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乐趣(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译丛) 购买→ ←查看
有3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20272次


简单查找

高级查找

 

 
 
儿童文学的乐趣(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译丛)
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3rd Edition) by Perry Nodelman and Mavis Reimer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加)佩里·诺得曼 梅维丝·雷默
陈中美

少年儿童 2008年12月 出版

该版本已绝版,仅作资料使用。

开本:32 装帧:平装

关注年龄: 家长/老师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儿童文学的乐趣》是一部论题组合新颖、开放,论述方式严谨而又不失个性的概论性著作。该书涉及对儿童文学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儿童文学教学活动、儿童文学阅读与接受、童年概念、儿童文学与市场、儿童文学与意识形态、儿童文学基本文类及其特征等内容,并提供了将各种当代文学理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研究的示例与可能。该书主要作者佩里·诺德曼是当代北美儿童文学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研究和批评文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重要的英语儿童文学学术刊物上,并以其广泛深入的话题探讨和活泼诙谐的论述风格始终吸引着评论界的关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部著作,它较为综合地反映了诺德曼本人的儿童文学研究和批评理路。他在书中所提出的对于儿童文学文类特征的再认识,对于“儿童文学的乐趣”及其实现途径的思考,以及对于如何将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运用于儿童文学批评的尝试,对当代英语儿童文学教学和批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儿童文学的乐趣》第一、二版分别出版于1992年和1996年,纳入本次译丛的系诺德曼与同事梅维丝·雷默合作修订的第三版,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以来儿童文学领域出现的一些学术话题也得到了新的探讨。该书已经成为目前北美地区高校儿童文学专业的主要教材。(方卫平) 
 
【作者简介】 
    佩里·诺得曼,加拿大著名学者,在温尼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innipeg)任教37年,目前已退休,是该校的名誉教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百多篇关于儿童文学各个方面的论文,著有《说说图画: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和《儿童文学的乐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两部理论著作,并创作了多部儿童和青少年小说,其中《精灵国来的陌生人》有中文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此外,诺得曼还曾在学术期刊《儿童文学协会季刊》(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当过5年编辑,并担任了一年儿童文学协会的会长。 
 
    梅维丝·雷默,加拿大童年文化研究会主席,青少年文本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温尼伯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在重要的文学期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文章。主要理论著作有:与诺得曼合著《儿童文学的乐趣》第三版,主编《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Such a Simple Little Tale: Critical Responses to L.M. Montgomery's Anne of Green Gables),主编《关于家的言说:加拿大儿童文学话语》(Home Words: Discours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Canada)。 
 
【译者简介】 
    陈中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硕士,英语专业8级。在各儿童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书评和论文,翻译相关理论文章若干。目前为某少年儿童出版社高级项目主管。 
 
【目录】 
 
前言 
1 如何阅读本书 
  文学研究:一些基本假设 
  意见与对话 
      关于作者 
  思考你读到的东西 
  写下你自己的看法 
 
2 如何阅读儿童文学 
  从成人的角度来看 
  隐含读者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异与同 
  文学的乐趣 
 
3 儿童文学的教导 
  聚焦文学策略 
  乐趣能教吗? 
  什么不教? 
  教什么? 
  文学策略的教导 
        大力传播读者经验 
        接触多种多样的书   
        重视读者反应 
        聚焦文本 
        聚焦关联 
        鼓励对话 
        必定成功之道? 
 
4 阅读文学文本的策略 
  图式与阅读 
  文本中的空白 
  填补空白:建立连贯性的策略 
        把描述具象化 
        读取角色 
        发掘故事、体验情节 
        寻找主题 
        探求主题结构 
        聆听叙事声音、辨识聚焦者 
  建立文本整体的连贯性 
        故事与话语 
 
5 关于童年的普遍假设 
  意识形态中的儿童 
  历史中的童年 
        早期儿童文学 
  现在的童年 
  一些普遍的假设 
  假设作为意识形态 
  假设为什么可能是真的? 
  假设为什么不可能全部是真的? 
        发展理论与科学证据 
  但假设有时候就是真的 
  假设与权力:我们为什么需要假设? 
  不把儿童当成他者 
  儿童到底有什么不同? 
  童年阅读与审查制度 
        对抗审查制度 
 
