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 购买→ ←查看
总点击数20191次
 
其他
启蒙读物
文学
教育
自然百科
卡通漫画
人文社科
艺术
语言
体育
电脑网络
工具书
电子出版物
不区分
 

 

 
 
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梅子涵 方卫平 朱自强 彭懿 曹文轩

新蕾出版社 2008年12月 出版

库存:9

原价:38.0 会员价:228.0
会员折扣:600%

开本:18 装帧:软精

关注年龄: 家长/老师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中国儿童文学界五位著名学者、作家,在20世纪最后一年的秋天聚集在一起,关心着、讨论着、争议着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在与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界的高峰论坛,精彩的智慧交锋、思想碰撞…… 
 
【简评推荐】 
    这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从我国儿童文学创作、评论、出版现状出发,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书中论及的十二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都是当前儿童文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或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  
                       ——束沛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这是一本以咖啡茶叙的轻松方式,探讨中国儿童文学严肃理论的书籍。许多对于一般读者是过于沉闷而枯燥的理论,在书中只成了一个个有趣的话题。撇去了思想的艰涩和行文的乏味之后.本书的内容就有可能为一般的文学、儿童文学工作者、教育界人士喜爱和接受。  
                       ——黄虹坚(香港评论家)  
 
    《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在梅子涵、方卫平、朱自强、彭懿、曹文轩的全心投入、交相激荡下,呈现严谨、规律的计划性,以及拉锯、整合,并且接纳多面向辐射结论的辩证过程,堪称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喜事、一个里程,甚至可以预言,也将是一个转折基石,奠基于这本书,会有更多不同可能的创作、研究的思考与尝试,不断延伸开去。  
                       ——黄秋芳(台湾评论家) 
 
【目录】 
    我们关怀不朽(代序) 
    1 关于经典 
    2 关于图画书 
    3 关于童话 
    4 关于幻想文学 
    5 关于儿童小说 
    6 关于成长小说 
    7 关于故事性 
    8 关于幽默 
    9 关于想象力 
    10 关于诗意 
    11 关于评论 
    12 关于出版 
    后记 
    附录:五人谈纪事 
 《五人谈》再版感言 
 社会反响 
 人名作品名索引
 
红泥巴推荐级别: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中国首部对话体儿童文学理论专著。 
    ★权威评述,高峰论点,思想活跃,妙语连珠。 
    ★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六届图书奖提名奖。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内容摘引

关怀不朽   

      中国儿童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论是创作还是理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的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相比,我们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即使与国内的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总体的创作数量、质量,也不是令人满意的,这是不是与缺少对儿童文学的研究与推动有关呢?在21世纪到来之际,儿童文学界似乎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正视现状,未雨绸缪,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正是怀着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虔敬之心和巨大热情,新蕾出版社萌生了组织几位思想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与研究者,就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展开一次理论对话并结集成书的想法。因为我们考虑一本对话体的理论书较之一般的理论专著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这一想法得到了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与批评家的广泛赞许。最后我们将作者锁定在上海师大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浙江师大人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朱自强,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北大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五个人身上。他们中的三位既是学者,也是作家;四位在大学中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对儿童文学的创作及理论均有很深的造诣。让我们深深感动的是五位专家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虔敬与执著。他们放下手中的研究和创作,对我们的邀请给予积极的响应;他们倾注着巨大热情,在准备阶段一次次与我们反复探讨,就儿童文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确定了“关于经典”、“关于图画书”、“关于儿童小说”等12个话题,每个人在来津之前,甚至在来津的火车上都在彻夜进行准备。对于这次津门论剑,五位专家和我们都形成了共识:这是一次分量不轻的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对话,因此它一定是真诚的、严谨的,既要直面儿童文学的现状,指出不足,又要尊重历史客观公正,言之有据。这绝对不是哗众取宠的炒作,而是一次严肃认真的学术探讨。通过这种积极的对话方式,在智慧的碰撞、理论的交锋中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一种开放的思路。
       2000年11月18日以后的7天,在天津远洋宾馆,五位专家拟定了一份高密度的工作时间表。要在7天的时间里,谈完12个话题是不容易的。他们常常是一个话题谈完了,稍事休息,接着谈下一个。列提纲,查资料,几乎是在深夜进行。在7天紧张的日子里,五位专家学者就12个话题展开了对话与交锋,他们直抒胸臆,坦陈己见,语言睿智机敏,鲜活生动,智慧的火花时时在碰撞中闪烁。
      经过7天的日日夜夜,二十多盘录音带录完了。根据录音带整理的谈话记录多达40多万字,光整理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又将整理后的文稿一一寄给作者,并附详细的修改意见,请作者认真修改。两个月后作者寄来的稿子话题更集中,语言更简炼。谈话的内容多了些理性的阐述,少了些情绪化的东西。从这个选题的策划到出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其中编辑的加工量是很大的。因为把录音带转化成文本,需要认真的辨析与整理,一些不太清晰的声音,有时需要反复听数遍才能听清楚;也因为是即兴对谈的方式,随意性、口语化的东西较多,我们在尽量保持对谈风格的同时,也尽量做到语言的规范化,期间下了不少编辑的功夫。
一本优秀的图书,不仅内容应该是高水平的,形式也应该与之相配。为了把这本独特的儿童文学理论图书出好,我们特别约请著名装帧设计家吕敬人先生担纲设计,大方的18开本,淡雅的色彩,均体现了既有学术品位,又不乏谈话体轻松活泼的风格。本书中作者由于论证的需要,提到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及著名插图,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们千方百计,通过多方面的搜集,包括五位作者提供的,及编辑从图书馆寻找到的,尽可能的把书影和插图插在书中,既丰富读者阅读,也活跃了本书的版面。在印刷和用纸上,我们也是精益求精,内文采用蒙肯纸印刷,封面用特种纸,较好地体现了本书的品质。
       《五人谈》出版以后,博得了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及众多读者的赞誉。香港评论家黄虹坚先生,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香港的书架上发现了这本书,一下子被吸引了。“那封面淡淡的,只以浅紫、绿、蓝、咖啡渐变色调加上白色条形组成图案,变幻出一些活泼,带出一些想象力。其开本不同一般书的小32开,而切出18开本。这设计又见出出版人对这本书个性的厚爱。它淡淡定定地挤在红红绿绿的流行书当中,颇见出一种君子自知的尊严和气度,也流露出一种胜者的自信和悠闲。这种有意无意的身份界定,仿佛告诉人们,它出世不是为了出风头凑热闹,只为淡淡散发出自己的魅力——这种魅力是永久的。”(《五人谈出的世界》,2002年1月8日香港《大公报》)
      《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从策划到出版的过程,体现出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和出版者对于儿童文学——生命成长的热情和关注,也体现出著者和出版者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上严谨求实的精神。我们不敢放言,《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是一个里程碑,但可以预言她是一块基石,“奠基于这本书,会有更多不同可能的创作、研究的思考与尝试,不断延伸出去。”((台湾)黄秋芳《张望,无限视野》)著者之一梅子涵在代序《我们关怀不朽》中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儿童文学永远都是面对年幼生命的,世世代代总会迎接生命的出生,而且盼望他们快活、如诗地长大,所以儿童文学不会有太阳落山的时候。只要优秀,那就不朽;而只要不朽呢,那么童年陪伴的意义就会是难以量析的。
我们关怀这不朽。我们关怀这一个太阳。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