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巴村——献给孩子们的网络童话!
 

阿甲和小冒失对话录

时间:2000年6月14日

地点:红泥巴村传闻中心

话题:儿童上网的安全隐患

【目录】

  1. 简单介绍
  2. 陌生人对策
  3. 一个美国小朋友的故事
  4. 中国儿童的上网安全
  5. 儿童上网安全的有效保护
  6. 关于儿童上网安全的技术性讨论
  7. 网络个人隐私权问题

本节目专为家长而设计

欢迎小朋友陪同家长到访参观

网络冲浪安全
小冒失: 聊得高兴,我把提问提纲也给撂下了。节目的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赶紧把后面几个问题解决一下吧。我们先从网络冲浪开始吧。
阿甲: 网络冲浪通常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因为只要点点鼠标、按按键盘就可以不可思议地周游世界,获得大量你感兴趣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中也充斥着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但对于有正常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成年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但对于孩子们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网络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而绝大部分网络资源都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访问,所以孩子们可以非常方便的,在网络上获得在日常生活中因家长们的限制而无法获得的信息资料,如色情、淫秽信息;或是参与一些只适合成年人参与的活动,比如带有性目的、政治目的或宗教目的的交友活动,还有国外某些网站上某些合法的赌博活动等等。
小冒失: 对于这样的安全隐患,应该怎么办呢?
阿甲: 老实说,我觉得非常棘手。基于网络的特性,我们无法根本性地解决这类问题;另外,我们也不能因为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而因噎废食,不让孩子们上网。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孩子们加以引导,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更多地关心孩子们的上网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而作为儿童网络资源的建设者们,应当尽可能满足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求,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公众网络资源的建设者们,也应当尽可能为孩子们多考虑一下,适当采用一些分流引导和过滤的技术。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最好我们能一起来探讨,孩子是我们大家的未来,值得我们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另外,我要补充一点纯属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孩子们的行为是基于天性的,我们不应该用过于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行为,不要害怕他们走"弯路",要多一些信心,多一些耐心。
电子邮件安全
小冒失: 阿甲先生,您能不能从上网安全的角度来谈谈电子邮件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阿甲:

电子邮件,或者我们常常说起的"E-MAIL",是我们在使用互联网中最常利用的交流工具,比起传统邮件,电子邮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方便、快捷、极低的成本与极大的信息量,这同样也可以成为它产生危害的最大优势。对于成年人来说,最头痛的事情是,你往往会被强迫接收大量的垃圾邮件,甚至携带病毒或蓄意攻击的恶意邮件。对于儿童,垃圾邮件中携带的成人信息、色情信息,带有强烈社会偏见的政治宣传或宗教宣传邮件,蓄意骚扰的邮件,不良商业广告邮件等等,都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必须让孩子们明确认识到,电子邮件的地址是一种重要的个人信息资料,使用时应当相当慎重,最好能有家长指导,在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电子邮件时,应该有家长的同意,至少应该让家长了解。

网上聊天安全
小冒失: 孩子们非常喜欢在网上相互交流,通过聊天的形式结交朋友,我自己就是个聊天迷,您能谈谈这方面的安全问题吗?
阿甲:

位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朋友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在同一个网站上进行即时的交流,这可能是互联网最具有魅力的一个地方。在网上即时交流的形式有多种,我使用过的就有留言簿、论坛(BBS)、新闻组(NEWS GROUP)、聊天室(CHAT ROOM)、网络传呼(ICQ或OICQ)等,以前还是主要依赖文字,现在语音和视频方式也渐渐流行起来。

留言簿、论坛和新闻组在信息发送后略有些延时,新闻组和论坛往往被用于专题讨论中,因为讨论过的信息往往会非常好的保存下来,供以后检索使用,它们使用的场合相对比较正式,小朋友们往往不是特别喜欢。相比之下,聊天室和网络传呼特别受青少年的欢迎,因为它们比较适合于相对随便一些的场合,信息是即时传送的,也不必好好保存,在有的场合根本不保存。由于输入汉字比输入英文的难度和麻烦程度大得多,所以目前国内真正能使用上面这些工具独立参与聊天、讨论的低年龄的小朋友并不多,不过我想这种情况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从孩子们的天性来看,如果他们有机会选择的话,会很快喜欢上聊天室的。好事和麻烦事都可能从这里开始。

孩子们在网上聊天的最大安全隐患,当属泄露隐私的危险,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非常有效的提示,孩子们大多会非常乐意将自己的个人资料提交出来,在不少儿童网站上,你都可以找到类似的东西:"我叫***,今年12岁,在**小学读六年级,希望能和大家交朋友"…,有时候他们还会非常轻易地将自己的生日、家庭电话、地址等非常重要的个人隐私贴出来。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都会感到有些为难,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孩子们真诚待人,一方面也要教育孩子们学会某种程度上隐藏自己、保护自己。仔细想想,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作为网站的经营者,我们不但不应该鼓励他们这样做,还应当设置有效的障碍,保证这些过分暴露的隐私资料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以及父母亲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发布,否则应该尽快把它们从公众的目光中隐蔽起来。

对于在公众留言簿、论坛、聊天室中参与网上交流的孩子,我认为最重要的安全策略就是两点: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陌生人对策-象对待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那样对待网上认识的人;一个是建立父母与孩子的经常性的沟通。一般情况下,父母真心想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学校中经历的趣事,孩子们是很愿意告诉父母的。网上的情形也是如此。

关于Cookies
小冒失: 阿甲先生,您说的非常详细。我能想到的问题都问完了,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您看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阿甲: 在技术方面,我还想说一点关于Cookies的问题。
小冒失: Cookies?听起来很熟悉,好像是小朋友们爱吃的蓝罐子里装的小圆饼干。这跟网络有什么关系?
阿甲: 这个英文单词直译过来确实是"小饼干"的意思,但在网络上是特指一种网页制作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细节我并不了解,我只知道它有一些很有趣的功能。把Cookies语句放在网页源文件里,只要有人来访问,它可以收集来访者的电脑信息、网络地址,并且追踪来访者在一些相关区域内的活动情况,从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确认来访者的个人信息、特别是对网页和信息的喜好,不少广告商利用它来发掘市场,建立潜在客户的资料。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些事情的发生来访者一点也觉察不到。
小冒失: 有这么神奇的"饼干"?它有什么安全问题呢?
阿甲: 网站未经声明而使用Cookies技术,在国外的许多场合下被认为是对隐私权的一种侵犯,因为在反对者看来,这种信息的收集没有得到隐私权人的许可。国外比较正式的网站一般会有隐私权声明,事先声明该网站是否会收集这些信息以及收集之后的用途。在国内这个问题还很少有人从隐私权上来考虑,所以基本上还不能成为问题。我自己对Cookies技术并不反感,但是我想至少作为网民我们是有权利知道的,如果有人在乎它,可以选择将浏览器中的Cookies控件关闭,这并不困难。

 
红泥巴村安全热线:safe@hongniba.com
2000 © 北京红泥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