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身体怎么说话(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 购买→ ←查看
有1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12132次


简单查找

高级查找

 

 
 
看!身体怎么说话(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英)吉莉恩·沃尔夫
(英)吉莉恩·沃尔夫
宋珮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年11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29.8 会员价:26.2
会员折扣:88%

开本: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6~9岁 9~12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内容简介】 
 
    看!画家如何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来说故事。每幅美丽的画作都传达出画里人物的态度或心情,看一看人的脸孔如何透露观感,不同手势又如何表达情感,身体姿态又如何突显意图。透过这样新鲜有趣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画! 
 
【阅读拓展】  
 
成就孩子艺术的天分   (张影妹  图画书编辑)   
 
    《看!身体怎么说话》是吉莉恩·沃尔夫“LOOK系列”里的让孩子观察和欣赏人物画的一部作品。作者选择的依然是大师名画,这些画作和画家的年代都跨越了几个世纪,并且离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比较久远。但是,人类的对于喜怒哀乐的表达却并没有根本的变化。前人怎么哭、怎么笑、怎么发怒、怎么惊慌,现代人会有一样的表情和动作。那么不管是什么年代的画家,画的人是什么身份、年龄或穿什么样的衣服,身体语言才是画家要抓住的最重要的部分。 
    不用担心孩子们会不懂书中分析的内容。有一次,我和公司里的同事聊天,说到大家周围的孩子。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一个话题,就是那些三四岁以下,甚至未满周岁的婴儿,都能观察到大人的表情和身体反应。比如一位八个月大的孩子的父亲,他说:当有家庭以外的人想要抱一抱他的孩子的时候,那孩子会先看一看爸爸妈妈的脸,从他们的脸上,孩子会得到应允或不赞同的信息。然后,孩子就会以顺从或哭闹来告诉别人,他想要被抱或是不要。其他的同事,也都纷纷举出身边孩子的例子表示认同。 
    我想很多大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察言观色其实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或者说是动物与生俱来的能力,因为在地球上应该只有人类使用大量的语言进行交流。那么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或者还不能很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来说,身体语言应该是他们最早理解外界的途径。只不过我们一直限于把孩子的这些天性作为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而忽略了很好地利用它来引导孩子接受知识、培养素质。 
    可是吉莉恩·沃尔夫注意到了,在《看!身体怎样说话》这本书里,她抓住名画中人物细微的但是却极能表达人物情感和心理的一个动作,来引导孩子理解图画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对于孩子来说,画中的那些人是什么年代、什么身份或穿什么衣服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好像在看自己身边的人一样,他们的举手投足或是一个眼神,都在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画中情节。 
    几年前,我还读到过另外一本书,是一位中国画家通过观察他的孩子在画画时产生的变化,来记录孩子的成长。这位画家保留了他的孩子从一两岁开始随手涂抹,到八岁时所有的画作。分析了孩子在每一个阶段产生的变化与他们的观察力、手的控制能力以及心理的联系。 
其中有一部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他的孩子刚开始画人的时候,画面上的人物都是四平八稳的正面,直立的身子,四肢在身体两侧。但是突然有一天,画中的人开始转头,转身。最初,人物的四肢和身体在侧转的时候相互穿插,但是慢慢的,他开始知道省略身体被遮盖部分的线条。由此,他分析:孩子们接触的最多的,就是身边的大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大人的身体举动,并被其影响着。 
    看,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细心的家长。可能我们没有条件向这位画家一样亲力亲为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引导和分析。但是图画书帮助了我们。如果你是一位喜爱艺术的家长,或是您已经开始认识到,艺术鉴赏的培养影响的是一个人品格修养的形成,那么不妨和孩子一起读一读《看!身体怎样说话》,它同样会让你和孩子有共同的惊奇发现。 
    没有人天生就是科学家,但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让他们看到、读到千百年来人类艺术发展长河中的不朽成果,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机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以艺术的态度鉴赏成长、鉴赏生活、鉴赏生命的能力。 
 
【阅读补充】 
 
大师名作离孩子并不遥远   (张影妹  图画书编辑) 
   
