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泥巴书评 |
雪! 一片雪花。 两片雪花。 除了那一个小男孩儿,没有人认真地去理会下雪这件事情。 《下雪了》一书里的小男孩儿和他的狗,为那第一片雪花和城市的变化而欢呼雀跃。对孩子来说,任何事无论大小都是新鲜而有意义的,这是因为孩子的心中,没有主观预设的好坏与任何利益价值诉求。相对的,大部分成人的反应正如这本图画书里所描写的:留胡子的爷爷说:“只不过是一片雪花而已。”戴帽子的男士说:“没什么。”撑伞的女士说:“会融化的。” 对老爷爷、男士和女士来说,下雪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的反应相当冷漠。不过,雪花兀自飘落,不理老爷爷、男士和女士,兀自飘落、融化、飘落,也飘过小男孩儿真实坦诚的心田;小男孩儿一心关注着飘雪,他望着越飘越多的雪花欢呼:“下雪了!”当雪花落满屋顶缀满树梢,小男孩儿用似乎是发现者的口气轻呼:“是雪呀!”这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是个难忘的经验。对孩子来说,这样的经验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同与共享,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温馨。 孩子有了发现,心中生起感动,这个时候如果能适当加以引导,无论对知识的探索与深入,或者文学、艺术想象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孩子们来说,也许“雪”并不是一项生活中易于观察到的现象,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无法说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形容与感触时,我们大人又何需担忧,急着想要他们了解呢?因为一旦有机会让他们接触到实景实物的时候,他们心中的印象自然会立刻鲜活起来,也许他们会开心地大喊:“是雪呀!” 《下雪了》这本书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也会有一些新奇的发现,试着体会他们的体会,感觉他们的感觉,陪同他们一起去观察身边的事情、关心生活,别急着告诉他们太多“大人”的常识,而是一起在无数的发现与探索中,体会生命与知识的真谛。 【作家/画家 简介】 乌利·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创作了超过30本的童书,他的作品曾荣获多项世界大奖。《下雪了》这本书曾荣获凯迪克银牌奖、美国《纽约时报》年度优良好书奖、美国《父母》杂志年度好书奖等十多项奖项。此外,他创作的很多作品,比如《黎明》、《雨、雨、小溪》 、《世上的傻瓜和飞船》等也是极受欢迎的得奖好书。 舒利瓦茨不但是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评论家,在《下雪了》这本书中更加凸显他个人对艺术的评判标准——真正的图画书,必须融合了艺术和文字的形式。也因此,他的作品常能深入人心,受到大众的喜爱。他目前居住在美国纽约市。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关于本书的成就与赞誉 |
☆ 1999年美国凯迪克银牌奖 ☆ 美国夏洛特·佐罗托夫奖 ☆ 美国《父母》杂志年度好书奖 ☆ 美国《出版周刊》年度最佳绘本 ☆ 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推荐童书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相关分类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经典书评 |
- 在雪的纯洁世界中舞蹈
(庄维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讲师)
)
一场意外的降雪,发生在一条街上。这条街道成为故事的全景舞台,作者乌里·舒列维兹用单纯的故事线索、丰富的立体叙述、戏剧性的对比视角描绘了孩子与成人对雪截然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在节奏分明的画面和简洁传神的人物造型中,欢快和幽默的情绪跃然纸上,配上简要绝妙的中文翻译,俨然一首音画交融的散文诗。 这条街道,从封面和扉页开始展现。内页首页呈现的是阴郁的天空和屋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画面只占到页面的三分之一,留有大片的空白底色。 翻过一页后,街道的全景在跨页上徐徐铺陈开来,洇湿欲滴的灰色天空下,依次出现的是鳞次栉比的房屋、充满童趣的鹅妈妈书店和路上匆匆行走着各色各样的行人。细看人物的造型设计,他们或夸张幽默,或童趣盎然。阴沉的街道因为趣致的行人,开始“动”了起来。 