6 市场中的儿童文学 
  儿童的选择:独特的自由? 
  儿童文学领域 
  儿童文学的生产者 
  谁卖童书? 
  谁买童书? 
        父母为什么买书? 
        教师和图书馆员为什么买书? 
  书越来越少 
  哈利·波特的奇怪案例 
 
7 儿童文化世界 
  无可避免的教导 
  非虚构:真不是虚构的吗? 
        世界是个简单的地方 
        世界是个幸福的地方 
        世界是个同质的地方 
        世界一直是同质的 
        世界及其民族都非常地多样化 
        世界是个理性的地方 
        世界充满清晰可见的价值信息 
        世界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世界总是在变好 
        再现作为现实 
  儿童玩具和游戏的世界 
        玩具和性别 
        玩具和消费 
        玩具和弹性 
  儿童电视世界 
  儿童电影世界 
  玩具、电视、电影:生活与文学的知识集 
        隐藏的课程 
        儿童文化世界中的文学 
  从文化中解放儿童? 
 
8 文学与意识形态 
  历史与文化 
        19世纪之交的阶层和性别 
        民族和民族文学 
  反读文本 
  浮政治假设于台面 
  浮性别假设于台面 
        女性与文学的研究 
        男性与文学的研究 
  多元文化主义:浮种族假设于台面 
        多元文化文本 
  浮个体假设于台面 
 
9 儿童文学作为知识集 
  互文性 
  文本互为语境 
        同一作者的其他文本 
  儿童文学作为文类 
        一个无名故事:基本模式 
  文类特征 
        可具象化描述:儿童文学的物理世界 
        人物:儿童与天真 
        故事:在家与离家 
        主题结构:二元对立 
        风格与结构:简单、重复、变奏 
        聚焦 
  今日的文类 
  文类与公式 
 
10理论知识集 
  在理论语境中阅读 
  读者—反应理论 
        路易斯·罗森布莱特与审美阅读 
        斯坦利·费什与阐释共同体 
  心理分析理论 
        西格蒙·弗洛伊德与无意识 
        布鲁诺·贝托海姆与俄狄浦斯情结 
        雅克·拉康与无意识语言 
  原型理论 
        卡尔·荣格与集体无意识 
        诺思洛普·弗莱与模式 
  结构主义理论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与二元对立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与功能 
        罗兰·巴特与符号 
        雅克·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和政治无意识 
        爱德华·赛义德与东方主义 
        朱迪思·巴特勒与行为性 
  文化研究 
        安东尼奥·葛兰西与霸权 
        斯图亚特·霍尔与编码/解码 
  价值与典范 
 
11诗歌 
  儿童诗 
  声音与意象的乐趣 
        一种阅读策略 
  体验诗歌 
        注意文字本身 
        注意文字构成的模式 
        注意文字引发的画面和声音 
        注意文字营造的画面模式 
        注意文字创造的声音 
        注意文字讲述的故事 
        注意文字传达的意义 
        注意文字构造出的意义模式 
  儿童诗:选集的制作 
  为什么许多人不喜欢诗——该如何对待 
 
12图画书 
  视觉想象与图画的理解 
  图画书的乐趣 
  图画如何提供故事的信息 
        版式与第一印象 
        基调与氛围 
        风格 
        视觉对象的意义 
        图画动力学 
        二维空间的效果 
        三维空间的效果 
        图画里的运动与时间 
  文字与图画讲述的故事 
  图画书作为益智游戏 
  给大孩子看的图画书 
 
13童话与神话 
  一个普遍的知识集 
  童话的历史 
        口传故事,或民间故事 
        从口传故事到书面故事 
        常见故事的最初形式:贝洛的版本 
        格林的版本 
        格林之后的童话 
  来自书面版本的口传故事:不同的版本与文化价值 
  儿童应该阅读哪些版本? 
  童话的特征 
        背景 
        人物 
        事件:基本故事模式 
        意义 
        结构 
  文学童话 
        女性主义童话 
        改编版 
  神话 
        神话作为故事 
        神话与文化教育 
译后记
 
