几句吟唱,蕴涵着妈妈无微不至的体贴。

孩子从儿歌中获得语言的体验,常常是从游戏中来的。请看,《跳皮筋》:

"小狗蹦跶跶,/ 它去找小鸭。/ 小鸭水里游,/ 它去找小猴。/ 小猴爬得高,/ 它去找小猫。/ 小猫捉老鼠,/ 它去找小虎。/ 小虎嗷嗷叫,/ 把它吓一跳。"

小孩子一边跳皮筋,一边念叨,一边拍手。连大人看了、听了,也会心驰神往吧。

传统的歌谣在题材上非常广阔。比如在游戏儿歌中骂坏蛋唱英雄的,比如每逢节庆、时令来唱热闹气氛的,比如描绘自然风物、生活用品的,比如在儿歌中总结自然和生活常识的,等等。从这个角度上看,有人认为童谣算得上"儿童的百科全书"。你看,《杨柳青》:

"杨柳青,/ 放风筝,/ 杨柳黄,/ 踢毽忙,/ 杨柳落,/ 打陀螺。"

短短18个字,就概括了季节的变换和孩子们在各种季节的典型游戏活动,用字精简而有神韵。

陈伯吹先生是现当代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有一个儿童文学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我猜你肯定知道:

"月亮圆圆,/ 像个小盘,/ 月亮弯弯,/ 像个小船,/ 坐上小船,/ 天上玩玩。"

很多次,在晴朗的夜空下与女儿一起散步,望着月亮,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念起这首儿歌。它那么简单,又那么美,撩动起许多美好的遐想。

我猜想,真正美丽的儿歌,确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落在我们的心里,然后不自觉地从嘴上轻轻流淌出来。它能让最纯净的孩子的心获得感动,萦绕不绝,终身难忘。

请把儿歌看作一种真正的文学形式。它负载着我们美丽的思想和文化,向孩子们传递美的信息,让孩子们从中获得生活的享受。

请与孩子一起念,共同享受这天籁。

小书架
百岁童谣(全5册)
由民俗研究专家山曼先生精心编撰而成童谣丛书,它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童谣中遴选出一百首精品,配以精美的乡俗插画。

中华儿童散文诗画丛(12册)
由国内著名的儿童诗、童话作家圣野、金波、张秋生等创作的儿童散文诗集,每一篇都很短,但语言非常优美,并由国内著名的插画家配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儿童画风格的插图。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