    从2005年到2007年间,我曾到意大利、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地游历,每一个地方都有非常有名、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作为游客,我肯定要去参观。在那里,我惊异地发现,除了游客之外,周末的时候有很多当地父母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也有很多周边国家的父母特地带孩子来当地旅游并参观博物馆。不仅仅是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老牌博物馆,在巴黎的时候,我去了因现代艺术汇集而著名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在那里我看见三拨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在美术馆里亲身感受艺术作品。其中两拨看上去都是6-12岁的孩子,他们和老师围坐在一起,自由地发表对所看见的艺术品的感受。 
    我们现在看到的“LOOK系列”的两本图画书《看!各种角度看名画》和《看!身体怎么说话》汇集了作者精心挑选的、来自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馆的世界名画,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艺术品。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当下全球范围内,儿童接受艺术熏陶的一个大趋势。 
    “LOOK系列”的作者工作的地方,是达伟奇画廊的教育部门。达伟奇画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标性的美术馆,今天美术馆的建筑形式,就是按1817年由约翰·索恩设计的达伟奇画廊的模式形成的。一个具有这样历史背景的美术馆设有一个教育部门,很清楚地表明,在国际上,对于孩子的艺术熏陶与培养是一个神圣的职责,让孩子们进入博物馆、美术馆,从大师名作开始,打开孩子的眼界与心智。作者吉莉恩·沃尔夫从1984年开始领导达伟奇画廊的教育部门,之后她创作了一系列引导孩子开始艺术欣赏的书,而令她获得“英国皇室荣誉成员”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协会荣誉会员”殊荣的,正是她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贡献。 
此外,河北教育出版社去年推出的《妈妈的礼物》和《我们的妈妈在哪里》的作者戴安娜·古德,在自我介绍中提到,很小的时候开始,她的父母就会利用假期带她到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去参观。这为她带来对艺术最初的体验和向往。 
    而另一位我们熟悉的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在《形状游戏》中更是直接以近乎自传的形式,讲述了童年时一次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安东尼直言,那天下午的博物馆之行,改变了他的一生。而促使安东尼创作《形状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经历,就是他在英国伦敦泰德艺廊担任驻馆画家,主持该艺廊与教育中心合作的一个引导孩子欣赏艺术的工作。 
    现在让我们来想想国内的博物馆、美术馆。以中国美术馆为例,我曾经每周去美术馆一次。那时,我作为一名学习绘画的学生和老师、同学一起去美术馆参观,或者临摹。我们能看见的参观者,基本上都是与艺术有关的专业从业者或艺术院校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呢?有多少家长会在周末选择带孩子去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呢? 
    再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提高之后,我们带给孩子的是什么呢?各地美食,名牌服装,迪斯尼乐园……试问有多少家长会用这些投入带孩子去参观世界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呢? 
    当我们每每谈及教育的问题时,总会说到要早入手,早起步。那么,也请让你的孩子早一点看到世界顶尖的艺术品吧。如果去世界各地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并不现实,那么现在我们为您呈现的这两本优秀的艺术鉴赏绘本,相信会为您的孩子展开一个崭新的视野。如果说,良好的营养补充可以让您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一个良好的艺术鉴赏绘本可以帮助您的孩子培养良好的精神素质。 
 
 
【作家/画家简介】  
 
    吉莉恩·沃尔夫从1984年开始领导达伟奇画廊(Dulwich Picture Gallery)的教育部门。她为儿童写的艺术书籍《我的第一本艺术书》(My First Art Book),荣获美国父母选书银奖;另外还有《艺术活动》(Art Activity)和《小朋友的艺术书》(Children's Art Book)曾双双赢得年度最佳博物馆出版品的古本江大奖(Gulbenkian Prize)。  
     
    1995年,吉莉恩因为对教育的贡献荣获“英国皇室荣誉成员”(MBE)头衔,之后又被英国皇家艺术协会邀请为荣誉会员。《看!各种角度看名画》(Look! Zoom in on art)荣获国际英语协会4-11岁最佳非小说类书籍奖,这本书引导我们如何欣赏人物画作。 
 
    多年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吉莉恩,在这本书中展示了十八幅精美画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挑选画作的用心:这些画作选自十几个享誉世界的博物馆、美术馆;创作的年代跨越了15世纪到20世纪整整五个世纪,展现了迥异的绘画风格;也呈现给读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风俗民情以及各式的生活场景;精挑细选的画作捕捉了大千世界中多样的景观、情绪、感动或意图。 
 