红泥巴推荐级别: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 这套译丛是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界首次系统译介、引进的国外儿童文学研究成果。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相关链接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当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丛”总序 (方卫平 )
    【标题】西方学术资源与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当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丛”总序 
     
    一 
     
      从近现代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学科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跋涉和知识积累历程。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外来学术文化资源,尤其是西方学术文化资源的输入和传播,构成了近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学科建设的基本知识背景和主要学术源头之一,影响着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作为一种知识活动的现实走向。  
      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学术建设最早的参与者们,在西方哲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的熏陶和装备之下,以“儿童本位”为核心观念,以令人惊诧的学科跨度,完成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知识体系最初的言说和构建。20世纪50年代,苏联儿童文学理论体系的移植和影响,在满足了一个时代的儿童文学理论渴望和需求的同时,也把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改造成了相对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并且随着历史的演进日益显露出其学理上的贫弱与尴尬来。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期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进程中,人们继续延续着这种集体学习的激情和渴望。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和建设,就其基本的学术依托而言,是人们不断借鉴外来学术资源、不断集体学习的结果。  
      最近30年来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在借鉴外来理论资源方面,走过了一条特殊的学术路径。起初,在新时期文学发展和文艺思潮变革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西方文艺学乃至整个当代西方人文学科都产生了朴素的热情和学步的冲动。神话原型批评、接受美学、精神分析理论、英美新批评、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评,还有发生认识论、格式塔理论、系统论等等周边学科的理论学说,都成了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者、尤其是中青年儿童文学研究者们所热衷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领域。尽管这些学习和吸收所带来的理论转化和建设成果十分有限,而且其后也遭到了某些保守人士的抨击,但这一吸收和借鉴,对于那一时期儿童文学研究者们的知识更新和拓展,对于那一时期儿童文学的理论转型和建构,无疑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若干年来,我们对国外儿童文学理论资源的直接关注、吸收和借鉴,也构成了一份虽然有限却也持续不断的出版清单。能够列入这份清单的译介著作主要有周忠和编译的《俄苏作家论儿童文学》(1983年,中译本年份,下同)、上笙一郎的《儿童文学引论》(1983年)、安徒生的《我的一生》(1983年)、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1991年)、《长满书的大树》(1993年)、鸟越信的《世界名著中的小主人公》(1993年)、穆拉维约娃的《寻找神灯——安徒生传》(1993年)、麦克斯·吕蒂的《童话的魅力》(1995年)、约翰·迪米留斯等主编的《丹麦安徒生研究论文选》(1999年)、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1999年)、维蕾娜·卡斯特的《成功:解读童话》(2003年)、杰拉·莱普曼的《架起儿童图书的桥梁》(2005年)、奥兰斯汀的《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2006年)、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2007年)、艾莉森·卢里的《永远的男孩女孩:从灰姑娘到哈利·波特》(2008年)、王逢振主编的《外国科幻论文精选》(2008年)等等。毋庸讳言,在最近20多年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进程中,这些著作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影响了(或将要影响)我们在儿童文学相关论域的理论思维和学术建设进程,同时,从学术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它们的出版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借以了解世界的愿望和努力。 
     
     
    二 
     
      或许,今天我们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学术译介工作已经抵达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就是:根据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学术走向,对当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更加自觉、更加系统,同时希望也是更加有效的译介和引进阶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几位研究者、译者和出版社共同努力,推出了“当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丛”第一辑(四册,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收入这套译丛的四部儿童文学理论著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欧美儿童文学理论著作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是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梅维丝·雷默的《儿童文学的乐趣》(陈中美译)、英国学者彼得·亨特选编的《理解儿童文学》(郭建玲、周惠玲、代冬梅等译)、美国学者杰克·齐普斯的《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赵霞译)、美国学者蒂姆·莫里斯的《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张浩月译)。  
     
