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朋友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在同一个网站上进行即时的交流,这可能是互联网最具有魅力的一个地方。在网上即时交流的形式有多种,我使用过的就有留言簿、论坛(BBS)、新闻组(NEWS
GROUP)、聊天室(CHAT ROOM)、网络传呼(ICQ或OICQ)等,以前还是主要依赖文字,现在语音和视频方式也渐渐流行起来。
留言簿、论坛和新闻组在信息发送后略有些延时,新闻组和论坛往往被用于专题讨论中,因为讨论过的信息往往会非常好的保存下来,供以后检索使用,它们使用的场合相对比较正式,小朋友们往往不是特别喜欢。相比之下,聊天室和网络传呼特别受青少年的欢迎,因为它们比较适合于相对随便一些的场合,信息是即时传送的,也不必好好保存,在有的场合根本不保存。由于输入汉字比输入英文的难度和麻烦程度大得多,所以目前国内真正能使用上面这些工具独立参与聊天、讨论的低年龄的小朋友并不多,不过我想这种情况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从孩子们的天性来看,如果他们有机会选择的话,会很快喜欢上聊天室的。好事和麻烦事都可能从这里开始。
孩子们在网上聊天的最大安全隐患,当属泄露隐私的危险,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非常有效的提示,孩子们大多会非常乐意将自己的个人资料提交出来,在不少儿童网站上,你都可以找到类似的东西:"我叫***,今年12岁,在**小学读六年级,希望能和大家交朋友"…,有时候他们还会非常轻易地将自己的生日、家庭电话、地址等非常重要的个人隐私贴出来。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都会感到有些为难,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孩子们真诚待人,一方面也要教育孩子们学会某种程度上隐藏自己、保护自己。仔细想想,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作为网站的经营者,我们不但不应该鼓励他们这样做,还应当设置有效的障碍,保证这些过分暴露的隐私资料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以及父母亲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发布,否则应该尽快把它们从公众的目光中隐蔽起来。
对于在公众留言簿、论坛、聊天室中参与网上交流的孩子,我认为最重要的安全策略就是两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陌生人对策-象对待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那样对待网上认识的人;一个是建立父母与孩子的经常性的沟通。一般情况下,父母真心想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学校中经历的趣事,孩子们是很愿意告诉父母的。网上的情形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