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大王(00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购买→ ←查看
有1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21143次
 
0~3岁
3~6岁
6~9岁
9~12岁
12~15岁
15岁以上
0~99岁
9~99岁
家长/老师
 

 

 
 
迟到大王(00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JOHN PATIRCK NORMAN McHENNESSY-THE BOY WHO WAS ALWAYS LATE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英)约翰·伯宁罕
(英)约翰·伯宁罕
党英台

明天出版社 2010年04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33.8 会员价:29.7
会员折扣:88%

开本: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综合推荐级别: 5.0

 

红泥巴书评
【内容简介】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每天都迟到,因为他在上学的路上总是遇到奇怪的事情:遇到鳄鱼咬他的书包,狮子咬破他的裤子,小河里的巨浪将他冲走……老师却认为他在说谎,气得暴跳如雷!罚他写几百遍的“我不可以说有xxx的谎,也不可以xxx”。直到有一天,老师自己也遭遇到不可思议的事…… 
 
【作家/画家简介】 
    约翰·柏林罕(John Burningham),1936年出生于英国,12岁进入夏山学校就读,20岁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校,正式习画。他的第一本书:Borka(《宝儿》,东方出版)为他赢得了生平第一座英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特·格林威尔大奖(Kate Greenaway Medal)。从此之后,柏林罕每年出版两本书,成为世界知名的作者,他的作品更获得“交织着现实与幻想之趣”的最高评价。之后他再度以Mr. Gumpy’s Outing(《和甘伯伯去游河》,台英出版)拿下第二座凯特·格林威尔大奖,而他的Grandpa(《外公》,台英出版),和Oi!Get Off Our Train Will Be(《喂!下车!》,远流出版)已制作成受国际欢迎的动画影片。 
    柏林罕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要能画出每一个角色的精神特质,这样,图画才能传达出作品的精神和思想。柏林罕虽然是个沉默、不苟言笑的艺术家,但他的作品展露了一个充满丰富色彩、热情的世界,以及一种挖苦、讽刺的幽默趣味,深深为世界各地的年轻读者所喜爱。 
    被誉为是最了解孩子想象力的图画作家,柏林罕仍谦称自己最想做的,不过是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同时也唤醒成人那些流逝已远的想象力。“我的观众不仅是孩童,更是人们。”柏林罕为自己下了这样一个注脚。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一本“夏山”的教育书——读《迟到大王》 (朱自强 )
        约翰·伯宁罕是一位经典的儿童本位的图画书作家。伯宁罕选择儿童本位的立场创作图画书,肯定与他在奉行自由教育的夏山学校度过的童年一脉相连,因为夏山学校的一个信条就是“你要站在孩子这一边”(夏山学校校长尼尔语)。在我读过的伯宁罕的图画书中,眼前的这本《迟到大王》最容易让我想起作家的“夏山”身份。 
        《迟到大王》表现了两个冲突:一个是成人僵死、封闭的“书本知识”与儿童鲜活、开放的感性生活之间的冲突;一个是学校强制的教育和儿童渴望自由的心性之间的冲突。《迟到大王》是一本教育启示录。伯宁罕说:“没有压力的童年为我的创作打下了最好的基础。”《迟到大王》是夏山自由教育思想的一个注脚。 
         对于自己信奉的教育思想,伯宁罕是以真正的图画书的形式来表现的。《迟到大王》的故事具有隐喻性,是用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的具象化的故事来阐释教育思想的智慧之作。 
        《迟到大王》里只有两个人物,小学生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和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老师。塑造这个老师形象时,伯宁罕运用了相当符号化的方法,竟然让这位老师在教室里穿上博士服,戴上博士帽,手里拿着手杖。需要注意的还有,在作家的叙述语言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老师”这一字眼,这恐怕是出自对“博士帽”的老师身份的否定意识。 
        在我的解读中,博士帽、博士服象征着僵死、封闭地膜拜书本知识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当然不承认下水道里钻出鳄鱼、附近的树丛里钻出狮子、附近的小河会有巨浪这些儿童遇到的实际生活。 
        当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的生活经验不断挑战给“博士帽”带来优越感的“知识”的时候,伯宁罕分别两次描绘出老师敲打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的课桌(学习生活的譬喻)的拳头和暴跳到半空中的姿态。老师还威胁说:“如果你再这样一直迟到和说谎,我可要用棍子打你了。”在这里,老师手里挥舞的体现绅士风度的手杖,成了棍棒教育、强制教育的象征符号。绅士的手杖在中国又叫 “文明棍”,因此,在中国读者的语境中,这一形象设计更具有讽刺意味。 
        不信任儿童的老师,把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的诚实看成是 “说谎”,然后采用了惩罚教育:写三百遍、说四百遍认错的话。伯宁罕颇具创意地用检讨书的文字设计了前后环衬。从第九遍起,“把手套弄丢”就变成了“把手套弄去”。伯宁罕作这样的设计是深有用意的,这是对大人无能的惩罚教育方式的嘲弄,也表明强制的、机械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的无效性。 
        《迟到大王》的绘画语言具有丰富的蕴含。伯宁罕用心良苦地将故事里的一页图作了封面。老师庞大的身躯与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矮小的身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到“教育”对孩子的威压。值得关注的是几乎完全遮住课桌的那双压迫的大手,这双大手在故事里还曾经一遍遍地敲打着课桌,如同敲打着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稚嫩的心灵。在整个故事里,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的课桌不是用来学习的,只是用作被教师敲打和写检查的,作家是以此作为对强制教育的写照吗?  
        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与老师发生冲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的世界充满了可能性,老师的精神生活却已经被限定了。画面也是这样表现的。在教室以外的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的生活中,有色彩斑斓的天空,有广阔丰饶的大地,但是,在老师置身的教室里,却没有任何背景,只有让孩子面壁思过的逼仄的墙壁和孤零零的一张课桌。这是深有意味的。伯宁罕的校长尼尔就说:“教室的墙壁就如同监狱一样限制着教师的视野,而让他们看不清教育的真义究竟何在。” 
        伯宁罕为我们安排了一个绝妙的幽默的结尾:老师被毛绒绒的大猩猩抓到了屋顶上。当老师用“文明棍”指着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让他救自己下去时,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反讽地说:“老师,这附近哪里会有什么毛绒绒的大猩猩!”随着这句话,一种虚妄的教育就像从老师手中坠落的“文明棍”一样,轰然倒塌,而我们的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依然脚踩大地,迎着初升的太阳“去上学”。这个结局真是有大智慧的思想结晶。 


会员书评
  • 迟到大王书评 (lovejw ·2011年05月 )
    有趣
    书评人打分: ★★★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