      《儿童文学的乐趣》是一部论题组合新颖、开放,论述方式严谨而又不失个性的概论性著作。该书涉及对儿童文学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儿童文学教学活动、儿童文学阅读与接受、童年概念、儿童文学与市场、儿童文学与意识形态、儿童文学基本文类及其特征等内容,并提供了将各种当代文学理论应用于儿童文学研究的示例与可能。该书主要作者佩里·诺德曼是当代北美儿童文学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的研究和批评文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重要的英语儿童文学学术刊物上,并以其广泛深入的话题探讨和活泼诙谐的论述风格始终吸引着评论界的关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部著作,它较为综合地反映了诺德曼本人的儿童文学研究和批评理路。他在书中所提出的对于儿童文学文类特征的再认识,对于“儿童文学的乐趣”及其实现途径的思考,以及对于如何将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运用于儿童文学批评的尝试,对当代英语儿童文学教学和批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儿童文学的乐趣》第一、二版分别出版于1992年和1996年,纳入本次译丛的系诺德曼与同事梅维丝·雷默合作修订的第三版,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以来儿童文学领域出现的一些学术话题也得到了新的探讨。该书已经成为目前北美地区高校儿童文学专业的主要教材。  
      《理解儿童文学》一书是编者彼得·亨特从《儿童文学国际指南百科》(International Companion Encyclopedia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中精心选摘的14篇论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这些论文主要涉及儿童文学传统概念(如儿童文学、童年等)的理解以及新历史主义批评、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与文体学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互文性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文献学批评、元小说理论等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应用等等。彼得·亨特是英国知名的儿童文学学者,也是《儿童文学国际指南百科》的主编。这一组从《儿童文学国际指南百科》第一部分“理论与批评方法”中摘取的学术论文,其作者都是英语儿童文学研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者,它们从多维的研究角度展示了当代儿童文学研究在理论上的拓展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它们在运用、借鉴不同批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理论阐发的同时,也显示了这种借鉴和运用所可能具有的理论上的创造性。  
      《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是西方当代童话研究的代表著作之一。作者杰克·齐普斯以童话的古今发展与演变为基本背景,从五组个案出发,细致解读了童话中所蕴藏的“神话”因素。他指出,许多经典童话在今天已经成为代表着永恒真理的神话,但恰恰是在这些仿佛来自久远年代的“真理”中,积淀着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内容。当代童话阅读与创作不应仅仅成为对于这些古旧的意识形态内容的全盘接受,而应当致力于发现和揭示出那潜藏在真理假象之下的“神话”内涵。本书最后,齐普斯在测绘当代美国童话可能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在当代童话创作中打破童话“神话化”的樊笼,挣脱传统的、旧有的、神话式的意识形态束缚,以求发挥童话的社会批判功能的期望。本书作者齐普斯是当代西方童话研究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切入童话及其当代形式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在西方儿童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研究对象涉及文学、电影、电视等多种文本形式。有人甚至断言,自齐普斯以后,人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地欣赏迪斯尼对于经典童话的各种改编了。这本《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是齐普斯一个阶段的童话研究论文集,但个中许多论点基本上代表了作者本人童话研究的主要立场和观点。本书中,齐普斯的分析和论述同时结合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下的现场感,他对于古典和现代童话的“神话”内涵的提取过程展示了理论分析本身的魅力。  
     
      《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一书站在儿童文化的大背景上,从具体的儿童文学和儿童电影出发,论述了成人、儿童、风俗、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当前电影中的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倾向。此外,本书还用相当的篇幅论述了儿童图画书的相关品质等问题。作者的论述涉及从纸质图画书到电影屏幕、从传统的经典文本到当代流行文本的广阔论域,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养育经验,探讨了历史上和当下的儿童文化所传达出的矛盾讯息。他指出,童书与儿童电影同时也是特定的时代焦虑与成人欲望的写照;而许多儿童文学和文化经典在呈现种族主义、男权主义与暴力的同时,其自身也总是与权力的运行紧密相连。在本书中,作者所拷问的并非儿童应当得到什么的问题,而是成人给了儿童什么。通过揭示我们的文化是如何通过视觉媒介看待儿童并与之对话的,本书提出了儿童文学与儿童电影中呈现的世界观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莫里斯的论述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另一部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度引起争论的《以彼得·潘为例,或论儿童小说的不可能性》(Jacqueline Rose. The Case of Peter Pan, or The Impossibility of Children’s Fiction, 1984)。如果说莫里斯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罗丝在《以彼得·潘为例》一书中所揭示的儿童文学的成人话语权问题,那么通过将图画书、电影等儿童文化领域的新媒介纳入其论述范围,他的这部著作不但拓展了罗丝的理论,也大大加强了其当代意义。  
     
