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红泥巴书评 |
英国作家A.A.米尔恩分别与1926年、1928年出版的《小熊维尼阿噗》和《阿噗角的小屋》在英文世界家喻户晓,后来更因迪斯尼据此改编的“小熊维尼”系列动画片而风靡全世界。也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小熊维尼和他的朋友们的形象基本定格于动画片的处理,但实际上作为经典童话的“小熊维尼阿噗”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在20世纪末曾有一个很有趣的评选,一家著名的学术杂志布莱克维尔邀请来自17个国家的知名学者评选“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图书”,在评出的105本图书中竟有两部童话入选,一部是《柳林风声》,另一部就是《小熊维尼阿噗》。与动画片中讨人喜爱的形象相比,原汁原味童话中的“小熊维尼阿噗”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气质,在让我们看到专属于童年的幼稚可爱、淳朴品质的同时,还让我们品味到一种朴拙的智慧,这种智慧往往只在童年时“昙花一现”,绝大多数人长大之后便忽视了、遗忘了,殊不知那很可能是真正的大智慧。美国作家Benjamin Hoff某一天惊讶地从维尼阿噗的身上发现了古老的东方哲学,于是写了一本颇为畅销的The Tao of Pooh(《阿噗之道》),讲述小熊维尼阿噗故事中的哲学启示——老庄的“道”。 关于原作的中文译本有很多,所以对于读者而言选择译本也是颇为困扰的问题。评判译本的优劣并不容易,对于WINNIE-THE-POOH更不容易。这两本小书的英文原文看上去似乎很容易,理解字面的意思一般也不困难,但在浅白的表面之下,它们俏皮的趣味、不断冒出来的语言游戏,都是极不易处理的,要在中文中找到同样浅白的语言,同时最大可能地保留那种微妙的趣味,甚至要尽可能照顾好玩的语言游戏,这简直就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如果我们读到某个译本,觉得虽然也很通顺、意思清晰,但是很不耐嚼,似乎读不出更多的趣味,那么很可能那不是一个好译本。 在目前能读到的中文译本中,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有两种:任溶溶先生译的《小熊维尼·阿噗》《阿噗角小屋》,李文俊先生译的《小熊维尼阿噗》《阿噗角的小屋》。这两种译本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任译本更追求地道的儿童浅语,总体上比较适合直接读给年龄较小的孩子听,但为了照顾到直接让孩子听懂、读懂,这个译本也多少有些放弃;相比之下,李译本更注重追求原汁原味,遇到不可能用同样浅显的语言传递趣味的地方,时常“铤而走险”,使用了许多在一般的儿童读物中很少见到的词汇和用法,不过也恰恰是读到这些地方时,熟悉作品的读者才能会心一笑。所以如果作为成年读者(或大孩子)自己阅读的话,李译本也许能带来更多的琢磨。对于爱好翻译的发烧友,两个版本都颇值得学习研究,特别是针对书中的语言游戏,两位翻译家各出奇招,比较参详之下必大有收获。(阿甲) 这本《阿噗角的小屋》(The House At Pooh Corner)是英国作家米尔恩(A.A.Milne,1882—1956)继《小熊维尼阿噗》(1926年)之后出版的又一本少儿文学作品,出版于1928年,内容与《小熊维尼阿噗》相联系,有着相同的背景与人物(如果动物可以称为“人物”的话)。因此,一般都认为是前一本书的续集。在这本续集中,通过一些故事,作者对阿噗以及其他动物的性格,都做了进一步地挖掘与发展。因此,百亩森林里的动物群体的形象,就显得更加丰满多彩了。而在一定程度上,百亩森林亦即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微缩版。 【作者简介】 A.A.米尔恩,或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1882~1956),英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童话作家和儿童诗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1906年起就在英国老牌幽默杂志《笨拙》工作,写了大量幽默诗文,还曾把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改编成剧本《蛤蟆府的蛤蟆》,这个剧每年圣诞节英国都要上演。创作的童话主要有《小熊维尼阿噗》(1926),《阿噗角的小屋》(1928)等;儿童诗集《当我很小的时候》(1924),《我们已经6岁了》(1927)等。轻喜剧《皮姆先生过去了》,《迈克尔和玛丽》;儿童剧《假象》。此外还有侦探小说《红房子疑案》等。 【译者简介】 李文俊,原籍广东中山.1930年生于上海,1952毕业于复旦大学。长期就职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曾任《世界文学》主编、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主任等职。福克纳作品的主要译者和研究专家。译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之歌》、塞林格的《九故事》等。近年译的儿童文学作品有伯内特夫人的《小公主》、《小爵爷》、《秘密花园》,辛西娅·赖伦特的《想念梅姨》,米尔恩的《小熊维尼阿噗》等。2005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为“资深翻译家”。 |
|
红泥巴推荐级别:
★★★★★ |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
|
更多相关的专题 |
|
相关分类 |
|
|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
|
|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