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噗角的小屋(金水桶·名著阅读与成长文库第二辑) 购买→ ←查看
有1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8419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阿噗角的小屋(金水桶·名著阅读与成长文库第二辑)
The House At Pooh Corner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英)A.A.米尔恩
陈丽婷
李文俊

浙江文艺 2009年04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14.0 会员价:11.2
会员折扣:80%

开本:32 装帧:平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9~12岁 9~9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英国作家A.A.米尔恩分别与1926年、1928年出版的《小熊维尼阿噗》和《阿噗角的小屋》在英文世界家喻户晓,后来更因迪斯尼据此改编的“小熊维尼”系列动画片而风靡全世界。也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小熊维尼和他的朋友们的形象基本定格于动画片的处理,但实际上作为经典童话的“小熊维尼阿噗”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在20世纪末曾有一个很有趣的评选,一家著名的学术杂志布莱克维尔邀请来自17个国家的知名学者评选“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图书”,在评出的105本图书中竟有两部童话入选,一部是《柳林风声》,另一部就是《小熊维尼阿噗》。与动画片中讨人喜爱的形象相比,原汁原味童话中的“小熊维尼阿噗”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气质,在让我们看到专属于童年的幼稚可爱、淳朴品质的同时,还让我们品味到一种朴拙的智慧,这种智慧往往只在童年时“昙花一现”,绝大多数人长大之后便忽视了、遗忘了,殊不知那很可能是真正的大智慧。美国作家Benjamin Hoff某一天惊讶地从维尼阿噗的身上发现了古老的东方哲学,于是写了一本颇为畅销的The Tao of Pooh(《阿噗之道》),讲述小熊维尼阿噗故事中的哲学启示——老庄的“道”。 
    关于原作的中文译本有很多,所以对于读者而言选择译本也是颇为困扰的问题。评判译本的优劣并不容易,对于WINNIE-THE-POOH更不容易。这两本小书的英文原文看上去似乎很容易,理解字面的意思一般也不困难,但在浅白的表面之下,它们俏皮的趣味、不断冒出来的语言游戏,都是极不易处理的,要在中文中找到同样浅白的语言,同时最大可能地保留那种微妙的趣味,甚至要尽可能照顾好玩的语言游戏,这简直就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如果我们读到某个译本,觉得虽然也很通顺、意思清晰,但是很不耐嚼,似乎读不出更多的趣味,那么很可能那不是一个好译本。 
    在目前能读到的中文译本中,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有两种:任溶溶先生译的《小熊维尼·阿噗》《阿噗角小屋》,李文俊先生译的《小熊维尼阿噗》《阿噗角的小屋》。这两种译本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任译本更追求地道的儿童浅语,总体上比较适合直接读给年龄较小的孩子听,但为了照顾到直接让孩子听懂、读懂,这个译本也多少有些放弃;相比之下,李译本更注重追求原汁原味,遇到不可能用同样浅显的语言传递趣味的地方,时常“铤而走险”,使用了许多在一般的儿童读物中很少见到的词汇和用法,不过也恰恰是读到这些地方时,熟悉作品的读者才能会心一笑。所以如果作为成年读者(或大孩子)自己阅读的话,李译本也许能带来更多的琢磨。对于爱好翻译的发烧友,两个版本都颇值得学习研究,特别是针对书中的语言游戏,两位翻译家各出奇招,比较参详之下必大有收获。(阿甲) 
 
    这本《阿噗角的小屋》(The House At Pooh Corner)是英国作家米尔恩(A.A.Milne,1882—1956)继《小熊维尼阿噗》(1926年)之后出版的又一本少儿文学作品,出版于1928年,内容与《小熊维尼阿噗》相联系,有着相同的背景与人物(如果动物可以称为“人物”的话)。因此,一般都认为是前一本书的续集。在这本续集中,通过一些故事,作者对阿噗以及其他动物的性格,都做了进一步地挖掘与发展。因此,百亩森林里的动物群体的形象,就显得更加丰满多彩了。而在一定程度上,百亩森林亦即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微缩版。 
 
【作者简介】 
A.A.米尔恩,或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1882~1956),英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童话作家和儿童诗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1906年起就在英国老牌幽默杂志《笨拙》工作,写了大量幽默诗文,还曾把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改编成剧本《蛤蟆府的蛤蟆》,这个剧每年圣诞节英国都要上演。创作的童话主要有《小熊维尼阿噗》(1926),《阿噗角的小屋》(1928)等;儿童诗集《当我很小的时候》(1924),《我们已经6岁了》(1927)等。轻喜剧《皮姆先生过去了》,《迈克尔和玛丽》;儿童剧《假象》。此外还有侦探小说《红房子疑案》等。 
 