     
    三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儿童文学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儿童文化领域,致力于寻求和探讨儿童文学与童年文化之间的复杂关联;而这种探求构成了对于传统儿童文学研究话题的重要丰富与拓展。这一研究视野的开拓在本辑丛书中得到了十分鲜明的反映。例如,《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除了探究儿童文学及其阅读活动的方方面面之外,还探讨了诸如玩具、电视和电影是如何影响体验和理解文学的方式等话题,其主要作者佩里·诺德曼本人也是对于儿童文化始终保持学术敏感的一位研究者。早在1982年,他就为美国《儿童文学学会季刊》(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编辑了题为“为儿童的商业文化:童书的一种语境”(Commercial Culture for Children: A Context for Children's Books)的专栏,其中收入了包括大众市场与儿童玩具、当代少年电影趣味趋势、儿童电视观看等话题在内的九篇论文。其后,儿童文化、尤其是儿童通俗文化也一直是诺德曼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样,《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一书将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纳入到广阔的人类社会文明史和意识形态背景上加以分析;而作者齐普斯从来不把童话的呈现仅仅限定在纸本意义上,他的许多研究都是以当代童话电影、卡通等为对象展开的学术探讨。《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一书就专辟一章,就迪斯尼动画的“神话”性进行了“祛魅”分析;而在其他各章的论述中,齐普斯的分析也时常跳出印刷文本的限制,将童话的现代呈现媒介也同时纳入论述范围。《你只能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一书则将儿童文学、儿童电影等的研究置于错综复杂的儿童与成人的“文化-权力”关系中加以探讨,同时也显示了鲜明的美国文化色彩和意识。  
      其次,这些著作反映了西方当代儿童文学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丰富的学术面貌。《儿童文学的乐趣》是一部教科书形式的理论作品,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在本书中,“我们运用了当代各种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理论。比如,我们在艺术和感知理论的语境中检视图画书;在民俗学的语境中检视童话;在传播理论的语境中检视电视和电影;同时也在当前认知发展与教学法研究的语境中,探讨儿童的回应”。杰克·齐普斯拥有比较文学的研究背景,同时也曾在大学执教文化批评研究的课程,他的童话研究涉及哲学、神话学、文艺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文化理论等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和研究方法。而他在《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一书中所展示的,已经远不仅仅是对于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一般借用,而是站在学术的高度,就相关理论进行批判性的检视和反思,继而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运用与整合。《理解儿童文学》作为一部反映多种学科、多种方法研究儿童文学成果的学术文集,更是集中反映了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研究多元化的视角和丰富多彩的研究方法。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方法论热潮中,也曾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学术练兵和波澜不惊的理论哗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当代学术界对西方学术文化思潮的译介、研究、借用比起80年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那种赶时髦的、急功近利的研究心态无疑已经逐渐被一种较为成熟、内敛的学术吸收和消化态度所取代,学术引进过程中初级阶段常见的那种还未真正掌握就生硬、急切地搬用新名词、套用新方法的“生吞活剥症”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今天,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知识体系的创新和构建,仍然面临着一个如何继承已有的学术传统和知识积累,以本土儿童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现实为依据,结合当代儿童文化生活实际不断推进的过程和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面对和处理来自西方的儿童文学学术资源,同样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界必须面对的任务和挑战。


