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马(信谊原创图画书系列) 购买→ ←查看
有2人为本书写书评 总点击数27851次
 
0~3岁
3~6岁
6~9岁
9~12岁
12~15岁
15岁以上
0~99岁
9~99岁
家长/老师
 

 

 
 
驿马(信谊原创图画书系列)

请点击打开图书预览,不能打开请与管理员联系。 萧袤
周一清

明天出版社 2008年07月 出版

暂无库存

原价:33.8 会员价:33.8
会员折扣:100%

开本:横16 装帧:精装

关注年龄: 3~6岁 6~9岁

综合推荐级别: 4.5

 

红泥巴书评
★以下资料由南京信谊提供并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摘。 
【内容简介】 
     驿马青杨的爸爸妈妈在楼兰相遇。小时候,青杨经常听他们说起楼兰。自此,到父母爱的圣地去看一看,成为青杨的梦想。然而命运无常,青杨一次也没有到过楼兰。他把这个美好的愿望传给了孩子。 
    于是,从青杨到绿梨,从绿梨到小龙,最后到琥珀,一代代驿马都在寻找楼兰。 
    听大人说故事总是温暖而美好的。出生在驿站的马,同样也喜欢听爸爸妈妈讲那从前的事情。从前的事情跟楼兰有关:天蓝蓝,水蓝蓝,林荫道,绿草海,牛羊成群,鸟语花香。可是后来的驿马(除了琥珀)再也没有到过楼兰,楼兰只存在于梦想之中。为了到达楼兰,他们遇到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阻碍。 
    这是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追寻生命的源头,追寻爱的圣地,追寻家园。 
    驿马的故事,其实正是我们人类的故事。驿马的追寻,也是我们人类的追寻。 
 
【作者简介】 
    萧袤,生于1968年11月,湖北黄梅人。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张天翼童话寓言奖、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等。著有《电脑大盗变形记》、《波波熊的故事》等童书近30种。在国内外多家报刊(包括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日报》)开办个人作品专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自2000年参加《东方娃娃》举办的苏州会议后,萧袤一直倾心于图画书的研究与创作。他没有上过大学,却酷爱读书,经常想起小时候骑在牛背上读《千家诗》的情景。创作之余,他还喜欢涂鸦,散步,跟家人一起包荠菜饺子。 
 
奖项等记录: 
《绿星植物人》获张天翼童话寓言奖。 
《我是火山》获童话名家奖。 
《好好玩学校的荒诞节》获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 
《电脑大盗变形记》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枪毙快乐》获《儿童文学》童话擂台赛银奖。 
《纸包住的火》获第21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波波熊的故事》获武汉儿童文学奖。 
《淘淘和米粒的温情故事》获冰心儿童文学奖。 
《森林里的非凡熊》、《宝贝猪》、《青蛙和小鱼儿》等系列作品在美国《世界日报》、法国《欧洲日报》专栏连载。 
 
 
【画家简介】 
     周一清,1952年生,无锡人。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曾任无锡书画院画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擅长版画、油画,作品参加历届全国版画展(六届一十四届),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1年台湾、亚洲青年版画作品展。1992年全国铜版画展。1993年第20届斯洛文尼亚国际版画双年展。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韩国“中国现代水印木刻断面展” 。1995年吉隆坡“中国现代著名版画家作品展”,江苏省版画展优秀创作奖。1996年中国百年油画肖像展 。1997年第六届全国三版展。1998年中国当代画家联盟展。1999年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1979-1999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展,2000年上海美术馆新馆收藏作品展 。 
    代表作品分别由江苏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展览馆、英国木版基金会、巴黎国立图书馆、韩、日、美等地团体及私人收藏。 
 
 
〖关于驿站、驿马和古楼兰〗 
(南京信谊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驿马 
    在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候,人们常常依靠马来做很多事情。 
    有一种马是被官府养着的,它们生活在一个叫做驿站的地方。它们生下来就不自由,在驿站和驿站之间来回奔跑,传递消息,或者运送物资。 
    驿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邮局。每隔几十里的距离,就会有一个驿站。驿站在古代的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甚至把它称为“国脉”,意思是它对于国家来说就如同血管对人来说一样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了它,政府就会成为聋子和瞎子,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也没有办法制订正确的策略,没办法有针对性地管理国家。而驿马,就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 
    驿马行走的道路,叫做“驿道”。在本书中,青杨的父母生活的时代(汉代),就已经有了专门让驿马奔驰的道路——驰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而且还是封闭型的,行人不允许随意横穿驰道,连王公贵族都必须遵守规则。驿马在驰道上每小时要跑五六十里路,连续跑上好几小时。遇到紧急的情况,驿马还要赶夜路,一刻都不能闲着。很多驿马就这样活活累死了。 
    驿马由官府统一管理,它们的毛色、年齿、性别、身高和能力都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每匹马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征,很受重视。它们的工作主要有: 
     一、传递消息。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战争,要把消息告诉皇帝,当地的驿站就会让一个人骑着驿马,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下一个驿站,把消息传过去。一站接着一站,消息最终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二、运送物资。驿马也会运送紧急需要的物资。有时候也会无奈地为皇帝或妃子运送满足他们一己私利的东西。比如,汉高祖刘邦为了讨好他的妃子,利用驿马将妃子想吃的米运到宫里。唐代的杨贵妃想吃荔枝,也动用了高效率的驿马。从南海到长安,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上百匹驿马日以继夜地奔跑,无意义地累死在路上。 
    因为驿马肩负的责任太重,所以都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尽管它们向往草原和蓝天,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却往往不由自主地被派去自己并不想去的地方,匆匆忙忙地过完一生。 
    慢慢地,现代的交通工具一样一样地出现了。驿马在速度上的优势不再明显。距离现在整整一百年,1906年,光绪皇帝下令撤去全国的驿站,驿马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我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很多了,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还有电报、电话、因特网……一个消息可以在瞬间传遍整个地球。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记住驿马,对它们表示应有的敬意和歉意。因为没有它们,我们人类的文明不会发展得这样迅速。而对于它们内心的向往,我们此前从来没有真正地关注过。 
 
