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问与答  


推荐书目(按年龄)

推荐书目(按类别)

如何阅读

有关图书

阅读故事

相关问题


 

 

   
【标题】组织书友会
【作者】筱音爸爸
【来源】新浪亲子阅读论坛

 
 
 问:我希望组织了书友会的妈妈们能把你们讨论书的情况整理一下,发到网上,给我一些启发。谢谢!

答:这个问题挺大的,值得好好琢磨 

有两个旧贴,供你先参考:

http://forum.baby.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21&fid=236&itemid=10541

http://forum.baby.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21&fid=236&itemid=11534

关于阅读质量,我想最难的首先是个标准问题,有时的确是很难评估的。比如说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对故事内涵的理解能力,引申思考的能力,想像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动手的能力,等等吧,都可能需要纳入考虑。

英国的钱伯斯先生倒是给了一个很简单也实用的标准,他提出了一个“再读”的标准,再读一遍、再读一本,一读再读,构成一个美妙的不断发展的阅读循环圈。

聊书,的确是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不过我想万变不离其宗,关键还是能诱发孩子自己的兴趣,使他忍不住要再次、继续探寻下去。如果以此为目的,那些“考查孩子是否理解”的问题反而是辅助性的,而那些让孩子觉得特别有趣,希望不断讨论下去、想下去的问题,就是关键性的好问题。

《你很特别》这本书蛮有寓意的,不过它基本上还是一种“大人视角”的图画书,这种视角的图画书也可以很成功,但是从这种类型的书中想要问出特别有趣的问题,就需要更费一些心思。上面列举了一些问题,总体上我感觉缺少一种孩子特别愿意去答的趣味。如果我要来设计给孩子的“阅读反应”,我可能会干脆用手工和表演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星星和点点,拉家里人来一起贴,或者请孩子的布娃娃来参与。在一边如此表演的过程中,一边引发孩子自己对这个故事的问题。

比如说雅诺什,哲理只是他故事的一面,在孩子来说可能是个特别好玩的故事,就看以怎样的角度。

如《我会把你治好的》,这个故事中平行着一个小故事,那是青蛙与小老虎车的故事,如果试着以青蛙的角度去看小熊和小老虎,这个故事又是另外一种趣味,不妨试着问问孩子,可知道那青蛙在干什么?

又如《小老虎,你的信》,有朋友说,它可以算是一个简单的邮政史,这又是一个新角度。在家里,如果有条件,试着用长管子连成电话的小模型,一个人站在厅里,一个人站在房间里“通话”,再延伸一点,还可以利用声音振动的原理,用一次性的杯子和棉线做成另外一种模型。与孩子简单聊聊人类通信的各种形式,让孩子“猜猜”这个故事里讲的都是那些种形式,鼓励孩子自己再想像一些。如此这般,孩子玩上几天都会很过瘾。

2005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他有句话说得非常棒,值得好好琢磨。他说(大概的意思),他写的故事要让孩子们读出好玩的故事,而让孩子身后的大人读出哲理。这个说法我觉得可以延伸一下:要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悟出哲理来。孩子品味故事中的哲理,类似一种反刍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需要几天、几个月,甚至需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一个像雅诺什那样的老头儿悟到的哲理,让小孩子说自己也“懂了”,那纯粹是糊弄,孩子有自己的悟,不是爸爸妈妈的,也不是雅诺什的,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共鸣的。这是个自然的过程。所以,我总在想,我们坚持说,让孩子就是从故事中感到好玩,这听起来好像是放弃了故事中的意义和道理,实际上并不是。

先想到这么多。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