【译者简介】 
    李文俊,原籍广东中山.1930年生于上海,1952毕业于复旦大学。长期就职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曾任《世界文学》主编、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主任等职。福克纳作品的主要译者和研究专家。译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之歌》、塞林格的《九故事》等。近年译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伯内特夫人的《小公主》、《小爵爷》、《秘密花园》,辛西娅·赖伦特的《想念梅姨》,米尔恩的《小熊维尼阿噗》等。2005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为“资深翻译家”。 
 
【简评】 
    结识维尼阿噗,只是结识一个小熊。可结识这样的一个小熊,一个孩子究竟会增添多少快乐、多少风趣、多少明媚的人格、多少永远的想念,那只有去问一个孩子了。只有去问他们的长大了。问他们是一个老奶奶、老爷爷的时候。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  
 
    米尔恩可以说在儿童文学的领域内对英国式的狂放型的幽默文学有所发展。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他用了一根“语言的长矛”,在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密林里横冲直撞,时不时还因为自己有所斩获丽身子瘫软与哈哈大笑。译者在翻译此书时,奉行的原则自然仍是以“信达雅”中的第一个“信”字当头,但是也忍不住技痒,会借机施震出些“花拳绣褪”,以期能与“绷紧了脸说笑话”的调侃式的原文风格相匹配。      
                    ——本书译者、资深翻译家:李文俊  
 
【目录】 
嘘语 
第一章 在本章中 在阿噗角,为咿唷盖起了一座小屋 
第二章 在本章中 跳跳虎来到森林,要吃早餐 
第三章 在本章中 组织了一次大搜索,小猪险些又遇上大笨象 
第四章 在本章中 跳跳虎显示出他不会爬树 
第五章 在本章中 兔子一整天好忙碌,我们弄清了克里斯托弗·罗宾每天早上都在忙什么 
第六章 在本章中 阿噗发明了一种新游戏,咿唷也参加进来一起玩 
第七章 在本章中 巧设计谋,为了让跳跳虎不再蹦跳 
第八章 在本章中 小猪做了一件大好事  
第九章 在本章中 咿唷找到了毛英府,猫头鹰搬了进去 
第十章 在本章中 克里斯托弗·罗宾和阿噗来到魔地,我们就让他们留在那里 
译后记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作者或译者自评
  • 译后记 (李文俊 )
        这本《阿噗角的小屋》(The House At Pooh Corner)是英国作家米尔恩(A.A.Milne,1882—1956)继《小熊维尼阿噗》(1926年)之后出版的又一本少儿文学作品,出版于1928年,内容与《小熊维尼阿噗》相联系,有着相同的背景与人物(如果动物可以称为“人物”的话)。因此,一般都认为是前一本书的续集。在这本续集中,通过一些故事,作者对阿噗以及其他动物的性格,都做了进一步地挖掘与发展。因此,百亩森林里的动物群体的形象,就显得更加丰满多彩了。而在一定程度上,百亩森林亦即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微缩版。 
        在译米尔恩这第二本书时,我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即米尔恩不愧为一位语言大师。一向推崇庄严、优雅,甚至有些古板的英国英语,在他笔下,似乎被解除了束缚,它们的常规经受了冲击,突梯滑稽、怪异神奇的一面被凸现出来。当然,英国文学一直是不缺乏幽默的一面的,但似乎多以偏于含蓄者居多。我还真想不起来英国有像写《巨人传》的法国拉伯雷那样风格恣肆佯狂的作家。米尔恩可以说在少儿文学的领域内对英国式狂放型的幽默文学有所发展。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他用了一根“语言的长矛”,在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的密林里横冲直撞,时不时还因为自己有所斩获而身子瘫软与哈哈大笑。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贝尔在她编的《牛津英国词典》的“少儿文学”条目中,在提到米尔恩这两部作品时,特别赞许其中的“the winsome characters and aphorisms”(讨人喜欢的人物与警句式的语言),这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 
        译者在翻译此书时,奉行的原则自然仍是以“信达雅”中的第一个“信”字当头,但是也忍不住技痒,会借机施展出些“花拳绣腿”,以期能与“崩紧了脸说笑话”的调侃式的原文风格相匹配。读者在中译本里见到阿噗的诗中出现“蓝格莹莹的彩哟”,咿唷自称“鄙骡”时,望能宽容笑纳。拙译倘若偶能博得几位“懂戏”的老少爷“会心的一笑”,那么一个老人费时两月的辛劳,便不能算是白白浪费了。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