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问与答  


推荐书目(按年龄)

推荐书目(按类别)

如何阅读

有关图书

阅读故事

相关问题

 

   
【标题】有什么好的说法能消除孩子的“怕”的心理
【作者】筱音爸爸
【来源】新浪亲子阅读论坛

 
 
 问:有什么好的说法能消除孩子的“怕”的心理。

作者:小心心妈妈  

心心喜欢搞怪的,边听边乐的书,科普书也能听得很专注。

但是,她对有坏人的故事,一律以“怕”为理由排斥。本来我也不在意,怕就怕呗,不讲就是了。可是,每每带她去看戏剧,看到紧张的场面,她必会闹场 ,说要回家,不要看之类。以至于有时兴高采烈地去看戏,戏还没开演就闹着要回家。

我只能跟她说,有好人必然有坏人,但是好人一定会战胜坏人的。但是这小家伙就是见不得坏人的出场。

我观察了一下别的孩子,好象这种情况并不普遍。毕竟是儿童戏,不会到恐怖的地步,绝大部分孩子都能接受。

我后来整理了一下,她的确很少接触有复杂情节的故事,她听的童话多是小鼹鼠小妖怪系列之类,安徒生等都很少听,现在她哪怕是看《木偶奇遇记》,看到情节紧张的,也受不了,更别说《白雪公主》了,我看她喜欢孙悟空那么狂热,给她听孙敬修讲的西游,她听着也说怕,是不是我因为我向挑的书有偏重的关系呢?十几盒一套的《故事盒》她就很喜欢,外面的小故事的碟她都喜欢,因为即使里面有反面角色,情节也很简单。

筱音爸爸,我想请教还有什么好的说法能消除孩子的“怕”的心理。

答:那是一个讨论起来极漫长的话题

你在后面提到的那个关于灰姑娘、白雪公主是否可能误导孩子的问题,是一个讨论起来可能很漫长的话题,现在有许多人都在讨论,从文化的角度、教育的角度,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都有许多很有趣的说法。甚至有一位女作家还写了颠*覆版的故事,引起过不小的争议。

我觉得作为普通的读者,未必需要深究到那种程度,除非有特殊的爱好。我有个猜测,孩子对付这些故事比我们大人想像得要好得多。所以我今天一早在带筱音锻炼的时候就顺便问了她这个问题。

我问她:“你还记得那个灰姑娘的故事吗?”她说还记得。

我问她,喜欢那个故事吗?她说喜欢。

我还不能确定她是否真的记得那个故事,就随口跟她聊故事中的情节,她真的是记得的,什么水晶鞋呀,王子呀,她还跟我讲了一些这个故事的细节。

然后我突然问她:“那你想不想嫁给王子呢?”

她很坚决地说:“我才不想呢。”

我接着问:那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

她说,她想做阿姨,就是在家里的那种阿姨,做饭给大家吃,还要扫地,洗衣服。

我得解释一下,做阿姨是她最近的一个“理想”,因为她觉得扫地、做饭、洗衣服非常有意思。再早一点,她的理想是长大后上班,开会、出差、加班什么的。现在她还有个同步的理想是做画家,画画给其他的小朋友看。

我问她,你真的不想嫁个什么王子吗?你不是一直很喜欢公主啊、新娘的吗?(我是真的有些疑惑)。

她说,她只是喜欢看公主、新娘,她才不愿意做公主啊、新娘的,她要做阿姨……

其实经常与孩子聊聊是蛮有趣的事情。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理解多少有点想当然,而即使在与孩子聊的过程中,他们也未必能把真实的想法完整地说出来,要么是不会表达,要么还是会进行某种修饰,但仔细琢磨一下,还是能琢磨出背后的真实的,毕竟孩子比大人的遮拦和隐蔽少得多。

我理解筱音的意思是:故事就是故事,对象就是对象。她喜欢故事,喜欢看各种各样很美的对象,但未必就等于她会去模仿故事,未必就对故事没有“批判”,这就像我们大人喜欢读金庸的四大恶人的事迹,似乎越恶越好看,但未必我们就是要去学恶人的。孩子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一样的。孩子在行为上的模仿,主要还是来源于生活中。至少在我们家中,筱音肯定学不会“女性是依赖的、依附的、被动的”这样的概念,因为她没有这样的样板。当她对照着故事,发现故事中有着这样的形象时,她会产生某种想法,我相信这种想法肯定是带有某种“批判色彩”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喜欢故事,因为这些天造地设的故事,有一种美,就好像我们在公园里看到新郎新娘在照婚纱照的时候,我们也是忍不住去看看,但换到自己身上(--天天去照婚纱照?--那不是有*病吗?)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我认为读书本身是一种自由的事情,大人如果真的厌恶某些故事,完全有权利不为孩子读,这也没有任何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完全不必强求一致。

换了是我的话,我会给孩子更加自*由的选择,即使我读不出感觉的甚至可能有点厌恶的东西,我也不会反对孩子去接触,但我会想办法与孩子聊一聊,或许从孩子那里我会找到新的视角,重新去看待那些让我困惑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学习。另外,我相信,只要让孩子接触足够广泛的食粮,多方面的视角,就会让这类“误导”自然消化。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对孩子的“误导”实在多得不胜枚举,书里的故事可能是最薄弱的“误导”之一,还有各种媒体,还有各种各样打着“教育”的旗号的东西。孩子的精神要想抵御误导,不是靠我们把几本自己不喜欢的故事藏起来就能解决的。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孩子变得强壮。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