    吉莉恩的解说,言语间并不是单向的灌输,迫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好像在与读者进行温馨的对话。作者的解说流露出对儿童思维角度温和体贴的理解。对于每一幅画,作者都使用了准确通俗的词汇和洗练易懂的语句来形容人的姿态、手势、表情、感觉和画作的氛围。作者巧妙地提出问题,穿插在精辟的解说之间,引导读者发掘画作的特色,让读者去观察、思考;作者甚至鼓励读者推理、想象、自行构想故事情节。此外,作者也提出可以增进读者观察能力的建议和可供练习绘画的题材,鼓励读者大胆尝试。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为孩子播种格调的种子 (周新京 作家 )
        《看!身体怎么说话》是吉莉恩·沃尔夫引导孩子观赏世界名画的另一本图画书,这一次,她又找到一个吸引孩子的巧妙方式——身体语言。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分辨出别人是真的生气还是假装生气逗他玩。当我们领着孩子去访亲探友,或去公共场合,那双天真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和判断,人们的举止和表情是什么意思,这个人和那个人是什么关系。所以,小家伙经常会说出一些“老成”的话,好像比大人还看得清楚。在法庭上,人们宁愿相信孩子的证词,因为那是不必怀疑的真相! 
        很显然,身体语言有直接洞察的可能,可以无障碍地展现给孩子。另外就是,由身体语言构成的画,通常都包含着一个故事,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听故事的。 
        在这本图画书里,一共有17幅画,孩子们最喜欢的,可能是那幅《去和回》。这是一幅由两张图构成的画,表现的是一家人早晨出去玩,傍晚才赶回来的情景。画家诺曼·罗克韦尔把自己也画了进去,就是那位开车的父亲。 
        上面那张图是出行,父母、四个孩子和老奶奶,还有一只狗。男孩照例是最淘气的,他们兴奋地探出车窗,向前方张望,或做怪样。父母穿戴整齐,好像要出席重要的社交场合。老奶奶不声不响地坐在最后。女孩像一朵自然舒展的花,开心地嚼着口香糖吹泡泡。回来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父亲的帽子推到后脑勺,努力分辨前面的路。美丽的母亲靠着车窗睡着了,容貌好像苍老了一些。男孩们累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女孩的眼睛却使劲睁着,像一只发呆的猫,看上去比早晨大了两岁。她的嘴里仍在吹泡泡,只是泡泡小了许多。最让人惊讶的是老奶奶,去和回几乎没有丝毫改变。 
        这显然是画家平时对家人观察的积累,画中充满爱心和风趣,画家对人物情态的刻画也十分透彻,以至于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让我们也来观察一下自己的家人,恰恰是那些被忽略的可爱细节,构成生活的宝贵价值。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爵士是一位神童,他画的《罗伦佐和伊莎贝拉》,表现出复杂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几乎用一部小说才能说清楚。这是一个进餐的场面,贫穷的罗伦佐当着众人对伊莎贝拉流露情意,伊莎贝拉的三个哥哥十分恼火。但他们的表现方式完全不同。 
    一个哥哥粗俗一些,手里发狠地握着胡桃钳,伸腿去踢妹妹脚下的狗,显然是一种变相的发泄;一个哥哥内向一些,一只手不自然地放在嘴边,另一只手将酒杯托在面前,好像要遮挡眼中的敌意;还有一个哥哥斯文一些,一看就是周旋于上流社会的角色,他嘲弄地微笑着,有点玩世不恭。可以想象,最恶毒的话从他嘴里出来,听着都像赞美一样。 
        深刻的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的内涵令人咀嚼不尽。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把自己对世界、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大量地注入到作品中去,使作品变成一个浓缩的宝藏。只要熟悉这些宝藏的构成方法和埋藏方法,我们就不难领略到它们的美妙。 
        在这本图画书里,出现两幅立体画派的作品。对毕加索那幅《哭泣的女人》,有些孩子可能会感到害怕。但是想一想,如果我们身边的女人,特别是妈妈伤心哭泣时,我们会不会也很害怕,它把我们心里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了。 
        如果对立体画派的艺术原理不清楚,我们不妨去找一个多棱镜,看那些熟悉的东西投映在里面是什么样子。不同的侧面相互折射,体现出一种结构的力量和新奇的美感。起初人们不接受这种表现方式,后来才认识到它的高超和别致。 
        很多小朋友都听说过梵高,吉莉恩·沃尔夫自然不会忘记选他的画。《午休》画的是两个收割的人躺在草垛上睡觉的情景,他们睡得那么自在、那么香,画家用纯净和明媚的色彩,表达了对劳动和生命的赞美。 
        梵高的画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整个画面全部由细小的笔触构成,好像颤动的气流和火焰。他是把油彩同生命融合在一起作画的。起初他的画法并不被人们接受,因为不规矩。直到去世后,他的笔触才点燃身后的人类对其作品的欣赏激情。 
        梵高用他的画告诉人们,赤诚是艺术最高的灵魂,不仅是对艺术手法的赤诚,更是对生命和生活的赤诚。 
        看到这里,我们对图画书《看!身体怎么说话》又有了深一层的理解:作者这样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进行艺术欣赏,更重要的是她想告诉孩子们如何去体会优秀绘画作品中的格调和手法。格调就像种子,只要播下去,就会发芽。伴随格调生长的,不仅是鉴赏力,还有素养、境界和高贵的人格。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