这个页面,文字和画面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巧妙,画面左侧底部干净的文字“这时”,中间隔着大段空白,画面右侧底部文字“一片雪花”。此时的文字虽然在画面之外,但是,中间的空白在读者视线从左至右的运动中,自然而然被画面、想像和情绪填充了,在后面的好几个场景跨页中,文字和画面都使用了相同的结合手法。文字“一片雪花” 如同点睛之笔,从意象上放大了画面右上角、天空中正在飘落的一点雪花。 接下来,作者刻意设计了一系列孩子与成人对雪不同态度的有趣对比。当第一片雪花飘落时,带狗的小男孩儿和爷爷同时看见了雪花。在橘黄色调的房间里,小男孩儿兴奋的样子和爷爷见惯不惊的神态在画面上一左一右,相映成趣。 当两片雪花飘落时,小男孩儿和他的狗已经兴奋地从屋里跑到了楼下,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戴帽子的男士不以为然地继续前进。 当落下第三片雪花时,小男孩儿和狗在街道上高兴地来回奔跑起来,而撑伞的女士同样对雪不以为然,只顾低头赶路,她与小男孩儿的行进方向仍然相对。 一些雪花融化了,小男孩儿和他的狗好奇地蹲在地上,研究着落到地上的雪花。而对应的右页上,戴帽子的男士和撑伞的女士终于驻足,一个脱帽致敬,一个微笑致意。 行人的收音机和屋里的电视说:没下雪。但是,雪花越来越多,没有行人为雪花停下脚步,除了小男孩儿和他的狗。带狗的小男孩儿在雪中高兴地跑啊,跑啊,跑过了鹅妈妈书店、戴帽子的先生、撑伞的女士和背收音机的行人……身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积雪,漫画式的夸张让他们的沮丧情绪表露无遗。但他们仍然无暇停下来,继续匆匆赶路。雪对他们来说,只是行路的坏天气。左右页相互映衬的小孩与成人,不但行进方向相对,同时欢乐和糟糕的情绪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慢慢变白的街道成了带狗的小男孩儿的乐园,街上已经没有其他行人了,小男孩儿热情地邀请鹅妈妈书店橱窗里的朋友们加入雪的世界,他们一一向带狗的小男孩儿弯腰致意,在雪中一起欢快的舞蹈。 整个街道仿佛变成了白色奶油做的。天放晴了,来自鹅妈妈书店的朋友们告辞了。小男孩儿看着纯净透明的蓝天,看着那一片白色的街道,满足地感叹说,“是雪呀”。 整个故事中,文字与画面的节奏交互关系值得一提。在故事前半段的文字与画面叙事巧妙地一一吻合于细节之处,音画交融让故事具备了相当的质感。然而到接近结尾处,从鹅妈妈书店的朋友们出场开始,文字逐渐转而单纯描写整个天色和雪景逐步放晴的变化。画面中小男孩儿与朋友们欢乐的舞蹈情景与文字成为两条并行的线索,画面与文字形成空间距离上的张力,喜悦的情绪在此空间里得以有声有色的累积。直到最后,读者对雪的久违的新鲜情绪得以随着放晴的天空,和孩子满足的叹息一起释放。
|
|
会员书评 |
- 重拾纯真的心
(陈月文
·2009年08月
)
拿到书,看到封面,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虽然画面上缀满密密麻麻的雪片,可是,简单的图像、流利的线条和轻浅的用色所勾勒出来的,却是一片淡雅的宁静雪景。而画面右下角,向前奔跑的男孩儿,紧追在他后面的小狗,却激活了整幅画面的动感来! 忍不住跟着男孩儿奔跑的步伐,翻开下一页,却意外地只看到一小片狭长、灰蒙蒙的局部单调街景。 再翻开下一页,整条街跳了出来!从街上人们穿着的厚衣裳,可以知道这是个凛冽的冬日。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右上角有一点小小的白。别怀疑,那不是印刷上的失误;那是作者特意点上的“第一片花”!那特别的“第一篇雪花”被屋里的小男孩儿看到了,男孩儿兴奋地告诉他的小狗:“下雪了!”而相对于男孩儿的兴奋,跨页另一头,爷爷却不以为然地说:“只是一片雪花而已!” 接下来几页,画面左边和右边展现出极其强烈的对比:画面左边是男孩儿和狗开心地迎接雪花的动态;画面右边,是成年人对年复一年的自然现象的漠然。 作者笔下的男孩儿和狗,是那么活跃、那么开心、那么急于贴近天上降落的点点雪花;而作者笔下的成人,却一径地那么固执地忽略大自然的美景。而作者也幽了成人世界一默,收音机、电视上都在宣告着“没有下雪”,而雪花根本不听收音机、不看电视,不理播报员的宣告,而是径自纷纷飞落。 当男孩儿和他的狗尽情奔着、跑着、看着天空不断飘落的雪花而开心地笑着、舞着时,你是不是也被他跃动的神情感染得想去亲近冷飕飕天气里的白白的雪片了呢? 这本书的文字非常少,简洁的文字和意象丰富的图像相呼应,画龙点睛地传递出一页页的讯息,让读者有更宽广的观察、思考与想像的空间。 合上书,虽然仍是满眼满心的雪花,但心里却暖暖的,仿佛心中那个童心正被邀请出来,准备走向大自然、打算好好品味大自然的美好呢!相信孩子们看了,将会心地微笑;而成人看了,是否该反省久违了的童心呢?试着追回简单纯真的心,重新体会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吧!
书评人打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