会员书评
  • 陈中美致阿甲 (czmei ·2009年05月 )
    4月初收到《儿童文学的乐趣》样书,第一个当然是给阿甲快递过去,但随即是长长的出差和无休无止的忙碌,都来不及跟阿甲打声招呼……今天稍有空闲,上来久违的红泥巴网,竟然看到这本书摆在首页,还有阿甲长长的书评,莫名感动。如今,中国的儿童文学理论界是如此的寂寞,大家又都那么忙,想要找几个朋友畅谈理论,恐怕都是难事,所以阿甲的回应对我来说是无比的珍贵! 
    说到这本书的翻译,其实2006年初就接到了书稿,到2009年书才出来,时间跨越三年之久,主要在于我蜗牛式的翻译(2009春节还把稿子重新修改一遍,给编辑造成了很多麻烦),工作太过繁忙,原著又像阿甲说的是那样一个厚厚的“知识集”,我需要翻阅很多资料,需要请教很多人……期间又怀孕,自己几度气馁,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完……幸好,我总算坚持下来。 
    阿甲提到的问题,关于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的翻译,我在书中做了注释,我的看法是wild things应该翻译成“野东西”而不是野兽,妈妈骂孩子常常也是说你这个野东西,而很少会说你这只野兽吧:)但翻译成《野东西国》或者《野东西出没的地方》太不符合说话的习惯了,所以就干脆写成《野东西》。当时嘉骅师兄也建议我改回《野兽国》,我并没有坚持不改,因为同系列的其他书也涉及到这个翻译,就交给编辑去统一了,但没想到,书出来之后竟然统改成了《野东西》,幸好我每个书名人名第一次出现都标注英文,有些还做了注解,大家也不至于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 
    而关于书的形式,真是厚厚的一块砖啊,太学术化了,不像第一版台湾译本那么讨喜,我其实是有点点失望的——这本书虽然学术化,但应该是普及的大众的学术,在形式上应该向大众靠近啊,但因为自己也在出版界,对于出版社的种种考虑很是理解。 
    而关于索引,其实去年阿甲给我提出之时,我反映给责编梁燕,梁燕已经做出了大半,本来打算一定要上的,但稿子排出来那么厚,实在不能再增加几十页附录,最后也放弃了~~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遗憾! 
    再次感谢阿甲。这本书的翻译必然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漏洞甚至错误,我真的很希望能跟大家交流~~ 

    书评人打分: ★★★★★
  • 《儿童文学的乐趣》:我的自学读本 (阿甲 ·2009年04月 ·相关链接
    大概是在2002年我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肯定是两位好友王林和张嘉骅推荐的,他们当时正在北京读博士。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寻找这本书。 
     
    这本书以前通常被称为《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因为台湾的天卫出版公司以此名翻译出版,译者是刘凤芯老师。但一来当时买台版书也不方便,二来基于我比较顽固的阅读习惯,我还是想找原版来读一读。这个愿望实在是很强烈,因为那时候我太渴望深入了解儿童文学,但手头能找到的资料都感觉对我的帮助不大。我并无意厚此薄彼,只是每个人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大概可笼统理解为诺得曼所说的“知识集”吧),求知的路径和偏好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简言之,从2002年开始我就在找这本书的英文版: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费了好大的工夫,才于2003年晚些时候弄到手。那时候我还没敢尝试直接从Amazon网站买书,但已经能搜索到,那时这本书卖45美元,不便宜吧?不过你现在搜搜看,已经涨到66.24美元了!所以你要真想买的话,还是赶紧下手的好:) 
     
    那一年我是托美国的朋友去买下,然后再运来的。同时在找的还有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和另外一本书,还有钱伯斯的所有能找到的阅读理论书,还有一本原版的《阁楼上的光》。加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书,但所托的朋友并不了解这类书,到处搜罗,有的书买重了,甚至还买到了一本错版的《朗读手册》(疑似盗版)。等全部发过来之后一算,大大超出了预算,而且运费居然是书价的一半!这么算下来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至少是花了67美元。得来不易呀!不过事后看来,多亏了这么一折腾,直到2003年才买到反而是好事情,因为这本书恰好在2003年出了第三版,那是诺得曼教授与同事雷默女士合著的新版本,少年儿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儿童文学的乐趣》(陈中美译)正是根据这个版本翻译的。 
     
    阅读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一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至今我也不清楚是否全部通读了每一个角落,但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全读懂。我读这类书的习惯是有问题有兴趣才读,所以有的章节会一读再读,有的章节浏览个大概,兴趣不浓就暂时跳过去。如果书中说到某个话题我特别感兴趣,就去找相关的书继续读下去。比如这本书讲到图画书的部分我恰好正感兴趣,便又找来了诺得曼的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读了那本书又不自觉地引向了下一本书,所以只能暂时把《乐趣》一书先放一放。所以,读这本书的过程实在很漫长。有趣的是,至少有三年的时间,无论我读着读着跑到了哪里,最后发现又跑回到这本书,从这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途。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和大枢纽。幸好这本书的英文版有一个非常好的目录和一个非常详尽的索引,来路去路都很通畅。几年来,我一直把这本书放在身边,无论如何决不外借,好像一离开它就会找不到路标或地图似的。 
     