                                楼兰 
    楼兰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两千一百多年前。那时候的楼兰,正在丝绸之路的两条岔道的中间,汉朝的使节和各路的商人、旅客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城中终日响着驼铃的声音,还有“七里十万家”的美称。 
    可是,五百年不到的时间,这里的繁华却慢慢消失了。城墙和房屋还矗立在那里,人却已经全部离开。有人认为,那是流经楼兰的孔雀河突然改道的缘故。河流改道,楼兰城没了水源,人们难以生存下去,只得离开家园,去异乡求生。唐僧去天竺取经曾经路过楼兰,他看到的只是一座死去的城市,没有飞鸟,没有走兽,只有满眼枯骨和无边无际的荒凉。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偶然在罗布泊西北岸发现一片古代遗址。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遗迹处,发现这片古代遗迹地面上,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 
    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赫定发现出土的文书中有“楼兰”的字样,就将遗迹的名字定为“楼兰”。 
 
                        丝绸之路 
地图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陇西、金城(今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达楼兰,再向西越过帕米尔高原,直达中亚、西亚和南亚。中国丝织品就是由这条路传到西方的,故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欧洲的唯一通道,是连结东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 
    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道的开拓者是中国汉朝的使臣张骞。公元前139年,他受汉武帝派遣,向西域进发,准备联合大月氏,一同抗击匈奴。经历了13年的艰辛,包括两度被匈奴关押的屈辱,最后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对沿途各国有了亲身了解的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这一次,他带着价值巨大的金帛货物到了西域各国,开始了东西方最初的大型商贸交往。 
    这条大道,因为是最早向西方运送并展示中国丝绸的,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除了丝绸,中国的烤烟技术、蚕桑技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也先后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同时,西方及中亚各国的物产,如葡萄、黄瓜、胡椒、大蒜、玻璃、香料等也经过丝绸之路到了中国。 
 
红泥巴推荐级别: ★★★★★

本书被列入以下专题
更多相关的专题

相关分类

收藏本书的会员常常还收藏了以下图书

常与本书被收在同一专题的其他图书

经典书评
  • 《驿马》创作手记 (萧袤 )
                                缘起 
        2001年8月,我到中国西部走了一趟。从兰州出发,沿古丝绸之路的方向,经武威、张掖,行程一千多公里,最后到达敦煌。 
        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雅丹地貌的怪异,海市蜃楼的神奇,莫高窟的古老与壮丽,所有这一切,都令我留连忘返,目眩神迷。 
        汽车在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的茫茫戈壁上寂寞地行进,看不到房子,也看不到树,没有参照物,大家都替司机先生担心:他会打瞌睡吗? 
        于是唱歌、大声说笑话。不知是谁最先说起了古代驿站,由驿站说到了驿马。我跟一位前辈作家坐在一起,他说:“驿马?哎,萧袤,你可以写一篇童话的。” 
        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线,飘来飘去的,它就是丝绸之路;我的脑子里冒出了无数的点,移来移去的,它们就是驿马。 
        驿马在路上,不像野马那么自由。驿路遥远,必须中途换马:今天向东走,明天可能向西跑。往哪儿跑,跑多远?并不能按照驿马的心愿。 
        可是,到底该怎样来写驿马呢?我一向不是立马可待的天才,只好装作思考状:“嗯,这个,是的,驿马,生活在驿站里的马……” 
        那天晚上,我把“驿马”二字,记在了小本子上,同时也刻在了我的心底。 
        西部之行以后,我经常想起“驿马”二字,希望有机会把它变成一篇童话。 
        写作就是这么奇怪,对我来说,绝不是想写就能写,常常是出人意外的碰撞,才能激发我的灵感。其间,我郑重其事地像听话的小学生似的,反复构思了许多次,均告失败,无功而返。一晃,四年过去了。 
        一天,我在翻阅有关楼兰的资料时,发现里面也有一匹马。这匹马属于维吾尔族青年阿尔迪克。阿尔迪克在为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当向导。 
        我急忙找出当年用过的小本子,翻开来,看到发黄的格子纸上,写着歪歪扭扭的“驿马”二字,突然,我被什么东西深深地打动了。 
        我想到:昔日绿树成荫、人丁兴旺的西部重镇,为什么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呢?消失了的楼兰,又是谁最先发现的呢?到底是人,还是马? 
        我还想起来:参观莫高窟时,讲解员说,很多工匠(无名的艺术大师)穷其一生,甚至连一个洞窟也来不及完成;而保存至今、精美绝伦、让全世界的人为之惊叹的艺术宝窟,却多达700多个;这些东方瑰宝,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呀! 
        呼啸而来的两条线(空间的线――丝绸之路;时间的线――一代又一代跨越千年的驿马)在这里交汇了,交汇点就是――楼兰。 
        我提起笔,一气呵成,写出了长久以来一直想写的那篇《驿马》。 
     
