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答: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是这么做的: --我不知道对这些故事和他自己看的书,他究竟懂了多少,如何才能让他与我们快乐地交流?请筱音爸爸指点迷津。 我一般不去考察孩子从书中具体懂了多少,我觉得这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一般会留意观察孩子是否足够的关注、足够的开心,如果孩子读得浑然不知身外物,或是读得哈哈笑,那么肯定是收获很大的。我也会去问“有什么好笑的地方,说给我听听”--我读书读到好玩的地方,孩子也会过来好奇地问的。 另外,我觉得孩子的问题比大人问孩子的问题更重要,一般情况下,我很少提问,除非是“装傻”。通常,你和孩子聊有趣的事情聊得很带劲之后,孩子就会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问出来。人似乎天生有隐藏自己的困惑的本能。 你如果问: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呀?孩子极少会告诉你。 你就只管跟孩子说得开心,说着说着,他就会自然碰出一两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来。不用仓促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再多引导引导,多酝酿酝酿,最好能引孩子自己说出来。 --另外,我这样天天给他读书,他没有自己读,是不是恰当的?想要给他读的书很多,甚至读过的还想给他再读(他很喜欢的),但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筱音爸爸是如何做的? 为孩子读书,不会不恰当的。但他没有自己读,我想有可能是你给他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我一直认为,大人应该多给孩子自己留下尽可能多的时间。为孩子读书是好事,但如果把孩子自己的时间都占满了,也可能有问题。凡事总有度。 好书再多,毕竟读书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与孩子一起共读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习惯和热爱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至于能读多少书,反而是相当次要的。绝大部分书都还是得请孩子自己读的。读书也有缘份,好书读不尽的。 我们给筱音读书的时间不是很长,一来有上面的理由,二来大家都很忙,不可能为孩子读太长的时间。实际上也不需要。通常,每天给她读书的时间不会超过1个小时总量,有时太忙,也可能只有10分钟。在这方面,筱音是很好商量的,如果没人给她读,她会想办法自己去翻。 不过孩子的读书时间从总量上也不宜太长。孩子的第一任务是吃喝拉撒睡,第二任务是玩,下面才是如读书、画画、弹琴之类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也可以是玩。我还有特别的想法,经常给筱音讲,所以她也记得了,常常挂在口边。我说:小孩子每天除了玩、读书之外,还需要一点时间“发呆”。发呆,就是说什么也不做。可以躺在床上发呆、坐着发呆、蹲着发呆、趴着发呆、倒立着发呆……但不能到马路当间去发呆:-D
当然也不能一次发呆太久,否则就变成了呆瓜……大体就是这样的意思。总之,读书可不能把孩子的时间和空间占得太满了,孩子的许多奇思妙想往往是在“发呆”
的时候出来的。呵呵。 |
![]() |
|||||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