    为什么这本书对我如此重要?我有时也会想想这件事。在《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的头一章我就提到了这位诺得曼,讲到在他的《乐趣》一书中如何一开篇就介绍了个人的经历,特别是童年的经历。这是令我特别赞叹的一点!我还没有读到第二本理论书,作者一开场就先进行这样的“个人坦白”的——这种自我剖析是为哪桩呢?作者在读者阅读自己的观点之前,试图请读者先了解作者本人,同时很自然地刺激读者先回顾和剖析自身。作者想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任何观念或观点都是有来源有载体的,“本书”传达的思想来自作者本人或作者的整理,所以你需要了解作者和尽可能了解影响作者的各种因素,而读者在选择是否接受或终于形成自己的观念或观点时,同样需要加入类似的考量。——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勇气而且很有智慧的方法。它本来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而已,但有许多貌似权威的“专家”常常反其道而行,他们在讲话之前就努力摆出姿态让读者不敢对他们的想法或说法产生怀疑,仿佛那些想法或说法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真理。不过确实也有许多读者宁愿聆听那样的说法,因为倚靠这样的“专家”似乎很有安全感。 
     
    我理解诺得曼先生和雷默女士大概是这样的意思:亲爱的读者,欢迎来到这一思想的花园,请先了解一下这个花园的主人的状况,也请回顾一下你们的自身,再来看一看、聊一聊、想一想吧,不要太轻信这里的主人,正如不要太轻信你们自己一样。一切皆可怀疑。 
     
    抱着这样的心态进入,才是诺得曼最为期待的吧。 
     
    恰好我总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进入每一个花园的:) 
     
    诺得曼先生与他的助手雷默女士共建的这个儿童文学理论花园充满了思辨。最初接触的读者很可能会感觉手持着一个万花筒,想想看,本来你准备找一个望远镜或显微镜什么的,结果手上却是一个万花筒,那是怎样的感觉?你初初一看,哇,这个花样好美呀,原来儿童文学是这样的图景!可是,万花筒稍微一旋转,或调整方向,或选择不同的光源,它居然又是另一幅图景!看着看着,你会忍不住困惑起来:到底儿童文学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一个图景才是真实可信的呢? 
     
    所以,如果你只是打算漫不经心地到花园里游园赏景,随便摘取几个花朵或嫩枝回来装点一下门面,那么这样的花园是不大适合的。 
     
    我还是举个例子吧。这个花园我最常去逛的一处是第五章“关于童年的普遍假设”(Common Assumptions about Childhood)。在这个园中园的入口处,主人邀请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请先写下“童书是____________”和“儿童是,或应该是___________”。有经验的访客一看便知,这在某种程度上肯定是一个“陷阱”,当然是很好玩的让你甘当一试的“陷阱”,所以我劝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你写完之后再走入花园,你会发现无论你写的是什么,它们所反映的思想、观念,或者更直接地说意识形态吧,在这个花园中早有镜像,那些被你自己看作常识的、毋庸置疑的,至少很安全的说“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各种关于童书和儿童的观念和想法,都不过是长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特定土壤的某些花朵而已。 
     
    再具体一些,比方说,我们通常会很自然地说: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应该有与这个成长阶段相适应的书,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能力是随着年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是不是,我们现在一般都是这么看的?但是,在这样一个花园里,我们看到,原来这样的观念只是在不久以前才发展出来的,在此之前,“我们”并不这么看。同时,这种说法其实还是隐藏着一个假设,那就是说: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想能力的发展是有一个成熟标准的,而这个标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就是成年人的。——而这种假设本身恰恰是很可以被质疑的!这种质疑的现实产物则是:质疑童年阅读和审查制度是否是必须的。假如这种被隐藏的假设是真实的,那么换句话说,未成年的儿童并不具备成年人一般“高明”的思想能力,那么成年人不但有责任而且有权利去“规范”儿童的思想。——当我们把这个假设推向这个极端时,你肯定又心有不忍了,因为凡是不带成见的与儿童相处过的大人、凡是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并没有全部遗忘的大人,都会隐隐地察觉出,儿童实际上在某些领域有着非凡的思想能力和判断力,有时甚至远远比成年人更敏锐更高明。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真的如前面的假设那样吗?在这个问题上,诺得曼显然对从皮亚杰的思想中泛化出来的儿童发展观是持保留态度的,他更倾向于儿童哲学的研究者马修斯的批判视角。 
     