                                    感悟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寻找什么呢?很简单:寻找楼兰。从爸爸妈妈到青杨,从青杨到绿梨,从绿梨到小龙,最后到琥珀,一代代驿马都在寻找楼兰。 
        听大人说故事总是温暖而美好的。出生在驿站的马,同样也喜欢听爸爸妈妈讲那从前的事情。从前的事情跟楼兰有关:天蓝蓝,水蓝蓝,林荫道,绿草海,牛羊成群,鸟语花香。可是后来的驿马(除了琥珀)再也没有到过楼兰,楼兰只存在于梦想之中。为了到达楼兰,他们遇到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阻碍…… 
        换一种角度来看,驿马只是为了寻找楼兰吗?不,他们还在追寻生命的源头,追寻爱的圣地,追寻故土家园,追寻天堂。留在我脑海里的,甚至只是一种“追寻的姿势”,一种前仆后继的“传递”与“接力”。 
        你听到了那得得作响的马蹄声吗? 
        人一出生就开始了宿命的寻找呵。 
        孩子们可能最关心:“楼兰在哪里?”“驿马找到了楼兰吗?” 
        千年之后,驿马的后代,凭着沉淀在血液里的记忆,找到楼兰,能给孩子们以很大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我希望通过相似的场景,重复的句型,朴实而深情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通过父母的大声颂读,让孩子们感受到母语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人也许会想得更多: 
        楼兰消失了,许多东西都消失了,近百年前,甚至连“驿马”也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有些东西却永远也不会消失,那是什么呢? 
        是爱;是梦想;是希望。 
        我沉迷于传统的、中国的意象里:丝路、楼兰、驿站、驿马、长安、敦煌;我感动于深藏在血液里的精神: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百折不回、自强不息。 
        我写的是驿马,又何尝不是写薪火相传、血脉相系的炎黄子孙呢? 
        《驿马》里寄寓了我更多的玄想: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天堂在哪里?存在与失落的关系是什么?……而孩子们尽可以不管这些。 
        对永恒的追寻,无论是关于艺术,还是人生,都将是我一辈子的事情。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跟驿马作伴,沿丝绸之路,开始一场寻爱、寻根、寻梦之旅吧,哪怕找到的仅仅是一把黄土、几块陶片…… 
     
  • 诗意磅礴的返乡之旅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
        这是一本题材新颖别致、画风苍茫浑朴的图画书。 
        作者萧袤我认识,他是一位聪明勤奋的儿童文学家。画家周一清先生我还不了解,但我知道,他是一位十分有名的版画家。 
        萧袤走过的那条古丝绸之路,我也走过。差不多十年前,我与一批作家和科学家朋友一起,也是从兰州出发,伴着祁连山脉和长城,穿越茫茫戈壁,经武威、张掖、金昌、酒泉,最后到达敦煌。我猜想,那恰好也是萧袤走过的路吧。 
        西北之行给我留下的,是对苍凉粗犷的大自然和古老神奇的中华文明的激动和震撼,但是,给萧袤留下的,还有更多的创作冲动和灵感。他把冲动和灵感收藏在自己的记忆和情感深处,慢慢地积淀,默默地发酵,一直到今天,他终于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美丽故事。 
        这是一本适宜亲子共读、反复吟咏、不断玩味的图画书。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作品通过相似的场景、重复的句型、朴实而深情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使我们感受到古老历史的绵延诗意、独特文化的磅礴之气、民族精神的坚韧不拔。而这一切,又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追寻”和“返乡”的内在主题。 
        同时,画家借助独特的绘画语言,传递出整个故事的恢弘气势和厚重之感。横开本的装帧设计使读者在展开书页时,便可感受到画幅之中的雄浑和苍茫之势。 
        我相信,在漫长的丝绸之路上,一代又一代的驿马上演过许许多多个或温情缠绵、或壮怀激烈、或泣人泪下、或动人心魄的生命故事。我以为,《驿马》所演绎的,是一个关于“追寻”和“返乡”的寓言,是一个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奇。很显然,在这个故事中,融入了作者对民族、对历史、对文化的诸多情感和想象。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运用自身的知识、情感和理解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诠释入口。 


 
 
我的书架 收藏排行 书评排行 点击排行
 
2002-2013 ©北京红泥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club@hongniba.com.cn