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阅读—问与答  


推荐书目(按年龄)

推荐书目(按类别)

如何阅读

有关图书

阅读故事

相关问题
 

 
【标题】小书迷航儿,让我欢喜让我忧
【作者】筱音爸爸
【来源】新浪亲子阅读论坛
 
   主题:莜音爸爸你好

主题:小书迷航儿,让我欢喜让我忧

作者:游航妈妈  

小书迷航儿,让我欢喜让我忧

航儿从一个月开始看<小小孩认物>开始,到现在三岁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每天早晨起床如果你想他快点和我一起上学,那么他的视线范围内一定不能有书。否则就只有挨迟到吧。到了晚上,要睡觉了,可他要看书,还想再看一本,再看一本,特别爱看百科全书。然后每晚都是很晚才能入睡。出外旅行,象上次到海南,我们是做好准备的,带了他最爱的书。可没想到在酒店给弄丢了,这下可惨了,他不看书就不能好好睡觉,只好到处打听书店,好歹买几本书应应急。他迷到何种程度,让我说一则他的趣事。有一个周日晚上,由于白天没午睡,航儿已是很想睡觉了。可他还是想看书,而且还一定要两本以上。可我在给他讲<雨汽车>时,他就坐着睡着了。但还是不会躺下去。后来,我就对他说:“航航,两本书讲完了,你睡吧。他才放心的倒下睡了。”这事让我和他爸直摇头。

艏儿爱书应是好事,所以我们很开心,但是他由于看书上学磨蹭,晚上不睡觉又让我忧心特别是他看书的结构,他总爱看百科全书,文学书不太爱看。说是受我的影响吧,其实我最爱的就是看文学书。不知是不是我给他选的书有问题。为了更好的弄明白问题,现在把航儿的书整理出来。

1.启蒙类 <小小孩认物>这书不错,图片大而真实,是航儿一岁半以前最爱看的书,也认识好多东西。<无字书>,也是航儿很爱看的,特别是<颜料>那本,让他从此对颜料和调色特感兴趣。<米菲>系列。航儿最喜欢里面<米菲坐飞机>那本,其他的不是很喜欢,只能说还行吧。<天线宝宝故事书>,这套书航儿特别爱看,比电视天线宝宝爱看多了,不知为什么航儿一直不怎么爱看电视。<小老虎玩具书>,航儿对上面的玩具感兴趣,但故事不喜欢。<日用品系列>,这套书航儿喜欢,是他最早爱看的书。故事简单有趣,和孩子的生活很贴近,我想这套书是让航儿迷上书的开始吧。

2.故事类 <宝贝手指点读故事>,很奇怪的是航儿很喜欢这上面的故事。同样的故事,比如<豌豆上的公主>,名家绘本世界童话里的他不爱看,但这书里的他却要我一遍遍的反复讲。只是我没给他指读,因为我不想破坏他看书的整体感,记得我小时候就特别不爱别人给我指着字读书,因为把图画给挡住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就当做故事书来看了。<提姆和莎兰>系列书,航儿不是很喜欢,我却觉得画得很好,故事也有童趣,不过他从中学会了漂流,学会了在家里吃野餐,学会了用纸盒子当船,用木棍钓鱼。也算很有收获。<名家绘本世界童话>,航儿最爱看里面的<狐狸和鹳>,<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小红帽>这三本。这几本是所有书中的最爱,却不愿意看其他的那些,不知他是听不懂还是怎么的。

3.科普类 这类书都是航儿的最爱,自己独立看就是这类书了。<儿童目击者>是航儿最早的一套也是我认为最好的一套科普读物。很珍贵的照片,很好的文学。让航儿从中学到了好多关于动植物的知识。<最好的幼儿百科>,这套书也同样是航儿的最爱,它的好处在于全面而易懂。从汽车,飞机,船,植物,动物,数学,图形,昆虫,各方面都能让孩子有初步的认识。航儿是每本都想自己看,一边看一边问我问题。每晚选书这套也是最高频率被选中。但我最不愿他选这套书,因为太厚,让我讲两本,又该很晚不能睡了。<知识童话故事>航儿不怎么喜欢,我想可能是有点太深了,知识点他理解不了,就放着没给他读了。

4.情商类 <我真棒系列>,航儿不怎么爱看,也是属于可看可不看那类型。其实这些故事应该简单好听呀,但我不知为什么却吸引不了他。

主题:游航妈妈看过来

作者:筱音爸爸  

关于你的问题,我觉得水煮小鱼说得不错,游航已经很不错了,首先大人自己先不要心急,应该抱着肯定和鼓励的态度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别是对3岁的孩子,“对某某类的书不感兴趣”这样的结论的确是过早了。孩子的兴趣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

另外一个方面,我想可能是判断的角度上需要调整一下。对于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觉得不宜用大人的分类角度去判断。最近我刚读了一本美国编辑写的关于图画书的理论书,她就不同类别的图画书的有一段说法讲得很好。她说,图画书有虚构类的和非虚构类的(实际上文学书籍也分虚构类的和非虚构类的),知识类的图画书(如概念、认知和科普类的都可归入这类)属于非虚构类的,它主要满足孩子们逻辑思考的需要,虚构类的图画书主要满足孩子们想象力的需要。但无论是哪一类的书,要想让孩子们特别喜欢,就必须具备很好的文学性。

国外在分类上与我们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往往会把《神奇的校车》这样的书划归到“科普读物”类,但美国人会划在“非虚构类图画书”,基于这样的逻辑,他们也认为这是“文学类”图书。所以如果要较真起来,怎么说孩子喜欢科普图画书就不是喜欢“文学类”呢?

实际上,对于2岁至5岁的孩子来说,他都很难区分虚构与非虚构,你讲一个小老鼠周游世界的故事,同时讲一个马可·波罗游中国的故事,对于孩子来说,这两个故事都一样,孩子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小老鼠的故事,因为他从这样的故事中接触到许多熟悉的东西,而且那种小老鼠的视角可能恰恰是孩子的视角。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关键不是给他们读什么类别的书,而是要注意读物的“趣味性”和“适合性”,从某种角度说,还是可以归于“文学性”。

再举个例子。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就是文学性特别强的历史书,当然它并不适合3岁的孩子。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