    所以转到这个园中园的时候,笼统地说,读者需要对儿童观的发展进行一个梳理,而且不得不反身自问:我自己的儿童观、童书观又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下去的话,不得不继续深入了解皮亚杰及其之后的发展,以及马修斯对此进行的思辨或者更直接的说是批判。马修斯于1994年出版的The Philosophy of Childhood(《儿童哲学》)有专门一章阐述这个话题。那么,为什么诺得曼本人更倾向于马修斯看来比较激进的观点呢?我们可以回头了解一下诺得曼的身世,或许是他的加拿大籍犹太家庭给他童年带来的“局外人”的感觉带来的影响,使他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自然也包括相对于成年人的弱势群体的儿童权益。 
     
    关于例子,我暂时举到这里。诺得曼与雷默经营的这个花园十分庞大,虽然不能说包罗万象,但至少对于我们的眼界而言可谓应有尽有。我非常乐于以一名游客兼导游的身份邀请大家一起来同游。这里多少包藏了一点私心,因为我虽然在这里游览已久,但感觉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困惑,而且有时也感到颇为孤独,那许多的困惑实在找不到同游的朋友讨论、倾谈。 
     
    以前只有英文版、繁体版,门票太贵,现在终于有了简体版,定价59元人民币,作为门票已经相当便宜了。与这本书一起翻译出版的还有另外三本,归入“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译丛”,我知道整个译丛是由方卫平老师担任主编、张嘉骅先生担任副主编的,他们的学养深厚自不必说,所选的几本书一定是非常有分量的。对这四本书的总体了解可以参见方卫平的《总序:西方学术资源与当代中国儿童理论建设》。不要小看这四本书,它们是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界首次系统译介、引进的国外儿童文学研究成果。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关于《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的翻译,说实话我还没有能力评判,诺得曼写的书很不易读懂,原因并不在字面上,而是在文字背后的“知识集”,其跨度之大难以想象,我敢说它远远超越了国内一般研究者的知识范围。我想,我们本来就无法指望有一个能厘清所有相关知识点的完全通达的译本。这本书的译者陈中美是张嘉骅先生的师妹,儿童文学硕士且精通英文,据我所知在他的极力荐举和鼓励下,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精心翻译而成。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我更想说是恐怖的)工程,这需要十分坚忍的毅力。在这本书的出版前后,我通读了其中一些我特别关心的章节,感觉行文相当流畅。至于更深层次的判断,目前我还没有能力。希望能有更多同好能来共同参详。 
     
    不过这本书中提到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有些地方的译法与常规的译名或已经引进的译名不符,阅读中会略有糊涂。比如桑达克的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通常译为《野兽出没的地方》或《野兽国》,书中译为《野东西》。我本来想凑热闹帮忙整理一下这类译名,但终因时间关系没能赶上,多少也有些遗憾。碰到这样的地方,读者可能需要借助英文名到网上搜索一下。 
     
    另外有一点我也不吐不快,这本书包括整个译丛还是没有书名、人名或关键词索引,非常遗憾。这对于理论书的使用方便程度是大打折扣的。对编者而言,建立索引的确费时费力,但这是很值得去做的事情。翻译作品如果实在难办,可以在译文旁加原书的原始页码,然后直接翻译英文索引再重新按汉语拼音排序即可。当然听到我这个“批评”时,也不妨知道我是个对索引有怪癖的人,没有索引几乎都没法读理论书了。顺便透露一下,最近再版的《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后面的索引就是在我的坚决要求下亲自帮出版社做的,很辛苦地做了一个星期,而且还没有稿费呢。但我觉得也值:) 
     
                                                   2009年4月23日北京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